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真是个魔鬼。希望大家珍惜幸福生活,远离毒品。”回顾自己染上毒品的日子,李雪平深深地叹了口气,感触很深。因为吸毒,李雪平数次被拘留,被迫隔离戒毒,在社会上遭受了许多鄙夷和白眼;因为吸毒,弟弟幼小的生命突然消失,父母深感痛心,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李雪平和他的新家
李雪平是万宁市长丰市东河镇聚群营居民。37岁时,他有一次长达6年的吸毒痛苦经历。2006年,在和一些“朋友”玩的时候,他带着好奇心染上了毒品,走上了一条不归路。2009年3月,他因吸食海洛因被拘留15天;2012年因吸毒被拘留15天,被迫隔离戒毒;2017年11月19日完成社区康复,已戒除毒瘾。
回忆吸毒经历悔不当初
"回忆起我吸毒的日子真是太可怕了。"李雪平坦言,如果没有东河居党员干部的积极帮助,没有多次上门劝导,没有父母亲人的殷切鼓励,“很难生存”。强制隔离戒毒期间,他认真接受康复教育,与曾经的“毒品朋友”分道扬镳,按时进行尿检,自觉接受监管,最终彻底戒掉毒瘾。
“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让人们成为‘瘾君子’,在各地形成‘禁毒网络’,帮助他们彻底戒掉毒品。”东河居党委副书记李振武介绍,东河居实行“四位一体”的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全方位对吸毒人员进行帮教,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成员还定期或不定期走访辖区内的社区戒毒人员,随时随地跟踪他们的行踪,防止他们失控。此外,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交通条件较差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派出所民警会到村里进行尿检,确保禁毒工作落实。
据了解,东河居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129人,不包括戒断3年以上死亡的46人,吸毒人员有83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0.48%,吸毒人员存量逐年减少。
改过自新自主创业
2016年,李雪平的家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名弟弟李学军死于药物滥用。“平,小弟走后,我们只能靠你了。你绝对不能再碰毒品了。”看着年迈悲伤的父母,李雪平脸红了,坚定地告诉他们:“我再也不碰毒品了。我一定会照顾你,照顾这个家。”
鱼池
信念产生行动。李雪平和他的父亲用勤劳的双手发展了自己的经济,承包了20多亩鱼塘,养殖淡水鱼,并在鱼塘旁种植槟榔树和小柑橘。同时还养殖了50多头猪,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现在,李雪平的家已经盖了一栋新的两层小楼,他的生活蒸蒸日上。东河居的禁毒干部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在定期返回并积极鼓励他们的同时,他们还向他们发送了化肥等农业材料,以帮助他们发展经济。
“李雪平现在恢复得很好。”看着李雪平现在的新样子,李振武高兴地说道。
李雪平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人引以为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