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
金融添动力 小微增活力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发挥,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融资数量增加,范围扩大,价格下降。微观金融服务逐步优化,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之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他们发展得好不好,不仅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还会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实现。今年以来,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发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持续加大金融支持
钱穆甜面包店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是一家受欢迎的甜点店。随着订单量的增加,店主杨倩感到“幸福的烦恼”。“我们店里的‘粉丝’越来越多,急需扩大经营,但流动性太紧。”一方面市场繁荣,另一方面资金紧张。杨倩进退两难。
在这个节骨眼上,建设银行重庆南平支行带来了及时雨。“客户经理为我推荐了‘个体工商户快速按揭贷款’,只提供了营业执照、房产证等几个材料,贷款128万元,年利率只有3.85%。银行还帮助支付了鉴定费、保险费、抵押登记费等费用。如此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给了我拓展业务的信心!”杨倩喜出望外。
“十四五”开局之年,金融系统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8.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企业主体3830万户,同比增长29.2%。
不仅数量增加了,面积扩大了,价格也下降了。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优化存款利率监管,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下降。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合同利率为5.18%,分别比去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和1.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继续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人民银行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金融服务水平。小微企业融资呈现出量增面扩、价跌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部主任邹岚说。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尚平镇目前正处于万亩鹰嘴桃采摘上市季节,果园里一片繁忙。
这片茂密肥沃的桃林,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今年以来,在央行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的激励下,人民银行河源中心支行加大了对油桃种植的金融支持力度。仅今年年初,就推动银行机构累计向89户桃农发放信用贷款1140万元,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6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本息11.8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性小额信贷6.9万亿元。“新工具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直接性,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对于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
,从银行借到第一笔钱即“首贷”是一大难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下沉服务重心,覆盖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空白地带”,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拿到了第一笔贷款,既不需要提供经营流水,也不需要提供抵押,农行‘首户e贷’真是太方便了!”在江苏南通九润贸易有限公司的仓储间,公司总经理李玲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展示农行手机应用的操作界面。
李玲所说的“首户e贷”是中国农业银行为精准服务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创新推出的纯信用贷款产品。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星介绍,“首户e贷”在全国推广以来,已支持超过3000户“首贷户”小微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5亿元。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特别是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仍需宏观政策给予必要支持。
7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意在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此举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金融系统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有力支持。近期,人民银行等四部门推出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支付账户服务等5方面12项降低支付手续费措施;人民银行还配合银保监会降低自动取款机跨行取现手续费,全部降费措施实施后预计每年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其中,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超过160亿元。7月5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进一步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能力,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推动金融在新发展阶段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步入深水区,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工作重心应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董希淼认为,未来,金融系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深度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改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推动小微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持续做好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记者 吴秋余)
作者:吴秋余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