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联界资本董事长王玥 创业邦王玥入股圣商

3月5日至7日,潮流私人俱乐部最新三期直播节目陆续上线。本次潮流私会《新世界、新生活、新竞争:复苏与爆发,你准备好了么?》在线直播,也是首次跨界创新的直播测试。“越堂大师”布莱尔先生做客直播室,网上分享的主题是《穿越周期的四个创新增长引擎》。

潮流私人俱乐部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原本是布莱尔先生和身边一群朋友定期的私人深度交流活动。在特殊时期,以在线直播的形式,王玥为大家详细阐述了企业穿越周期的四个创新增长引擎方法论。

全场都是干货,不容错过。

【核心观点】

传统企业新成长的两个案例

对于企业来说,质量增长意味着能够跨越周期。

中国经济转型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万元社会”背后新的消费增长引擎,二是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未来将推动中国高质量增长。

对于如何做到穿越周期,王玥提出了四种方法:

一、结构性增长引擎:新群体、新渠道

二、效率增长引擎:用技术改变许多传统产业

三、能力增长引擎:创新人才的方法

4.生态增长引擎:如何让自己的公司有资本价值,如何让更多的创业团队为公司使用。

-四大创新增长引擎将是企业家战略思维的一次跃迁。

布莱尔

连洁资本董事长、产业创新投资人、英国牛津大学基石院士Blair曾担任清华大学施瓦茨曼学者、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客座教授。他发起母基金投资多只顶级基金,也是近50家高成长性创新公司的投资人,主要投资人工智能、新消费、未来教育。

【正文】(有删节)

这里分享的主题是跨周期的四个创新引擎。我们的一线实际案例有许多改进之处。连界正在用四大创新增长引擎去帮助很多企业家去找到穿越周期、实现增长的战略。

一,以虞待不虞者胜

“五事七计”是根本,实力和战略,创新和成长是硬道理。当面对竞争甚至战争时,一个准备充分的团队一定会赢。

事实上,孙子提到的“五事七计”,尤其一开始这“五事”是讲“道、天、地、将、法”。在这五件大事中谈了一点一件事,那就是一个团队甚至一支军队如何做好基本面?根本是你的实力,实力的基础必须有战略层面。

企业如何成长,取决于做了哪些准备。如何穿越周期,背后的能力是什么?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增长,保持高质量增长很重

要的。


二,两个传统企业新增长的案例


案例1:为大别山中药种植基地提供转型升级服务。南阳中药材种植,从简单出口转向深加工的案例。


第一个故事是做传统中药药材的企业家,他是河南南阳人,在大别山有自己的中药种植基地,他一直跟我们探讨他的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故事很有意思,他种的中药叫苍术,这款中药入药能够祛湿杀毒,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就是卖给日本的汉方药公司。日本有很多人非常相信中国的中医。日本企业做汉方药,苍术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原料。他说原来我种多少,日本人就收多少,所以生意不错,能赚很多钱。


传统企业需要做战略升级。从简单的一个原材料公司,要不要往下去延展,做一个精加工公司?当时我们反复考虑以后,一定要做这个事。我们也算了各种的投入成本、市场定位,找到了中医科学院的专家,自己投入经费研究开发。经过一年半的研发,科研成果就可以商业化了。


以苍术为原料,这家企业做了关于消毒、消炎的相关产品。现在这些产品都有地方用了,而且国家也鼓励企业把生产线开到最大,将产品用于今天疫情的前线。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从一个简单的原料出口变成精加工,在今天变得有用武之地。


案例2:水银温度计企业发展动态贴身产品,建立体温数据库案例。


接下来我讲第二个故事,关于温度计行业的故事。之前一段时间在这里跟一个企业家交流,他做的是传统的水银温度计,这个行业是需求固定的传统行业。2013年国家通过了行业规范,在2026年前,接下来12年内整个中国水银温度计企业要逐步消失。


这个行业里大多数老板都退场了,但这位老板快速做了转型。这里的转型有不同选择,一种是换材料做,用环保材料依然可以做温度计,第二种选择是做电子温度计。还可以进一步想,如果连续测体温,背后的数据是有价值的。这位企业家选择转型。


这个案例背后,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不是一个温度计的市场。实际做的是一个温度数据的市场。疫情期间,企业开始去转产额温枪、机场安检使用的红外检测体温的仪器。正因为这家企业在几年前就往这方面转型。今天已经成为行业里面很有影响力的企业。


用这两个案例来开头,其实想讲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增长。没有没落的产业,只有传统的思维。


三,宏观经济驱动引擎转换


中国今天处在一个增长引擎切换的关键时刻。


前四十年,资产负债的扩张模式,全球化下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过去20年里中国高速增长,几乎每年平均以7%-8%的速度增长。然而,中国高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


首先是全球化下的工业化。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我们用低成本的劳动力,把整个全世界制造业相关的加工环节、制造环节,都放到了中国。这是一个增长引擎。中国制造成了过去20年全球经济非常鲜明的标签。


第二个是城镇化。过去20年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城市房价在火箭般的上升,背后实际上都是这两类引擎在隐形推动。高速增长也跟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两个新增长引擎


在今天,这两个引擎都到了切换时刻。到了2020之后,这两个引擎会切换成什么呢?


后四十年,科技+消费的创新模式,产业数字化,万元美金社会


转型转什么?这两个轮子切换成了哪两个新轮子?


