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村养鸽子利润怎么样 可以养鸽子创业吗

黄耀典和何淑芬是马头镇秀田村的村民。多年来,夫妻俩一直在外面从事装修工作。几年前,他们回到家乡,建起了养鸽场,从装修工变成了养鸽人,在小康路上筑梦。

记者走进黄耀典夫妇的向皓白鸽场,一排排鸽子笼排列整齐。笼子里的“鸽子”展现了它们的神奇力量:有的鸽子贪婪地舔着食槽里的食物,不时发出“吱吱”的叫声;有些鸽子好奇地四处张望,而窝里的雏鸽则蜷缩在雌鸽的翅膀下。

多年前,黄耀典在广州从化区从事石膏线销售和房屋装修,妻子何淑芬紧随其后,为他看店,在楼顶养鸽子。

说起回乡养鸽的初衷,何淑芬告诉记者,当时孩子上初中,家里有田,觉得养鸽利润可观。于是,她决定回老家养鸽子创业,得到了丈夫黄耀典的支持。

2012年5月,何淑芬回到秀田村,将村里闲置的土地围绕自己的土地重新承包。黄耀典帮忙设计搭建了棚舍,很快鸽场就成功建成了。这时,黄耀典已经40多岁了,何淑芬也37岁了。回国创业意味着开始新的开始。你会害怕他妻子创业失败吗?黄耀典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他说:“如果连面对失败的勇气都没有,你还能做什么?”

黄耀典:

每一次投资都有可能失败,但那时候我还精力充沛,还年轻,就算亏了30万,就算拿了工作,只要夫妻努力,问题也不大,但如果不创业,我的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创业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2年底遭遇禽流感,2013年更严重。鸽子严重滞销。为了卖鸽子,何淑芬在饭店、酒店卖;我一大早就起来宰鸽子,一直忙到早上9点才给顾客。在两人的努力下,鸽子场逐渐走出了困境,也通过政府对女性和青年创业的贴息贷款得到了资金支持,并持续发展。现在,鸽子场已经从3000多对鸽子扩大到目前养殖6000多对鸽子的规模。

何淑芬:

以前在外面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漂浮不定,很不稳定。现在回来感觉安定了。在家真好。另外,我们秀田村这几年变化很大,公路也修了,来老树公园的游客也很多,各方面也方便又方便。生活还行,没想过再出去。

当夫妻一起工作时,他们的利润就会被切断。2017年,黄耀典决定结束从化生涯,回国和妻子一起养鸽子。何淑芬主要负责养殖,积极参加培训和读书,提高养鸽技术,丰富养鸽知识。黄耀典负责养鸽场事务,雇了两个工人帮忙。买家定期来买幼鸽。鸽子销量稳定,养鸽场收入稳定。生活越来越好,夫妻俩在村里盖起了新房。

对于未来,何淑芬表示,希望疫情快点过去,鸽子销量好一些,继续计划扩大养鸽场规模。

何淑芬:

我们销售的产品主要有鸽子蛋、幼鸽、中鸽和老鸽。下一步就是赚点钱,等疫情过去了再扩建鸽舍。

何淑芬多年返乡,见证了秀田村的变化。近年来,秀田村从省级贫困村转变为“广东省旅游名村”和“广东省文化旅游特色村”。村容村貌更漂亮,道路更顺畅,更宜居宜商。党委书记、局长黄耀义表示,希望更多有抱负的年轻人回国创业,帮助他们的家庭

予大力支持。


马头镇秀田村村支书、主任 黄耀邑:


因为我们村是旅游村,各方面条件比较好,道路宽敞,环境各方面都是比较好的。希望更多青年回秀田村来创业,我们村在土地、水电方面都会大力支持,其它政策方面,比如有免息小额贷款,尽量把政策推给他,比如上面有什么培训帮助他解决技术问题,我们都会支持他去,把那个技术带回来。


黄耀典、何淑芬的养鸽梦还在继续,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奔小康的一个缩影,更生动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秀美新丰APP


记者|李建娣 潘继祥


编辑|温振鹏


校对|李喆


责编|叶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