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庆焕院士一直关注海洋地质的发展前沿,成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页岩油、页岩气研究的开拓者。
金庆焕院士一行考察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沿海陆地及周边岛屿,完成北部湾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评价报告。
金庆焕院士等发现了一批有利的油气聚集构造带和局部构造,提供了12个钻井井位。
天然气水合物
1952年,金庆焕考入浙江大学土木系。此时新中国经济建设急需矿产能源,国家决定选派部分留学苏联的学生学习地质,金庆焕就是其中之一。
金庆焕留在苏联的第一和第二选择是数学。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他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了地质部。他透过窗户凝视着新西伯利亚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和广阔的大草原,陷入了沉思。国家需要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在他心里斗争着。最后,他坦然接受了前者。
在苏联期间,在多年的野外地质实践中,金庆焕走遍了苏联的南部领土。他在高加索遇到了一只熊,在土库曼斯坦的沙漠里喝完了最后一滴水,在库班河岸边的路边沟里掀翻了自己的车.他在困难时期继续前进,这也使他对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
回国后,金庆焕被分配到南京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工作。没想到,时局动荡,他的海洋地质研究梦想搁浅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广东能源短缺,基础产业发展停滞不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从南京迁到湛江,更名为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金庆焕还南下湛江进行石油地质调查。
这时,金庆焕已经36岁了。为了弥补之前虚度的时光,他在继续梦想的旅途中倾注了全部心血。四年间,他和同伴走遍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沿海陆地及周边岛屿,完成了北部湾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评价报告,发现了一批有利的油气聚集构造带和局部构造,提供了12个井位进行下钻。
1977年9月,“南海一号”自升式钻井船根据他们提供的井位资料,在南海钻了第一口工业油气井。他们还相继发现了几个大型含油盆地,为华南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攀登科学高峰永无止境。金庆焕一直关注海洋地质的发展前沿,成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页岩油、页岩气研究的先驱。
金庆焕的妻子评论她的丈夫:“他就像一棵从石缝里挤出来的小草,非常顽强。”“艰难困苦成就伟业”是金院士科学人生的最好写照。
【院士百科】
1.油气聚集带:是含油气盆地内同一构造带或地层相变化带内一系列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油气田的总和。
2.气体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永久冻土中。
3.页岩油:是指页岩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
4.页岩气:是指以富含有机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出现的非常规天然气。
[传记]
金庆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海洋石油地质学家,为北部湾油气远景评价和珠江口盆地油气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