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云飘逸,秦岭独特,九州分南北;古雪,太白以拜云,当四海切阴阳。秦州罗罗,鸟之路,连接舒勤;汉唐经络,崖上之水,贯穿梁、鄂。最终,南方离南方不远了,关中也关闭了中原的齐国。然而,丰富而无边,丰富而多样。罗罗线,蓝色的光线延伸,深入山区,山峰回到草地。于阗酋长试了试土壤,这个团体祈求恩典。三阙挖出两尊佛,一心站起来要七支烟。东山西耕土,南亩西种庄稼。鸡叫狗叫,小牛赶在栅栏外;桃和桑青,瓜种在花园里。凿井筑瓦,建寺庙,风调雨顺,武陵梦。这口井叫凌家泉,那块地叫佛爷坪。青瓦丛生,香烟堆积。罗罗是一个著名的城镇。剑客星到,商贾扎堆。车马拜云,书香花满草径。还有封路的危险,蜀道也没有路。姜维伐魏,钟会寇蜀,曹爽攻汉中,司马询伐赵,兴远,傩宗入巴蜀,涉山奔袭。杜甫哭了,秦娥啃他的背,而岑参把白云装上汽车。时光飞逝,到了清朝末年,国家一片混乱,土匪猖獗。太白的雪,照得废厅,街道空无一人;椒溪奔涌,倒映新抚小城,房屋如8。白芸山绿,雨柔风暖,秦巴白城宠东方;何奉、佛千甲有南路。土地静远,风清闲,四面八方的人年年迁徙。花房紫薇,江浙移民务农读书的传家宝;程宝看柳,鄂豫隐士种菊花养心。有四溪,三邻十户;寻找一条小巷,增加一个村庄成为一个城市。山外,不知有没有韩;天下为废,无论魏晋。
1979年秋,在岳坝西北、太白东南,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丰丸更绿,成千上万的瀑布是白色的;国宝熊猫闻天下,猛兽羚牛走灵山。大沽坪西河碧绿,三官庙东谷仙居。佛坪虽远,却闻名天下。
公元2002年初夏,6月9日凌晨,灾难从天而降,巨浪滔天。泥岩村,激流城,到处都是沙滩,鹅卵石。温总理抚摸着遇难者并哭泣,直升飞机运送急救药品。四面交汇,心有所爱。上下一心,挺身而出,与灾难抗争。顶上的太阳停留在户外筑堤,风吹冷了盖房子。城市恢复一年,山青水绿两年,三秋生机勃勃,第五春生机勃勃。桃园在哪里?可以找到佛坪。
佛坪以佛命名,命运留在农村。佛岭回龙、印石老安,四庙钟鼓一时兴盛;三教共享空间,青牛与书,菩提树与柏树,天人合一。一提到改革开放,东方之风就来了满满的春天;强县富民,团结一心办好小康社会。山野荒无人烟,有美丽的森林和竹林山谷,有与云和云共舞的珍禽,有与烟和霾竞争的珍奇动物。四宝齐集,绿色环境可怕。山茱萸多情,花开如云;豆杉珍贵,果实红如玛瑙。佛手独叶、苗枫银杏、板栗核桃、木耳蜂蜜。所有的树都很美,但没有一棵草不被用作药物。高速穿越,远离喧嚣;靠近天涯海角的高铁站。马车飞奔,红裙执鞭,似赴兰亭会;一排排的建筑,云窗听着月亮,一下子变成了瑞士。切断交溪的云和雨,淹没两镇地区;建造高耸的sto
城把酒,问天下谁是翡翠净土?总向佛坪频回首!注释:
①佛坪地处巍巍秦岭南坡接近主峰处,在参天入云、缥缈无极的太白山东南侧。
②周秦汉唐等十二朝都以长安为都,其蜀道中有傥骆、子午穿境而过佛坪。
③秦岭临长安一带被称作终南,即指南天的终极,言其高、其远;关中,四面关隘,积蓄了北方的霸气和资财。
④佛坪因今厚畛子佛坪爷坪而得名。传说先民当年在其地掘出两尊汉白玉坐佛,遂建寺取名佛爷坪。其两尊佛像今存于老县城文管所。
⑤今老县城外西南角有泉水清洌如镜,古时称其为“灵泉”。
⑥此史实见《佛坪厅志》。
⑦唐杜甫、岑参、司空日曙等对傥骆道的艰险、雄绝都以诗歌作过描述。
⑧上世纪初始,厚畛子一带匪事猖獗,佛坪两任县长交接政务、踏勘地界时都被土匪杀害。汉中府遂将佛坪厅制地自厚畛子迁至今佛坪城所在地袁家庄。
⑨在佛坪境内的岳坝和沙窝子,尚存有江浙建筑特色的花房子和石头小城。花房子外曾有一棵紫薇花树,为江浙移来,其主人家败后掘走树离开。程氏石头堡子边曾有一棵望春柳,主人离开后,婆娑依然,有黍离之悲。
⑩国家级佛坪自然保护区建于1979年,其区域自佛坪西北一带辖地划予。
