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裂变创业,跟随式创业 大树下抱团

河南商报记者郭佳慧金爱林/文记者宋亚萌/图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新时代,我们也处在一个高质量内容极度匮乏的时代。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国内出版商,作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国内出版商在企业中的价值不应该被时代低估。

3月31日,由河南商报主办的“内刊”中原破圈计划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河南投资集团、国家电网郑州供电公司、郑州火电集团、郑州华润燃气、中原环保、郑州空港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业地产、方圆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的40余位编辑和资深媒体精英,在同一个舞台上就同一个话题进行点评,寻找“破圈”之道

中原出版圈突围计划嘉宾合影

【一次中原“创作者”的研讨会】

或许很多人有疑问,作为河南的主流财经媒体,河南商报为什么要“触碰”内部刊物的世界?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商报社长关国锋

“传统媒体和内刊面临两大难题是一致的:影响力如何不死,如何成功转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商报社长关国峰在致辞中给予了回答。“河南商报经过艰苦探索已经解决了问题,我们要整合资源,帮助中原出版社解决问题。”

作为研讨会的组织者,河南商报应该用实际行动为中原本土报纸的发展赋能。会上,关国锋指出了赋能中原内资内刊的三条思考路径:“第一:邀请中原内刊主编成为河南商报首席特约撰稿人;第二:组织中原内刊人走访地市及名企,做好资源整合;第三:河南商报的人才队伍及线上、线下资源为中原内刊人提供强大支持。

从根本上说,这次行动的动力是河南商报2020年的一次大动作。

河南商报社长助理、编委郭晓阳

河南商报社长助理、编委郭晓阳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商报要打造智库媒体,开设河南商报中原智库媒体事业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和链接有影响力的人。目标,打造河南乃至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智库。”

本次研讨会是河南商报中原智库打造的品牌系列活动之一。

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重点金融创始人周建

作为资深创作者和媒体人,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金手指金融创始人周建坚持写作,坚持“咬紧牙关”。作为曾经的内部发行人,他认为内资内部发行人应该跳出内部杂志,做内部杂志。“内部杂志有姓氏,但它没有姓氏。它的功能远不止企业宣传。要整合外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高层和智库’。”

“也许在很多企业中,内部期刊是一个孤岛,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未来被淘汰的不是内部期刊,而是

是不适合办内刊的人。”周健说。


【论现状】内资内刊大家谈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原内资内刊脚步所至何地,目光所至何处?


研讨会上,与会主编首先分享了各自内刊的发展现状或当前困扰。“选题策划”、“稿件质量”成为了中原内刊主编们第一轮研讨会上提及的“高频词”。


河南投资集团总经部副主任 时文君


——河南投资集团总经部副主任时文君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投资集团内刊的办刊经验:“第一:长期主义,内刊是企业文化建设主阵地,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记录好企业发展过程;第二:主题策划,策划审时度势、符合企业导向的内刊选题;第三:融媒体意识,学会在内刊上做立体文章。”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宣传专责 韩彦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宣传专责韩彦:2021年,公司上下全面发力优化营商环境,这是公司今年确定的工作重点。如何打造持续的亮点和爆款产品,他分享了公司内网“双循环原则”的良性运作模式……


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兴·港》统筹 吴勇


——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兴·港》统筹吴勇讲到:“《兴·港》自2017年创办以来,一直记录的是企业重大节点事件与领导思路。关于内刊呈现内容,企业领导希望看到的是深度正式的报道,以90后为主力军的企业员工希望看到的是活泼有趣的内容,我们一直在寻找平衡点。”


中鑫集团企宣主管、《中鑫》主编 孙培莉


“人员配备少,如何让内刊内容更丰富?”中鑫集团企宣主管、《中鑫》主编孙培莉的困惑引起不少内刊人共鸣。


建业控股有限公司《建业》主编 耿静


在建业控股有限公司《建业》主编耿静看来,要站在人文视角做选题,让选题拥有时代的刻度,企业的温度,文化的厚度;也要寻求多位一体的传播形态,借助文创、活动、艺展、纸媒、新媒体等各种渠道,在纸媒基础之上,形成立体化传播,《建业》一直坚持这样做。


中原环保总经理办公室宣传工作负责人 赵文学


中原环保总经理办公室宣传工作负责人赵文学借助的则是“跨部门协作”,整合各部门写作人才,成立宣传小组。


郑州圆方集团《圆方文化》执行主编 李爽爽


同样运用了“跨部门协作”招式的李爽爽,稿源数量不成问题,稿源质量却成了新的困惑。


郑州商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商都》副主编 曹永军


对于此,郑州商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商都》副主编曹永军给出了一计“妙招”:加强培训,提升通讯队伍素质。


赵文学在把握稿件质量时坚持八个字:实事求是、推陈出新。在他看来,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内刊好稿件的基本要求。


【谈“破圈”】内资内刊的“破圈”答案


新时代赋予内刊的功能越来越多,内刊人面临的挑战随之增多。对内刊人来说,应当精心培育内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担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重任,成为本单位的智库资源,在事业发展中发挥风向标作用。


豫记创始人 杨桐讲话


作为省内文化类垂直自媒体品牌,豫记创始人杨桐认为,圈子在哪儿,取决于每个人的认知。每一个出圈的产品,都是内容形式的叠加和组合。对于内资内刊来说,精准的受众是它的优势,只有对自我优势精准把握,才能更好地破圈。除此之外,要找到横向的连接,通过相互学习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短板,才能产生化学反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私域电商》《裂变》作者 杨铎


“如果把自己当成圈,其实破起来挺难的。”《私域电商》《裂变》作者杨铎认为,内刊的破圈,要从内容的维度来提升,能和读者产生链接的内容,才更有价值。最后,内刊要做企业先进文化的代表,要集合传承者组织者生产者的角色,成为企业内部集合智慧的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的窗口,作为一个连接的媒体,要和读者进行双向互动,并搜集底层的声音,来传给上层的管理者。


【麻辣点评】


内刊被圈住的原因,是变现的思维被“裹住了”。做到内容能够传播、记录和留存远远不够。要从文化角度来区分及时变现和延时变现。内容生产要用营销思路来指导,内刊具备营销价值才能重放光彩。


升达艺术会客厅内容总监 任璐


——升达艺术会客厅内容总监 任璐


在内刊运营过程中,内刊团队要走专业化的路子,人人成为品牌经理,人人都是企业发展的品牌官。


资深内刊主编、河南视醒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德勇


——资深内刊主编、河南视醒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德勇


一个好内容首先要洞察读者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内刊运营者的气质和价值观,应与内刊价值融为一体,成为双向的赋能,更好地实现内刊价值。


火锅餐见执行主编 王艳艳


——火锅餐见执行主编王艳艳


【抱成团】中原内刊圈儿成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赋予媒体人的期待越来越多,内资内刊人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作为媒体型智库,河南商报中原智库甘当各企事业单位内资内刊人的“智囊团”,破解内资内刊“影响力不死”的世纪难题。


为此,中原内资内刊圈儿应运而生。


河南商报社中原智库融媒事业部执行主任 申华伟


当天,河南商报社中原智库融媒事业部执行主任申华伟宣布中原内刊圈儿正式成立。申华伟表示,河南商报将发挥“城市服务资源整合者”功能,提供让中原内资内刊可以持续不断交叉赋能的渠道。内资内刊圈儿成员共同致力于打造有价值的圈层,携手发现内刊新的价值机会,甚至是解锁“内刊变现”的无人之境,这正是研讨会的价值所在。


(河南商报编辑:刘梦鸽 施尚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