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者都知道,当公司的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当业务和产品线增加时,仓储管理问题就越来越明显。比如在产品的储存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容易出现错误包装,产品入库验收时容易混淆数量和种类。
在库存管理阶段,很难保证拣货和发货的先进先出,也很难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仓库管理混乱,拣货效率低,经常出现库存充足却找不到到货的情况;在产品出库阶段,物流公司收货时间不固定,每隔一天增加业务单据,需要及时控制业务数据记录的状态。
如何降低仓库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消除或减少上述问题,需要管理者动脑。当仓库标准化并得到高效管理系统的协助时,一名仓库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处理1000个包裹的计费、提货和交付。
今天我们就从存储空间方面来说这件事,即货架空间规范、商品信息管理规范、流程设计、存储条码管理,其中前两个是基础设施建设,后一个是系统应用。
仓储空间即货架位规范
货架位置信息是指库存商品的存放地点按其位置排列,序号用统一的标记标出,并做明显的标记。科学合理的货架位置信息有利于库存商品的科学维护和储存。在货物进出仓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货架位置信息快速、准确、方便地完成操作,提高效率,减少错误。
编制货架位置信息时,要保证一个仓库的货架位置编号的方式和规则相同,便于查找和处理。这里我们提供几种常用的货架位置编号方法,大家可以参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区段式编号
把仓库分成几个部分,然后给每个部分编号。这样,每个编号代表一个存储区域,分段编号适合仓库位置简单、没有货架的情况。存储区域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如A1、A2、A3。
2.品项群式
收集到一些高度相关的产品后,将其分成几个项目组,然后对每个项目组进行编号。这种方法适用于容易按商品组保管,销售的产品差异较大的卖家,如多品类经营的卖家。
-size:15px;">3.地址式将仓库、区段、排、行、层、格等,进行编码。可采用四组数字来表示商品库存所在的位置,四组数字代表仓库的编号、货架的编号、货架层数的编号和每一层中各格的编号。对于如1-12-1-5的编号,可以知道编号的含义是:1号库房,第12个货架,第一层中的第五格,根据货架位信息就可以迅速地确定某种商品具体存放的位置。
以上是三种常用的仓库货架位编号形式,各种形式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使用。
商品信息规范
此处商品信息的规范主要是指,商品的SKU信息、商品规格尺寸、中英文报关信息的条理化明晰化。商品信息的规范有利于进行库存商品的科学管理,合理的SKU编码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的库存管理,同时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拣货,提高效率,避免拣货失误。
商品信息的几项内容中,商品规格尺寸、中英文报关信息作为既有数据稍作整理即可完善,商品SKU作为商品的最小库存单位,是商品管理中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数据,但由于不是既有的信息,很多卖家存在没有SKU或SKU不完善的情况。

比如鞋子A,有3种颜色,5个尺码,那么针对于这双鞋就需要15个SKU码,细致到具体颜色的具体尺码。商品SKU信息不完善,卖家将无法有效监控自己商品的详细库存,既不利于分析销售数据,进行及时采购补货,配货时订单信息也无法准确显示捡货信息。规范的商品信息是ERP系统能够有效进行管理的基础。
那么如何编写SKU呢?SKU作为最小库存单位,基本的原则在于不可重复。理论上使用者可以在不重复的条件下随意编写,不过建议按照商品的分类属性由大到小的组合的方式进行编写。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SKU不仅仅是作为最小库存单位,同时也需要通过SKU来识别商品信息,因此商品SKU完美体现商品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编写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的特点以及管理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属性组合,但是不管采用哪些属性组合,顺序和所包含属性类别一定要一致,以避免认知上的混乱。

对于各种重复刊登或者跟卖的商品,涉及到同一商品的多SKU刊登情况,对此建议卖家通过在平台对原始SKU统一添加前缀或后缀的形式加以区分。
例如商品的原始SKU为ABC,重复刊登时可以相应在平台设置1-ABC、2-ABC、3-ABC或ABC-1、ABC-2、ABC-3,然后在订单管理系统中设置相对应的前缀分隔符或后缀分隔符,设置完成后,系统从平台抓取回带有相应分隔符的SKU后会自动根据设定的规则忽略相应的前缀或后缀,进而实现有效的订单和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