第一个是产业数字化。


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换。我们都看到劳动力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中国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加工中心,产业如何去升级?这里面很重要一个方向就是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是产业智能化的第一步。这是我们将要切换的第一个引擎。


第二个是“万元美金社会”背后新的消费增长引擎。


万元美金社会意味着中国会有一亿个中产家庭,也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平均收入至少在10万人民币以上,中国有一亿个这样的家庭,其背后的需求会完全不一样。“万元美金社会”背后带动了新的增长引擎,就是消费。这是中国接下来将要切换的第二个新引擎。


这两个引擎的形成,接下来将推动整个中国在下一个三、四十年保持增长。


四,增长的背后是方法论


高质量增长的背后是什么?投资机构永远关注有长期增长的公司,长期增长就意味着能够穿越周期,能够穿越周期也意味着它是高质量的增长。


增长背后一定是有方法论的。尤其是高质量的增长,一定是有方法论。


如何做到高质量的增长,不仅仅是水涨船高呢?


这个方法论是什么?连界合作了很多的上市公司和传统企业,把它提炼成了有4种创新的方法。这就是四大创新增长引擎。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的团队,在不断的改变很多行业的边界。这四类增长背后都有一个明确的增长方法。有了明确的增长方法,企业的战略哲学是什么就变得越来越清楚。


连界跟很多上市公司合作,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跟企业一起设计它创新增长的哲学、创新增长的战略。


第一、结构型增长引擎:新的群体与新的渠道


结构型的增长本质是战略型增长。你有没有看到你接下来面对战场是什么?你看到的是一个中药原料的市场,还是看到背后一个有技术含量的精加工,从而进入到一个庞大的健康市场。你原来看到的是一个销售水银温度计的市场,还是看到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温度数据的领域。市场前景如何,完全取决于你的视角。


有一本很经典的书,大家在由新书店是可以找到的,叫《增长炼金术》。这本书是由麦肯锡几个当时著名的顾问,联合写的一本非常经典的书。这本书里面讲了7个结构柱,讲了7个维度。一个企业可以利用7个增长结构柱去思考。


《增长炼金术》这本书讲了企业增长的七个基本维度:


1,新客户


2,现存客户


3,新产品和服务,现存产品和服务


4,新的价值传递方式,原有的价值传递方式


5,新地域,现存地域


6,产业机构的改进,现存产业结构


7,进入新的具有竞争力的领域,现存竞争领域


到今天,因为一亿个中产家庭的出现,背后这些人性底层的需求,依然是存在的。比如说你的企业是针对哪一个人群,背后的人性的底层变化,背后会有哪些真实需要?在这里面,结构化的分析会让你能够带来结构化的增长。


第二、效率型增长引擎:用技术去改变传统产业


新技术在改变很多传统产业的产业链。今天所谓的技术型增长,其实也是效率型增长。不断的推动新的技术进入应用期,推动很多传统产业找到新的增长机会。


连界团队做一个研究,把中国过去30年底层基础设施计划,上面衍生出来的创业和投资机会,做了一次阶段的划分。


可以看到,从移动信号出现的1G2G,到后来的3G4G,到今天的5G。新的技术实际上可以推动很多产业。甚至很多传统的产业场景,当引入新技术之后会有一个大规模的爆发。


所谓效率增长就是用技术去改变很多传统产业。


第三、能力型增长引擎: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当企业通过战略设计的结构性增长,看到增长机会的时候。你会发现,企业在很多产业里有很大的痛苦。企业看到了,不会做更痛苦,还不如不看好。这里面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的团队,你的组织没有把握机会的能力跟基因。


所有的创业团队也有这个问题。创始人有一个目标,看到了一个方向,但是现有的团队可能无法达到。这个过程中,怎么去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里面就不是简单的看到机会,而是要有能力的去抓住这个机会。这是我们讲的第三个增长。


第四、 生态型增长引擎:让自己的公司如何有资本价值,让更多创业团队如何为公司所用。


第四个增长,就是生态性增长。这里面可以提出两种文化,一种叫大象文化,一种叫竹林文化。连界观察很多企业在做生态增长的时候,呈现出很典型的两类文化。


那么,先讲讲竹林文化。竹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米。小米不仅仅是小米手机。在小米有一件事情,我认为做的是非常正确,他们把小米手机打造成一个强品牌、强产品的同时,在它的周边,在过去的大概不到10年时间里,小米一共布局了700多家公司。其中有七、八家公司已经上市了。小米相当于是把自己的平台拿出来做成一个创业平台,支持更多的公司在小米平台上实现创业。


越来越多的公司应该有一片自己的生态。让一些创新的边缘性的机会在外面找出来。更多的一流人才不一定为你所有,但是能不能为你所用,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增长方式。


连界之前和一家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一起设立一个教育产业基金。用这样的方式去找很多创业团队,在它的周边去找出这么一个生态来,这是我们讲的竹林文化。就是企业的边缘性、探索性的创新,在外面找一个生态去做。


结构型增长是从战略角度去思考。效率型增长,对应的是技术。能力性增长,对应的是人才。生态性增长,对应的是资本。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传统企业,应该有这样的战略思维,围绕着增长,尤其围绕着创新增长引擎的战略思维,去设计未来的价值增长。这样才是真的是有质量的增长。做到这一点,资本市场会有更多投资者,会看得懂你的战略路径是什么。


按这样的格局去思考增长,将是每一个企业家战略思维的一次跃迁。


连界创新每天都泡在传统产业企业家中间,用具体的四个增长手段和他们的企业一起成长。连界有自己的孵化器,还有自己的CVC产业投资。连界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实践。


讲到这儿的时候,我想最后用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来收尾:逆势如饮酒,仰头面对;顺势如倒茶,低头谦卑。


真正的财富是思维方式,而非收入数字。希望我们分享的四大创新增长引擎,对连界的企业家、好朋友,在思考转型、创新、增长时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