2002年6月9日,佛坪发生特大水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等领导前来慰问,并指导抗击灾害。数年后,佛坪面貌焕然一新。
古时佛坪佛事兴盛,有佛兴寺、老庵寺、回龙寺、石印寺等,唐后圮毁。
佛坪三教殿大殿内并排供奉有释祖、孔圣、道祖等神像,此种三祖同殿的情形,比较罕见。
佛坪招商,西安凯信公司,在佛坪斥巨资修建欧式“瑞士小镇”,并制有欧式马车。佛坪三河口一带将实施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工程,筑坝蓄水,引往关中。届时,佛坪将出现高原平湖景观。
④近十年间,佛坪上下一心,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以“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为发展战略,艰苦奋斗,已取得巨大成就。

译文:
原始洪荒时代,沧海桑田,巍巍秦岭风云奔涌,它为中国大地划分出了南方、北方两大区域;自远古时代,太白山巅就白雪茫茫,烛照天际,太白山就是如此崇入云霄。它太高了,挡着日光,这边是白天,那边却是黑夜。穿越秦岭的几条古道(自东至西:子午、傥骆、褒斜、连云、陈仓,祁连在秦岭,其荔枝道、金牛道在巴山),在周秦汉唐时代,穿越深谷大涧、榛莽老林,艰险万分,开始之时,只有猿猱飞鸟可以飞渡。穿过佛坪地域的古道或可自秦至蜀,或可自梁至鄂。秦岭临长安的诸峰被泛称作终南山,其实它并不是大地南边的终端,关中平原因为秦岭隔绝而聚集积蓄了中原的底气、霸气。可是,富饶的长安关中并不是永远如此,也有逢到灾年的时候。遇到灾年,难民们就穿着褴褛的衣裳、饿着肚子沿着傥骆古道朝南面的秦岭逃荒,进入很深的山里,在崇山峻岭那边,遇到一片丰茂的草地,头领就用带着的镢头挖下去想试试土质和土厚,其他人都双手合十祈祷苍天赐给他们福祉。几镢头挖下去,没想到竟然挖出两尊汉白玉的坐佛像,人们跪地感谢苍天的谶示,就一心一意在那里散散地驻扎下来,升起了袅袅炊烟。他们在四面的山坡上开垦土地,种植庄稼,栽桑养蚕。房舍间鸡在叫,狗在吠,一片活跃的景象,篱笆外边的田地里小牛犊在撒欢。桃花灼灼燃烧,鲜红无比,桑叶青青翠翠,一片葱绿,人们在桃树、桑树旁的园子里种豆、种瓜。慢慢地凿了泉眼水井,自己制造陶器和屋瓦,并且修建了学校和寺庙,由于教化和信仰起了作用,人民和谐,风调雨顺,好像武陵人把迷失的桃花源找回来了。人就称那眼水井名字叫作灵泉,称那片土地名字叫作佛爷坪。逐渐地,青瓦房屋多起来了,连成了村落城邑,人们缫丝、织锦挂在屋外晾晒,看上去就像一堆堆烟霞一般灿烂。佛爷坪逐渐就成了傥骆古道上的重要邑镇,远近有名。侠客、武士、书生、学者、商人、政客杂沓人等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路过或暂驻此地。贵至皇帝、雅至骚客的人们驱着马车行走在高高的路上,文人骚客的书香和树花草卉的气息相融撒满一路。路上更多的是险要的关口和难测其深的断崖。当年姜维讨伐魏王、钟会攻打蜀国、曹爽攻取汉中、司马勋攻打赵国,唐德宗逃亡兴元府、唐喜宗逃亡蜀国,都走的是傥络古道。这条路上的人们风尘仆仆地劳顿而行,有的像狮虎一样凶猛,威风八面,有的像鼠兔一样弱小,不敢声张。诗人杜甫曾吟诗翻越秦岭行走在蜀道上的女子痛哭流涕,岑参也感叹这路上荒野险峻。时光匆匆流逝,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国家积贫积弱,衰微至极,成了乱世,土匪和恶人就疯狂地为非作歹。杀了两任正在踏勘地界、进行交接的县长,这样,佛坪县城不得不搬迁到岭南的袁家庄。高高的太白雪山还是那样白,可它东侧的佛坪厅所在地却成了一片废墟,东西的路上人迹罕至,空空荡荡。