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理财投资 80后投资创业

2015年是重要的一年。翻越深谷的人,可能到达顶峰;如果你从高处坠落,你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那一年,姚若元(化名)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上证指数持续上涨,突破5000点,创富神话在股市频频传播。与银行糟糕的回报率相比,很少有人能抵挡住股市的诱惑。连市场的大妈都在说股票,姚若元已经尽力了。

这个神话很快被打破了。幸运的是,姚若元只试了一次水,就摔得很惨。幸运的是,损失不大。

现在,姚若元每个月15号领工资的时候,会先还清信用卡债务,剩下的全部用于理财,下个月继续用信用卡消费。她的手机上有一个名为“钱”的文件夹,银行、基金、P2P、股票等9款金融应用存储了她的全部资产。

赚钱流就是赚钱的方式。三年来,平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姚若元,已经存了30万元。

最重要的是,她吸取了教训,尽力保持理性,注意风险的平衡。2018年底,很多P2P网贷平台爆炸,但她从未跌跌撞撞。“我买的P2P收益率在5%到8%左右,只比银行理财产品高一点点。我不会看收益率超过10%的P2P。”

每个月,像姚若元这样把心思花在理财上的“90后”还是不少。这也是80后、90后大多数人的投资心态。随着教育经历和市场洗礼,80后、90后大多以“韭菜”自居,自嘲。他们很少相信自己能在P2P或股市赚钱,谨慎对待每一笔投资,从自己的谨慎中获益。

中国大约有4亿“80后”和“90后”。他们比前辈更有教养,善于捕捉机会,但更善于判断风险。

近日,腾讯理财通与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联合发布《8090后理财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80、90后投资心态稳定,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评价偏保守。2018年,近90%的80、90后在理财方面实现了盈利;如果资金充足,近七成会愿意将房产作为80、90年后的首选投资;报告还指出,00后,人们开始购买养老产品。

稳健的80、90后

银行融资是姚若元最早接触也是配置资产最多的方式,但姚若元的理财计划显然不止于此。姚若元的资产中,银行融资占32%,P2P占27%,银行存款占19%,基金占17%,股票占4%。她知道高利息意味着高风险。虽然近三成资产配置在P2P,但她只押注传统金融机构背书的P2P,浏览财经新闻关注行业的每一个发展。

报告分析发现,80后、90后群体的投资理财心态非常稳定。大部分受访者将“实现财富稳步增长”作为理财的主要目的,只有12.6%的受访者希望通过投资理财抓住机遇,实现财富自由;他们对自己投资能力的评价相对保守客观。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投资理财只是小白水平,只有0.8%的人认为自己是高手。

稳健的理财心态和保守的自我评价也体现在2018年的理财收益上。近90%的受访者表示2018年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获利,62.8%的受访者理财平均收益率在1%-5%之间。

理财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投资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理财产品的购买。银行App首页会推荐理财产品,支付宝和微信同时是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各种P2P平台层出不穷。理财不再是高收入群体的专属,理财规划可以根据收入、量入为出。

24岁的王月收入6000元,她多次强调自己是”

8%的受访者选择银行作为理财渠道,44.8%受访者选择大型互联网理财平台。


买房偏好很执着


对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80、90后来说,审慎投资背后的目标是买房,理财是在为这个小目标做准备,房产也是多数80、90后投资的首选项——如果条件允许。


2018年8月,姚若媛离开了自己工作三年的深圳,前往男朋友所在的城市杭州。她的愿望就是在杭州买房。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这两年一直在高位徘徊。但在深圳上班的小高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笔账,年轻人不一定非要在市中心的南山区或福田区买房,到了稍远一些的龙岗区,两房一厅的小户型总价在20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70万元——60万元首付与10万元的交易费、税费等——就能“上车”;她要努力工作积极理财,当存款达到一定数额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入手自己的房子。


80、90后对房产的偏好依然执着。报告调查发现,如果2019年有足够的资金和购房资格,66.4%的受访者还是选择投资房产,只有18%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投资理财产品。显然,房产由于同时具备投资和使用属性,在80、90后的资产配置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也印证了汇丰银行(HSBC)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从调查中发现,中国的80、90后年轻人的住房拥有率高达70%,远远超过第二名墨西哥的46%,也是美国(35%)的2倍水平。不仅如此,中国年轻人买房的积极性也位于全球前列。在没有拥有住房的80和90后中,有91%的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买房。


90后或许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但80后是房价上涨的亲身经历者。


80后的小高现在和好友一起租住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楼梯房里,每个月的租金为6200元。三年前租下这套房子时租金不过4200元。房租是房子价值的直接体现,这套小高形容为“摇摇欲坠”、建成于1993年的小区,二手房均价超过了10万元/平方米。


2018年年末,楼市停滞甚至入冬的消息不断传来,但仅有二成左右80、90后认为房价会下跌。


前述报告指出,总占比达50.1%的80、90后认为2019年房价仍会上涨,其中,38.2%的人认为房价会普遍小幅上涨,11.9%的人认为房价会大幅上涨。而认为房价下跌的比例仅为23%,其中认为小幅下跌的为21%,大幅下跌的为2%。


当00后开始攒钱养老


75.2%的80、90后认为,20年后养老会成为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说80、90后已经步入工作有了收入,为未来精打细算在情理之中。那一个令人感到有些吃惊的事实是,00后也加入了攒钱养老大军。


《腾讯理财通五周年大数据》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养老基金申购用户数量中,00后居第六位,排在00后的为40后和30后。要知道,年纪最大的00后2018年不过18岁,这是刚步入大学的年纪。00后有这个实力为自己申购养老基金吗?财经评论家马红漫表示,这个理财行为多半是由00后父母为00后发起的。


在深圳上班的苏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自己2018年起为8岁的女儿购买了理财产品,每年投入约1万元,女儿18岁时每月可以提取数千元生活费,到时候留学或创业都可以凭单据申请贷款;如果成年后没有领取生活费,等女儿年老时可领取两三百万元的费用。


苏女士说,她身边为00后或10后买养老型理财产品的人并不少见,这已经成了她中产阶层朋友圈的标配,“大家希望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此外,购买各种保险也是80、90后的理财方式之一。这与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也不无关系。去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通知,从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和苏州等多地实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支出,允许按年收入的6%或者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


80、9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这个年龄段最大的时间跨度为20年。并非所有人有实力和意愿购买理财产品,理财也不会是年轻人的投资首选。正如马红漫所言,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