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国内新品牌的诞生,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新产品、新概念和更多选择,也给中国老字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经营困境。为了了解老式餐饮企业的现状,10月18日中午,在城隍庙对15名路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010年至1010年,本次社会调查重点关注城隍庙路人数据。共收到15份问卷,其中15份有效。
010年至1010年,这一次,城隍庙的路人主要以随机和问卷的方式进行采访,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一般信息,包括受访者的年龄和是否是游客。
2.上海菜印象及问题。
3.了解上海的老酒店。
百年老字号餐饮行业营销建议。
从010年到1010年,我们采访了15名受试者,主要是51 ~ 60岁的年龄组,其中73.3%是游客。说明活跃在城隍庙的人大多是中老年游客。约86.7%的受访者是来了解上海地方菜的,60.0%的受访者是通过网络渠道了解上海地方菜的。60.0%的被试对上海本地菜的印象太甜。46.7%的被试认为上海菜存在口味不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的问题。以上数据显示,本地菜认知度较高,但60.0%的被试对本地菜印象过甜,受众较小。80.0%的被试听说过上海的老酒店,其中26.7%是通过互联网推广的,33.3%是亲戚朋友介绍的,40%是通过店牌介绍的。对老酒店的印象大多文化底蕴深厚,73.3%的被调查者愿意在老酒店品尝当地菜肴,可见人们对“上海老酒店”的广泛认同。在老式餐饮行业的建议调查中,66.7%的受访者建议最应重视经营理念的创新,80.0%的受访者建议开发新产品,加强有效营销手段的推广。详见下表。
考察过程
通过通过本次采访,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城隍庙里的人群大多是游客,大多数是中老年人。
2.地方菜认知度高,但大多数人对地方菜的印象太甜,受众少。
3.“上海老饭店”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品牌美誉度高。
4.建议老字号餐饮行业重视经营理念创新,开发新产品,加强有效营销手段的推广。
如何改变人们对土菜太甜的刻板印象?如何让“上海老饭店”推陈出新,受众更广,如何让老餐饮业焕发新的活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上海市民,我有以下建议:
1、产品创新
在保持原有特色菜品的基础上,及时推出新品种、新颜色、新菜品,开发健康菜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鉴于城隍庙游客众多,我们可以在产品包装上进行创新。比如在制作简单的真空包装菜品时,游客可以将“上海老饭店”的产品作为伴手礼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提高“上海老饭店”的品牌知晓率,让更多人对当地菜品有更直观的了解。
2、加强品牌传播
“酒不怕巷子深”的产品时代一去不复返。老字号要结合自己品牌的特点,学会利用新的媒体形式,比如开发微信官方账号、Tik Tok等来传播和宣传百年老字号。此外,在品牌推广策略上,老字号要关注老字号的悠久历史,利用老字号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品牌故事进行品牌传播。
br />3、创新品牌营销模式
品牌营销模式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老字号企业可以将传统的纯粹收益管理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比如同样是上海老字号的“大白兔”。从大白兔蛋糕卷、大白兔香水、大白兔冰淇淋到大白兔奶茶,大白兔带着全新的跨界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又重新回到年轻人的视野, 焕发出新活力。
老字号本身并不等于现代品牌。老字号的声誉、品质、历史、文化是资源,是优势,但没有直接的市场贡献,或者说市场贡献比较小。老字号贵在坚守。坚守的是核心价值、非遗记忆、品牌个性、工匠精神。但老字号要创新,要尊古而不泥于古。老字号在向现代品牌转换中,其核心价值也要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体现时代精神。要有独特性,即独一无二,容易识别,不可模仿;要有人文性,体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震撼人的内心深处,拉近品牌与人类情感的距离;要有可执行性,作为一种价值主张,不仅要得到消费者认同,而且能够具体物化在产品与服务中;要有兼容性,既能兼容其所有的产品,又能兼容不同人的情感,使之能够不断演绎下去。老字号的命运终归掌握在自己手中,老字号需要走出“温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来一场年轻化的自我革命,在传承和创新文化、提升技术力、形成较强的文化力和管理力上下功夫,在战略上要有前瞻设计,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经营,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年轻的商业年龄,赢得更多的青年顾客。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