迁至岭南椒溪河畔的新佛坪城却渐渐有了规模,一片安宁的景象。那里白云缥缈,清山秀水,雨水较多,柔风四起。对秦巴平原的城镇,老天特别厚待最东边的佛坪,树木繁茂,珍贵难得的药材出产很多。庄稼长得好,果树也年年丰收,深得佛缘的住在秦岭南边脚下的佛坪千家万户被佛保佑、荫护。安居乐业的人们住在宁静偏远的地方,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因而人心闲定、民风淳朴。四面八方的人们听说到这一片乐土,就一年一年地迁移到这里。岳坝的花房子壮丽无比,是江浙人迁过来修的,门边种着一棵开紫花的紫薇,高高的石头大门上悬着“耕读传家”的石匾;上沙窝程家堡子的石城墙边,几棵望春柳随风摇动,堡子是湖北人迁过来修的,他想在深山里避祸归隐,颐养平静的心性。就这样,四方人都陆陆续续地迁来,慢慢地,三家村成了人口更多的村落,人们打猎网鱼,沟沟壑壑的村庄就多了,小镇也不断出现。人们在这里怡然地生活,山外世界的一切,所知甚少,就像避秦朝的祸乱而躲到桃花源的人们一样,竟然不知道天下已经历过了汉代,以及魏代、晋代。

且说时光到了1979年的秋天,佛坪县岳坝乡、栗子坝乡、龙草坪乡的西北方向,太白山东南侧的大片山岭被划出,成立了国家级佛坪自然保护区。之后,由于佛坪山水得到更好的涵养、保护,青山愈加青翠,河溪、瀑布水流愈加清澈丰沛。大熊猫因为得到发现和保护而分布密度最大,闻名海内外,羚牛也在群山里随处可见。佛坪的村村寨寨自然环境非外界能比,比如大古坪,它的西河里水清澈得如同流淌着柔软的碧玉,再比如三官庙的东谷一带,山岭清翠得就像仙国。佛坪虽然地处偏远,却在天下都能知晓。
公元2002年6 月9日凌晨四点,佛坪突降特大暴雨,椒溪河、蒲河、金水河三大流域大水泛滥,佛坪成了一片汪洋,泥石流埋没了不少村落,滚滚洪流损毁了佛坪小城。佛坪大地上,一时之间到处都是滩涂,满目都是累累石块。灾难深重、成为孤岛的佛坪牵动了全国上下的心,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赶赴灾区看望群众,指挥救灾,先后六次有直升机从临潼军用机场起飞运载物品前来救灾。四面八方的人们,就像车轮的辐条一样把关爱聚点到佛坪等灾区,给予大力支援。佛坪干部群众挺起不屈的脊梁,奋力抗灾。人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修桥筑堤、重建家园。逐年的苦战,使城乡灾后的面貌有了改变,使山川重归秀美,使佛坪的基础建设得以恢复,再现出了勃勃活力。陶潜笔下、梦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在佛坪到处可以找到桃花源一样的秀山美水、其乐融融的景象。

佛坪的地名起源于佛事,因和佛有缘分而在乡野里留下太多的佛庙,曾经的佛兴寺、回龙寺、石印寺、老庵寺等香火都很旺盛,晨钟暮鼓,山外闻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教殿,里面供奉着儒道佛三位尊者的塑像,老子骑着青牛,释祖拿着荜钵树叶写成的经卷,孔圣无限雍穆安和,殿外树木青翠环绕,据说当初的大槐巨柏高大合抱,宗教让佛坪一片安宁。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带来了佛坪美好的新时代,佛坪大地更加焕发了生机。强县富民的政策措施,激励全县人民奋发图强,争取小康的生活。佛坪的山山水水,森林成海,竹谷幽深,珍禽异兽在其中栖息,景色迷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 等国宝齐集佛坪,天绿地绿的美境让外界震惊。佛坪是国家级山茱萸种植基地县,茱萸历来是诗人们钟情入诗的一种树,春天开花漫山遍野,山山岭岭都成了一个嫩黄灿烂的世界,佛坪的红豆杉植株分布很广,这种珍奇的树到了秋天和茱萸一样结出嫣红醉人、宛如玛瑙的果实、让人爱怜。