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当老板,浙江男人辞职当全职爸爸!父母崩溃:丢脸!现在他的生活是这样的.
你身边有全职爸爸吗?
他们放弃工作,陪伴孩子,照顾妻子,颠覆了“男外女内”的传统家庭观念。有人说,全职爸爸和全职妈妈一样,是合理的家庭分工;也有人说,照顾孩子做家务太不像男人了。
近日,记者在宁波找到一位全职爸爸,听他讲述父亲成为“事业”的故事。
爸爸在这种时候必须站起来
“迪!51秒!”陈劲松看了看计时器,把脸转向儿子说:“比上次慢了。”他手边有一个装满数字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最近恢复三阶魔方最快的速度。
父子俩都爱玩魔方。
对于现阶段的陈劲松来说,陪读是全职爸爸“事业”中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他下定决心辞职回家专心照顾宝宝的主要原因。
陈劲松和他的妻子是大学同学。这几年夫妻独立创业,开了公司,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2018年,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大量的订单需要处理,客户必须维护它们。基本上,他们整天面对着手机,无法照顾家人。孩子也交给爷爷奶奶。”当时,陈劲松的年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辞职不容易。“但如果我们忙于赚钱,却忽略了孩子,造成孩子成长的缺失,我想这将是我一生的遗憾,也是孩子教育的遗憾,过了那个阶段,以后再弥补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我老婆不辞职照顾宝宝,做全职妈妈?“有了宝宝,我还是很擅长的。”陈劲松的眼睛自豪地咧嘴一笑。
兄妹的健康和幸福是陈劲松作为全职父亲最甜蜜的成就。
就拿辅导作业来说,孩子有时候不愿意做作业,老婆也着急。他们把眼睛拍在桌子上。几经折腾,孩子没有进步,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这个时候,爸爸就会站出来。”陈劲松更擅长“用理性说服婴儿”。他把计划学习时间的自由还给孩子们。即使妻子忍不住催促孩子,他也坚持原则,能忍受脾气。
在陈劲松看来,“女主”并非必然。做全职爸爸是我家目前最合理的选择,就是看谁更适合在家带孩子。“我妻子喜欢在工作场所努力工作。当然,我得支持。我的孩子更需要我。我会放下工作,在他们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全心全意陪伴他们。”
孩子长大的每一天都是直播
在陈劲松成为全职父亲的那一年,她的女儿出生了。休完产假,妻子回到工作岗位,他继续接管女儿的生活和教育。
早上6点,陈劲松第一个在家起床,做早餐,叫醒儿子,晚饭后在早上读20分钟书。这时,妻子已经给女儿洗好了,陈劲松负责给女儿喂奶,一起看绘本,送儿子上学。
“只要不下雨,送完儿子后,我就带孩子去户外玩。周边小公园、游乐场带孩子的老人都认得我。”经过仔细计算,陈劲松去年一个人去了动物园八次。
陈劲松带她姐姐去户外骑自行车。
中午,他会带女儿去菜市场买当天的晚餐。午饭后,当她正在午睡时,陈劲松很快做了家务。女儿醒来后,他准备饭菜,陪她读故事。
陈劲松,她带着妹妹去了菜市场。
妹妹每天的下茶餐点陈金松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女儿慢慢长大后,可以自己玩、自己看书了,我的时间就稍微富余一些,有机会做些自己的事情。”傍晚,全家人聚在一起,陈金松也稍稍得以喘息。女儿暂时由妻子接管,陈金松收拾完晚餐,开始指导儿子。
一天结束,常常是晚上11点左右了。听起来像陀螺一样的日常,陈金松倒是应对从容,“我会把每天的任务分解,合理安排,并高效完成。当然有时也确实很累,所以我很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自己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
令他欣慰的是,不断的付出收获了甜美的果实,如今,读二年级的儿子英文水平大涨,去年11月,顺利考出KET的好成绩,相当于已达到国内高中二年级英文水平。

陈金松很重视孩子们的阅读。
陈金松的家,没有传统的客厅,没有沙发和电视机,而是三面满墙的大书柜和一张近三米的大书桌。
“这里一共有两三千册的书吧,一家四口,各占一地。”陈金松会根据孩子的身高来摆放书,现阶段常看的、适宜看的放在他们伸手就够得到的位置,让他们感兴趣,养成主动去看书的阅读习惯。“平时,孩子们在大书桌上看书,我也看书,碰上有意思的话题,随时讨论。”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无法重来。”全职至今,陈金松是享受的,对父亲这个角色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逐渐积累起了不少教育心得,“除了孩子的成绩,我更关心他们的身心成长,是不是有责任感,能不能拥有反思的能力,我想这也是父亲陪伴的优势吧。”
“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么选择”
社会学家、性学家李银河曾谈到社会观念对全职爸爸这个群体的束缚:“需要有一个人全职照顾孩子的时候,出现的往往是全职妈妈而不是全职爸爸。如果正好是妻子收入比较高或者丈夫更擅长带孩子,也很少会有男人选择做全职爸爸。因为全职爸爸被贬低得很厉害,别人会认为他是‘吃软饭’‘没出息’,遭到众人的鄙视。”
没有意外,陈金松也曾遭遇过这样的“鄙视”。
“我是农村出来的,当时还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父母总认为,男人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陈金松记得,当父母得知自己辞职后,母亲好久没理他,父亲一见面就数落他,“呆在家里,靠老婆养”“全村没你这样的”“面子都没了”……甚至连朋友也会偶尔调侃他“胆子够大”。

每天接送孩子也是陈金松的日常工作。
“但是我内心还是蛮坚定的,相信自己的选择。”对身边人的不理解,陈金松有自己的看法,在如今这个通过职业和收入来评判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大环境下,没有工作意味着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正如全职妈妈,即使有着传统家庭观念支撑,仍备受争议。
“人们总在担心,回归家庭,等于与社会脱轨,但事实上,你可以将全职父母看作另外一个职场。”在全职的那些日子里,陈金松并没有彻底“躺平”,他记录并且分享带娃日常,修炼“育儿经”,建立育儿知识社群,拥有300多名宝妈粉,在做饭、打扫的间隙,设计制作育儿讲座,免费供新手父母学习,成功转型为“别人家的爸爸”。
陈金松认为,全职在家等于与社会断联的说法,已不再符合当下社会,通过互联网,即使在家,仍可以与更广阔的世界联通,在带娃之余创造更多可能。
“没有他的付出,也成就不了现在的我。”在妻子解瑶的朋友圈,时常可以见到陈金松的身影,每每说起丈夫的付出,解瑶总是这句话。在她看来,一个家庭的进步和幸福,并非一个人的功劳,正因为有了丈夫强有力的幕后支持,她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发展事业,“赚钱再多,在家里也不能骄傲啊,而是要更感谢家里那位的奉献,做个谦虚的妈妈。”
“其实,做不做全职父母,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而决定。如果决定了,那么还是应该给自己设立‘小目标’,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不要放弃自我成长,也不能给娃太多压力,锻炼身体,多多与人交流。”陈金松总结到,“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选择,成为一个全职爸爸。”
这位爸爸的做法
得到了网友的称赞
↓





不过也有人认为
有经济基础很关键
↓


你怎么认为?
来源: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