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生活馆加盟连锁 韩国10元日用品生活馆

“过去6年,叶国富名品在全球开了3600多家店,单店月流量高达百万。腾讯是10亿战略融资的名品。名创的新对手Nome (Nomi Home)也获得了红杉和今日资本的融资。无论从业务数据、融资金额还是扩张速度来看,nome的发展都令人惊喜。

双标识、全开放、全透明的门店,一二线城市各大超市总会有类似的快时尚家居连锁店。

当各大零售商聚在一起争夺线上资源时,这种“新十元店”从线下杀了一个回马枪,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但作为品牌零售商,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这个小小的“十元店”的经营体验如何?

未来,知名艺人会向Zara、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学习,走品牌溢价路线,还是下沉市场,成为线下“超级十元店”?

从010年到1010年,一共卖出了19332件。在JD.COM名创品官方旗舰店的实时热销产品中,这款10元的三件套牙刷在销量榜中排名第一。同样,北京海淀区一家名为创优品的线下店店长黄立(化名)表示,10元三支装的牙刷也是店内畅销产品的前列。

“70%的客人喜欢买这个东西,它价值高,使用方便,便宜又方便备货。这些优点也让我感到兴奋。”黄莉说,店里的大部分商品都有这些特点。在他看来,这就是名牌产品能收获众多用户的原因。

对于10元牙刷的热销,天使湾投资经理顾娟华认为,这款牙刷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喜欢,是因为对比精彩。10元的价格与简单、有序、时尚、精致的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他看来,“这幅画就像那些在熙熙攘攘的商场和购物中心购物的人。享受了古驰、蔻驰、迪奥之后,在高价面前气馁。最后,当他们走进这家‘十元店’时,他们会分散购物,最后满意地回家。”

成立于2013年的名创品创下了三年开2000多家店的记录,如今业务已遍布六大洲74个国家。它是由第二位企业家叶国富和日本年轻设计师三宅顺也在日本共同创立的。根据网上公开的信息,名品年销售额近百亿元,平均每月80~100家店,平均3000多个SKU,已经成为各大超市的标配。

据了解,名品大多在10~29元之间,店铺风格与优衣库相似,有英日红双标,透明白色调,开间层高3米月200平米,标准货架高度1.5米。它的产品是按照可以容纳两个手指的缝隙展示的,靠近墙壁的侧架上通常会设置白色背景、黑色图案的空间盒。

2013年,是互联网电商崛起的黄金时期,也是实体零售店面临关门潮的节点。名品就是在这个时候从线下起步,搭建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创造并引领了一波快时尚日用品。铅笔路根据公开资料的粗略统计,市场上类似的品牌已经有十多个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3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日用品零售商,大多来自广东、浙江等地。很多玩家都有类似的名字,比如yoyoso、upupso和minigood。无论是名字还是红色双logo图标,都像是名优产品的“高仿”店铺。其中有日韩品牌的店铺,但水花不多。

从融资信息来看,名品无疑是头部的大玩家。2018年9月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高淳资本10亿元战略融资。

诺姆(Nomi Home)成立于2017年,是继名品之后的又一新锐

势力。它是来自广州的一个家居零售品牌,模式可以概括为瑞典设计+中国供应链+生活方式,产品强调极致性价比和设计感。nome的产品分为女装、男装、服饰配件、数码零件、休闲食品、彩妆护理等九个品类,一共3000多 SKU。因其价格与质量较高于名创优品,外界称之为“高级版名创”。


2018年底,nome完成了由红杉资本华兴资本领投,天图资本和今日资本跟投的B轮融资,金额为6亿元。2018年,nome已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元。在对外公布的数据中,nome已经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开设近百家门店,每月坪效为1.8万元/平米。预计今年6月,nome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将超过160家。


据报道,这两家头部势力,近两年一直有商标和产品模仿之争。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玩家没有走上资本驱动之路。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个业态大部分玩家都采用加盟投资的方式扩张;另一方面,行业普遍毛利较低,重运营,要做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这类“新十元店”确实已经成为新消费势力的代表。



如何做到单店75万月流水?

在媒体报道中,名创优品的营收数字也在急剧增加。2014年,达到20亿元。2017年,已经到了120亿元。叶国富曾表示,“一款杯子一年就能赚一千万。”然而,外界和同行对其营收能力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业内普遍毛利率是50~60%,在组货中摸索差异化,其实大家都做得很艰辛。”日用品百货零售品牌商董瑞(化名)表示。董瑞的品牌无论是从铺选址,还是产品类型、SKU,都与名创优品有相似之处,但客单价较高。


董瑞在北京开了数家门店。作为同行,他了解到,“名创优品公开的单店运营数据为每月流水60~90万元,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据。我至今还在思考和疑惑,名创优品是如何做到这个数据的?”