佛手参、独叶草、庙台槭、银杏、板栗、核桃、木耳、蜂蜜,都有出产。这真是一方宝地。珍贵树种很多,秦岭山里没有一株没用的闲草。西汉高速路挂了佛坪一角,使佛坪有交通之便,却无尘嚣之弊。西城高铁在佛坪过境设站,将极大地拉近佛坪和外界的距离,为佛坪提供优越的发展机遇。欧式马车沿着长长的山路行走,红衣车夫挥着马鞭,让人觉得似乎要去参加雅士咸集的兰亭聚会;楼群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在高高的楼窗边听风听月光流动,恍惚是去瑞士梦游。长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之一——引汉济渭工程在佛坪将留下大手笔,会筑起九十余米高的大坝截断椒溪河、蒲河的流水,蓄起的库水将会淹没石墩河、十亩地两个镇的大部分山地。这项伟大的工程将把佛坪大部分溪河的清澈之水通过穿越秦岭的隧道引入关中平原,汇入“八水绕长安”的景观,让远在岭北的关中人民饮用到佛坪清洌甘甜的泉水。到时候,佛坪蓄起浩浩淼淼的高原平湖波澜,就成了江南水乡泽国的景象,广阔的水面里映着蓝天,像亮亮的镜子一样,这里就会成为各种水禽的天堂,大雁成阵,在高天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它们选择来佛坪繁衍、栖息,几乎是可以预知的。

多么奇美、多么秀丽、多么豪壮的佛坪,简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人们梦寐向往的乐土;她的山山水水都有禅意和老庄所描述的古朴神韵,人民勤劳、智慧、杰出;特别是近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之后,佛坪形势在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佛坪“县小不失志、人少不气馁、地僻不懈力”,万众一心,凝神聚力,志存高远,对强县富县有着热切的追求。现在的佛坪,已基本创建成功国家级卫生县,省级园林县。教育文化发展迅速,百姓逐渐富足起来。特别是佛坪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基础设施在不断加强,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天南海北的人们都来这里休闲寻梦。
啊,想一想吧,多年之后,佛坪丽日照秀山,素月出东岭,在这人间天堂把酒乐饮,何等惬意!到那时,问一声在整个天下哪里是醉美的净土,人们一定会点头称赞着佛坪的。
作者简介:黄文庆,网名濮水钓叟,佛坪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首届、第四届“汉中名师”,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汉中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陕西省《师德荟萃》7000字事迹入选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学会会员,汉中市诗歌研究会副主席。有1000余篇文学作品见于《中国青年报》《诗刊》《星星》《美文》《诗歌报》《绿风》《中国诗人》《延河》《汉中年鉴》等30余家市级以上纸质报刊书籍。已出散文集《佛坪等你来》《一窗青山》。名言:诗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在和世界初恋。

作者:黄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