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2015年6月份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寻找志同道合的农业伙伴:从事农业工作近一年,发展目标/战略发生变化。现在准备做企业运营,所以想招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生意。因为公司还没有注册,所以不能在官方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所以,通过一些发帖平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请见谅宽容,现招募以下类型的创业伙伴:(1)营销:需要具备一定的线下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多渠道营销。
(2)互联网运营:需要具备一定的文案策划、网络推广、市场营销能力。
条件:喜欢农业,踏实可靠,有相关经验者优先。最好年龄差距不是很大,我们希望组建一支年轻有激情的队伍。
苛刻待遇:成为项目的原始合伙人,参与公司的设立和独立经营,享有一定的原始管理股份。
如果你想知道我在农业方面的经验,可以搜索“90后学中医的毕业生,我要回国当井农。”或者点击学习中医的90岁毕业生,我就回国当井农。查看。"
以下是原博主的故事。我粘贴一下,欢迎讨论。
“为了真诚地与你交流和分享,我不怕让你知道更多。以下内容是现实和内心的想法: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看清楚,这不是婚姻)。我叫邓,江门新会人。我于2015年6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是中药资源与开发。我来自农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得益于这种从小贫穷的经历,我成熟得更早。我不相信命运。即使我不够聪明,我仍然相信我可以用我勤劳的双手改变我的命运,创造一些属于我自己的价值。一直以来,我得到了很多人无私的帮助。为了改变家人的命运,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只有创业才能实现我更多的愿望。(估计有不少人经历过这种情况,还有兴趣继续看下去。)因为我对创业的热情,我承诺自己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要在大学里创业一辈子。
所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之外,我还积极参加一些创业比赛,从事一些小生意,可能天赋不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成绩,但可以算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比不上牛逼的人,也不想跟他们比。)临近毕业的时候,在就业、西部志愿、自主创业的选择上徘徊。就业不是我的长期追求,在能力条件下(解决生存问题)做公共服务也是最合适的,因为我答应了一辈子创业,我毅然选择了自己创业(那一年正好是我出生的年份,我也想选择不一样的东西)。
创业,我得有项目,有资金。在大学剩下的奖学金和朋友的支持下,我选择了农业,一个门槛较低的行业。因为从小待在农村,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农村的花鸟虫鱼。此外,我的专业或多或少与农业有关。在从事农业之前,我也有过毕业后创业的经历,但是没有向身边的一些亲戚朋友说清楚,导致了很多误解和流言蜚语。对此我很抱歉。(没什么,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对我现在来说,只有今天和明天可以珍惜和把握。)
当我从事农业时,我最初被认为是一个傻瓜,反对我家人的反对(几乎每天都在吵闹)和其他人的不理解。我还是默默的坚持着自己从事农业的梦想,希望将来能建一个文、新希望这样的大公司(哎,你是不是想多了)。回到正题,项目是什么?目前众筹项目是培育散养鸡,从单一产品开始。养殖方式:自配粗粮,自配中药发酵床,蛋白虫散养(不同情况会有变化,但原理不变),制作绿色健康产品,不用激素和中草药代替抗生素,建立区域农产品品牌。"
第一步:建一个鸡舍
size:15px;">既然要回乡搞农业,那就得有土土地。家里有山地,可惜地形不好,交通不便,水电网络不通,即使日后顺利,也会另找地方建基地。那时在没什么技术的情况下,感觉自己会是shi路一条,万不得已不在自己山地搞试验。所以当初为了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资金,选择在亲戚柑橘园临近的地方开启自己生态养殖项目的试验。
试验地方是亲戚的,最多是暂用几个月,也算是给自己一个项目的期限。请人搭一个牢固的鸡舍,显得不合适,那样会不方便拆迁。于是,自己亲自买材料,一手一脚地用毛竹和薄膜把简易的鸡舍搭建起来,都是一些体力活。鸡舍的前面透明薄膜和两边的蓝银膜,天晴的时候拉起来,下雨的时候放下来。
第二步:准备鸡食
既然搭好了鸡舍,就要好好准备原材料设备才可以进鸡苗。先制作发酵床,木屑买来的时候是一车散的,还得人工装包上车再倒进鸡舍了。在南方的话,发酵床高度至少30cm,制作的时候要弄成36cm的高度,因为日后使用会慢慢压实。不知道那个卖木屑的老板说错,还是我估量失误。14平方的车厢80cm高度的木屑,应该可以弄30平方的发酵床,结果弄完之后,厚度不够,只有20cm的高度,缩减面积提高厚道。唉,弄了3次厚道,才有温度。一边布置好鸡舍,一边把要喂养的原料和中草药买回来。
粗粮(目前还只是一辆电车陪我扛货物,跑市场,创业能屈能伸)
准备蛋白质食材
第三步:养殖
等待之后的就是开始进脱壳鸡苗,开始养殖之旅。
开始养殖
进了192只几个品种的鸡苗,三黄,芦花,贵妃,五黑(三黄,芦花在我提货的那个厂家那里没有)。在提货回来的时候,刚好遇到另一家养殖厂家,他们有三黄和芦花鸡,不过没有脱壳苗,养了13天的。好吧,试验试验,就看一下脱壳苗和差不多脱温的鸡苗养出来是怎样的效果。
三黄和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