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简述企业愿景餐饮店 面馆创业项目理由

2017/9/14

星期四

五年来,陕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力服务陕西三省建设”目标,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净化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共治,有力促进和巩固了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连续五年没有地区稳定局势。今年6月,我省Xi安、宝鸡、杨凌、韩城4个市(区)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正式授予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体现了5年来全省食品药品体系的蓬勃进步。

监管全覆盖发生了很大变化

席间,记者走访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韩城食品街的一家小面馆。一个典型的陕西老人,悠闲地吃着面条,吃着大蒜。他自称是这条街上所有小餐馆的常客。饭后,记者与刘老汉交谈,问他对食品安全是否放心。他说:“你确定吗?”记者问为什么。他举手指着墙上的电视说:“你看,厨房里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脸也别扭,锅也出锅了,碗也洗了,一切都很清楚。比以前好多了。”

刘老汉说的是韩城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进的小餐饮“明厨亮灶”项目,这是全省整顿“三小”成果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全省“三小”学校约有10万所,大多生产经营条件差,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是食品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厅长胡小平表示,“三小学校在为市民提供便捷餐饮服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解决群众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就业门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简单地一刀切,也不能任由其随意发展。因此,管好“三小”,必须综合考虑食品安全和群众需求、人员就业、社会稳定。关键在于规范引导和提升。”

思考决定出路。我省把“三小”整治作为2016年重点工作,以宣传“三小”条例为契机,按照“允许一批、升级一批、淘汰一批”的总体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三小”综合整治。经过近一年的全面提升,全省“三小”标准化水平有所提高。在严格依法监管的同时,注重帮扶引导,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帮助“三小”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按规经营,切实保障群众安全。去年全省共有10965家小食品作坊、43306家小餐馆、4595家食品摊贩获证,“三小”监管逐步走向规范化、集中化。

此外,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效能,研发“三小”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三小”监管业务和省市县乡四级监管机构全覆盖,完成小餐饮许可管理、日常监管、抽样检查、违法查处一体化信息化管理,既让“三小”规范健康发展,又保障食品安全。

因此,刘老汉的眼神有了可喜的变化.

今年9月11日至12日,全省300余名督导员齐聚Xi安,实地观摩Xi安“三小”治理成效,再次吹响了“三小”综合整治的冲锋号。

在基层监管烈性毒品更安全

在汉中市南郑县含山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事处,记者看到,该办事处监管的3500多个市场主体清晰地保存在档案中,手边拿出一个档案盒,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家每户的情况,包括主体资质、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申领证件和门票情况等。档案盒里的每一项数据,都是十几个基层主管一个个收集的。

陕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在基层重要,但在基层难。因此,始终以加强基层监管为重点,在全省各镇(街道)设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按照辖区人口万分之三的标准,配备基层执法人员,每个行政村都有食品药品安全助理(信息员),率先建立县、乡(街道办事处)、村(国内)

现了食药安全监管全覆盖。同时,强化基层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基层所建设“十个一”标准,为国家出台规范提供了借鉴。目前,全省乡镇(街道)共设立了1354个食品药品监管基层所,并按照辖区人口万分之三的标准,配备基层执法人员4547名,每个行政村配协管员。


事实上,早在2011年,当人们还在为食品监管“九龙治水”苦恼之际,陕西渭南在全国先行一步,探索建立了一个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的新型管理和运行体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曾一举成为我国食药体制改革的样本。从那时起,陕西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体系建设,食药监管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之后,陕西省趁势而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地方食品药品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在总结渭南经验的基础上,将工商、质监、食药监、卫生等多个部门的食品职能整合统一起来,在全国创造性的蹚出了一条“以品种监管为主、以环节监管为辅”的新路子。


检测防线密 食药隐患去


不断加强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西安市的食品药品检验所派驻欣桥市场快检室,记者看到,11人的团队日复一日对市场内经营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他们每月对市场内所有批发商户,进行每户不少于3次的随机抽查,快检室大部分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瘦肉精、抗生素、兽药残留等,能在30分钟内出结果,检测数据及时上传至上级食药监部门。同时快检室每日会将检测结果及时张贴在市场专设的公示栏内,便于消费者在选购食用农产品时参考。对快检结果呈阳性的检品,快检室会第一时间通知市场开办方和驻地食药监所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由市场方监督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就地封存,会同驻地食药监所依法处理。今年上半年,欣桥快检室共抽检食用农产品14728批次,合格率99.3%。


西安目前已初步建成市、区(县)、镇(街)三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新建的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测项目全面扩项,检验能力不断提升,远郊区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166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12个大型农产品(水产品)批发市场、135个农产品销售市场和53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食品快速检验室。基本达到了快检筛查不出镇(街),基本检测不出区(县),特殊检测不出市。已经初步形成市、县、镇(街)“三道检测防线”。此外,汉中食药检验检测中心改扩建项目预计将于10月份工程竣工,4个县级分中心已完成工程招标,已有3个县正式开工建设。届时,该市、县、镇三级食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将达到新高度,可有力筛查不合格食品药品,确保食药安全。


食品药品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执法工作,大力推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也是强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陕西省积极推进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充分肯定。省医疗器械质检院顺利搬迁并全面恢复接检,省市11个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项目建设顺利。


2016年,全省共安排抽检31大类食品73917批次、快检346560批次,实现抽检类别检验项目、抽检区域和全环节的全覆盖,运用大数据科学分析食品安全风险,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中治理,用过硬的技术检测手段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陕西省“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规划》提出,陕西省将以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为目标,以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严格执法效能为手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陕西省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主要包括建成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立科学权威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等8个方面。到“十三五”末,基层机构执法装备标准化配备率达到90%,移动执法终端现场取证设备配备率达到100%,业务用房达标率达到80%。食品安全抽验监测覆盖100%的食品类别、品种,建设43家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提升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能力。


当前,陕西省“品种与环节相结合”的全链条监管模式运行良好,小餐饮整治的“西安模式”、监管体系建设的“宝鸡模式”、检测资源整合的“咸阳模式”、小作坊监管的“延安模式”、严打违法的“汉中模式”等等,成效明显,为推进全省乃至全国食药监管积累了可学管用的好经验。正是有了全省广大食药监管卫士的辛苦和付出,“三秦大地美,食药安全好”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全省食药监管系统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食药监管,服务“五新”战略和追赶超越大局,用责任和坚守谱写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