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政府物业急招水电维修工 58同城水电维修工上门服务

本报资深记者陈思思

【编者按】

不要沉迷于幻想,不要沉迷于想象的声音。

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超大型城市,不缺有拼搏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普通工人,但他们致力于书写历史。

从4月6日起,该报推出了一系列题为“新时代奋斗者”的稿件,向他们祖国的追梦人致敬。

2020年7月6日,上海下大雨时,杨华锋和同事前往普陀区建德花园紫荆花园进行排水和应急救援。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80后上海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家庭条件好,普遍受不了物业行业的苦和苦,但他在80后给了上海不一样的解读,”上海市普陀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成员、西部集团房屋维修公司应急维修班的李金顺说。

“他”在口中是一个地道的80后上海男孩,名叫,今年38岁。2001年毕业后来到普陀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工作,处理水龙头、马桶、扳手、电线、水管、螺丝等。19年来的每一天。现在,杨华锋已经成为普陀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和西部集团房屋维修公司的班组长。

天棚在台风天修好了,水管在寒冷的冬天修好了,厨房漏水了,厕所堵了,下水道还进水了.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不能按时按小时休息吃饭。他在风雨中穿梭于大街小巷,但他从未违背对人民的承诺。

有人问他:“水电维修工作很苦很累,待遇不高。上海年轻人很少做这份工作并坚持下去。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他的回答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杨华锋为居民修理空调。

第一次维修任务:疏通马桶

杨华锋所在的西部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普陀区的国有房管集团公司。刚进公司时,杨华锋坦言:当时对水电维修了解很少。

他记得他在家处理的第一个维护任务。“当时和师傅一起学习没多久,就接到一户人家打来的维修电话,反映厕所被淹了,进不去。当我到达居民家时,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浴室地板上的污水流过,厕所里的脏水和粪便继续涌出。"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咬着牙告诉自己:凡事都有第一次,试试看!在向居民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他开始修理。先把马桶拆了,戴上手套把浮在水面上的脏东西扫进坑管里,然后用工具把粗钢丝一厘米一厘米地打下去。一次,两次,三次.最后砰的一声,钢丝和破布、丝瓜巾等异物混在一起,被拉出管道。旁边的居民也高兴地喊道:“传,传

两个多小时后,他的第一次维修任务顺利完成,居民们感激万分。“当时我第一次对物业维修行业有了真切的感受。”杨华锋说。

在同事眼里,杨华锋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李金顺认识杨华锋已经三年多了。“他上班休息时间总是很忙,会找一些水电维修方面的书。他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和各种技术竞赛、水管工高级培训、房屋渗漏鉴定资格培训、白蚁灭治行业资格培训.但是,只要能抽出时间,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技能的机会。”

杨华锋还有一个自己的“百宝箱”,里面装着一堆大小不一的螺丝钉,还有一些外人称之为不知名的小玩意。每次业主家中的水环卫设备被诊断出“疑难杂症”,他都要靠这个“百宝箱”里不起眼的配件“起死回生”。

gc-image/S7DR1yAHVy7Aos" />

杨华峰的工具箱。


以劳模为榜样,换来了老百姓好口碑


365天、24小时,这是水电维修工的工作常态,不管是在寒冷的冬夜、凌晨、逢年过节。他也曾打过退堂鼓,但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我能在这里呆下去吗?我能坚持多久呢?”就这样他坚持了19年,他感慨:“多亏我的师傅,把我带进带出,教我技术,更教我做人。”


杨华峰的“师傅”,一位是五届全国劳模徐虎,另一位是两届上海市劳模黄卫国。“他们称得上是我的父辈,我要向他们学习,传承他们为民服务的精神,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杨华峰(左一)请教全国劳模徐虎维修技术难题。


杨华峰的努力付出,也换来了老百姓的好口碑。


家住光新路177弄居民沈荣生对杨华峰印象深刻。“第一次见到杨师傅,是在一个冬夜,我记得那天晚上很冷,他站在我家门口,头发上有一层雾蒙蒙的水汽, 嘴里也在大口喘着粗气,上门帮忙处理下水道堵塞,我蛮吃惊的,距离我打完报修电话才过去半个多小时,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上门了。”


经细致排查,杨华峰发现沈荣生家里管道内部存在多个弯头,构造相较一般的管道要复杂,他用自制“疏通工具”先是将晾衣架拆开用抹布进行包裹,并用老虎钳拧紧,然后将自制工具塞进管道内来回抽拉,果然带出了许多垃圾。另外,他还发现新的问题——总管跟窨井之间也存在堵塞现象,时值深夜,室外光线不好,无法立即判断出堵塞窨井所在的具体位置,他只能打开手机手电筒一个个排查,最终根据地下室管道走向判断出了堵塞的总管,找到总管后,片刻都没有耽搁就立马开始疏通。


“整个维修过程持续了2个多小时,他让我先休息,自己到深夜2点才结束工作。走之前,他还把卫生间维修时产生的垃圾装进了他随身携带的垃圾袋,将地面擦干净,再跟我告别。”沈荣生对此感动万分,“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小区里很多人需要维修人员上门,宁可晚点,都点名要杨师傅来。”


当选人大代表,为一线物业工作者呼吁


2017 年,杨华峰被选为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西部集团房屋维修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吴子杏表示,每年两会召开前,杨华峰都会将身边群众的诉求和声音向上传递,同时为基层一线物业工作者呼吁。


2017年,杨华峰(右一)被选为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2020年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他曾指出:“房屋维修人员的工资不高,为了想办法留住人,这几年企业也想尽办法为他们提供宿舍,但总归是僧多粥少。身边不少同事是来沪务工人员,住房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为这一群体提供公益性住房,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企业出一点,政府支持一点,个人掏一点,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工作中,他也会搞点创造小发明,譬如破拆锈蚀的室外空调机底脚螺丝的工具,让维修人员不再需要伏在空调外机上用切割机单手操作,安全又方便。


他还有着一份“善心”和“热心”,发挥自身应急维修专业技能,主动为鑫美养老院的老人们更换灯泡和维护水管,先后获评“2016-2017 年度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


忙碌的工作总是让杨华峰无法顾及家里,妻子和5岁女儿总是惦记着他。“特别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从大年三十到元宵节,他连续16天超负荷工作,24小时连轴转,风雨无阻。”妻子陈燕珏表示,平时的他也不闲着,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即使晚上下班到家,手机也一直响个不停,很少有时间陪女儿,等晚上女儿睡下,他还趴在电脑前查找学习物业维修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


利用休息时间,杨华峰还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小区居民提供维修指导、信息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杨华峰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35岁,可以说是全上海应急中心中屈指可数的年轻物业维修团队。“这些年,我和我的团队小伙伴们越来越多地得到居民认可,每次听到居民一声感谢和夸赞,我的心中就多了一份满足,这份满足也坚定了我们从事这份工作的决心和恒心。”杨华峰说。


西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江蕾表示:“希望有更多像杨华峰这样的先进工作者,能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百姓,更好地服务城区建设。”


责任编辑:俞凯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