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网上一则关于海南岛发展的新闻,让很多人想起了岛主的梦想。
7月4日,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海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明确了单位或个人申请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流程。
作为岛主买或租一个小岛听起来有点遥远,但是当很多人还在为收房子的首付发愁的时候,很多有钱有眼光的人已经成为了岛主。
最著名的是金融作家吴晓波,他是浙江最早买岛的人之一。
1998年,千岛湖的多个岛屿被租借了50年。
当时30岁的吴晓波花了50万元在千岛湖买了一个120多亩的小岛,然后在岛上种上了杨梅树。
2004年,杨梅开始采收。这个小岛每年生产杨梅40多万公斤,全部以进价出售,年收入40-50万元。
吴晓波有头脑和影响力。他还对杨梅进行了深加工,将杨梅制成杨梅酒,打上吴酒的烙印,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进行销售。
2015年,5000瓶每瓶售价199元的吴酒在33小时内迅速被抢,吴晓波瞬间入账近100万元。
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功的案例。开发小岛屿的成本极高。许多岛屿没有水电等基础设施,需要长期投资才能看到回报。发展小岛屿资金链断裂的案例很多。
2011年11月,中国首次拍卖该岛使用权。宁波高宝投资有限公司以2000万元的价格中标,并计划将其打造为以游艇度假为特色的海岛。
但是在岛屿上建设基础设施非常困难。2014年,总投资5亿元的大杨峪一期建设项目终止。
原因之一是岛上每天的施工时间不固定,视潮汐而定;
第二个原因是台风每年夏天都会中断项目;
第三个原因是自备发电机和运输砂石的成本比土地建设高3-5倍。
开发无居民海岛,初期投资巨大,生态环境敏感,建设难度大,投资回收期长。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供应商支持,个人或公司无法开展这项业务。
海南鼓励环保低碳节能集约节约的生态岛开发利用模式,明确单位或个人可申请开发无居民海岛,可用于旅游、娱乐、港口等行业。
长期来看,有了海南的利好政策,海南的岛屿发展潜力巨大,但短期来看,仍有更多
大的不确定风险。海岛投资对参与者各方面要求较高,特别是资金方面,需要捱过一段漫长的投入期,但除了租或买下一个小岛开发,其实还可以有其它更轻的创业模式。
国外有位创业者Farhad Vladi号称“世界岛王”,他获得这个称呼并不是因为他有好多小岛,而是他经营了一家岛屿中介网站。

Farhad Vladi早在1999年就看到了岛屿交易的潜力,建立了网站,展示各种岛屿买卖的交易信息,并进行中介撮合交易和信息咨询服务。
在这个网站上,现在有各种各样多达330个不同的岛屿可以售卖。
自1999年以来,FarhadVladi通过网站卖出了超过2650个岛屿,这让他获得了“世界岛王”的称呼,他也因此跻身富豪行列。
中国的情况不同,岛屿中介服务不可行,但同样存在信息咨询服务的机会。
许多人对海南这次岛屿开放申请很感兴趣,但具体政策如何,自己是否符合要求,需要多少资金,如何开展后续规划和建设,大部分人不太清楚,这就需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但去哪里找靠谱的专业人士又是一个问题。
如果有对海岛开发感兴趣或熟悉的创业者,搭建一个平台,找到各方面专家,为岛屿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应该是一个投入不多,但前景不错的方向。
也许你对海岛开发不感兴趣,但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在其他各种需要重资产投入的行业,借助互联网工具提供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都是一个很好很轻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