不是空口白话,他甚至做过一个试验。在位于某繁华商场一楼入口最好位置的门店中,董瑞策划了一场特卖。均价百元的物品,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做特卖,60多平米的门店几乎每个时段都挤满了人,一天的流水也就2.5万元。他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如此,满打满算一个月流水也就75万元,才差不多达到名创优品的流水标准。


“名创的10元客单价远低于我的客单价,我也仔细观察过名创的人流量,大多数时段与当时特卖的人流量差很远,可是为什么它却有这么高的流水?”测试的结果让董瑞感到匪夷所思,一度让他猜测名创优品或许是一家TO VC的公司,本意并非在零售,而是在融资上,再另做投资。工商数据显示,叶国富旗下本就有一家广东赛曼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占股98%。


名创优品公关部门表示,这些数据真实,也有单店流水百万的门店。“门店多开在核心商圈、我们又是低毛利、流水低了没钱赚”。


尽管外界有质疑,但在高级商场开“十元店”的模式为什么还是受到投资机构的认可?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表示,从业态上理解,像名创优品和nome这类线下玩家往往有两大因素去支撑:体验感和店租。当下零售业日益精细,线下实体受到巨大冲击。商家切入线下实体零售,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名创优品们给用户带来的奇妙反差,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感。


他解释,如果按每天每平米50元商超地段价位,很多“十元店”商家无疑是承担不起的,但因为流量电商冲击着实体零售,同样冲击着商业地产,为了增加商场的人流量,地产商乐意与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商合作,店租可能低至每天每平米10元以内,名创优品等商家也就能以“十元”的客单价入驻大型商超。


对此,千住良品创始人张瑞哲给了佐证,他透露,这类店的租金大体在每天每平米18元左右。


“曾经的传统夫妻店早已难和这些规模化的公司比拼。因为拼的是品牌背后的生态,如供应链、设计师等等这些强大的资源。名创优品和nome的秘诀一定是供应链。”杨歌表示。


顾隽华则认为,“新十元店”快速迭代更新的反应能力颠覆了传统的零售业态,这也是它们激活线下零售的方法。



做品牌溢价,还是下沉市场?

国内新起的这批“新十元店”和日本的百元店的发展相类似。千住良品创始人张瑞哲在日本生活8年,熟识日本供应商后,回国成立千住良品,经营品类包括全进口的生活日用品和一些潮流玩具、首饰等,客单价在99~199之间,已在北京开业8家店。


他发现,日本曾经的社会情况和现在的中国经济情形相似。在消费降级趋势下,不少人开始缩紧开销。当时,日本百元店以近7000家的规模发展起来,和便利店组成了日本最为发达的两大零售业态。


在他看来,国内当下的生活家居行业壁垒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忠诚度不足,各家产品没有明显的品牌风格,大多在以低价吸引顾客。“新的消费趋势必然要突破这样的困境,但在实际情况中又难以快速摆脱。”


“始终如一的保持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叶国富曾在《boss说》表示,这是他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困难的东西。然而,一直以来,网上都有不少质疑名创优品质量和设计抄袭的声音。


杨歌认为,无论是名创优品,还是nome,未来它们应该都是要走品牌化路线。就像Zara、无印良品、优衣库一样,一开始也是主打高性价比的品牌,即使起点较低,但如今也实现了品牌溢价的目的。


“或许未来的名创优品就不再只是10~29元的商品,它会逐渐地提升品质、优化供应链,变成一个高级品牌。但是当前,它无疑还是一个短期的品牌,目前的生命力未必能走过5年,一切还有待检验。”杨歌表示。


据了解,在尼泊尔、非洲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中,名创优品确实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品牌溢价。顾隽华曾经在尼泊尔观察过,其在当地的价格和定位确实高于国内。


nome的探索之路似乎与名创优品有些不同。近日,创始人陈浩表示,未来nome将朝着“超级十元店” 的发展方向做下沉市场。“可以理解成为‘线下版本拼多多’,采用C2B模式,汇总订单做工厂集采。“


对于nome的“线下版拼多多”,不少人提出质疑的声音,顾隽华就觉得这很难。他认为,拼多多是要走高度个性化电商的,为突破当前的搜索性电商跨出了第一步。有社交元素的拼多多其实与今日头条的目标相类似,改变当前商品和用户的连接。“线下零售对用户数据的采集都有些吃力,何况去突破,nome显然难以做到。我认为它仅是线下版的严选,或者线下版淘宝星选,而不是线下版拼多多。”


然而,顾隽华认为,下沉市场的零售业确实大有可为。商业只要照样迭代线下产品,提高对供应链快速反应的要求,那么就有潜力。商品只有越来越渗透,越来越普通,才会越来越成功,他认为这类“新十元店”将会越来越亲民,没有必要去提高定位和价格。


前有名创优品旋风开店,后有nome融资狂奔,看到同行的发展,很多像张瑞哲一样的日化零售品牌商们也想努力抓住这个机会。


为适应变化,他正在不断调整千住良品的组货战略,从100%的日用品,到日用品、潮流玩具首饰各占50%,他也在增加品牌的迭代能力。他还在想实现更多的可能性,能不能在店铺内开设“十元区”,能不能完善和调整和供应商的齿轮咬合……


注:文/石榴,公众号:铅笔道(ID:pencilnew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