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局赶场,一次年前的终极狂欢
在重庆南平铜元局,有一场战斗已经在早上8点在延续三十多年,每逢周日赶场的老街。.打响
尤其是年前的这段时间,这里的年味达到了高潮,抬眼望去全是脑袋的景象相当壮观。走路基本都是从前向后赶,不小心鞋子可能会被挤出来。
卖完东西,早早起床,拉着满满一车的货,站在两边拼命吆喝,为了多赚点钱回家过年,各尽所能,像神仙打架。
有些人站在高处为自己示威。这个小弟弟是陈独秀本人.
而人群中最闪亮的那颗星,亏本卖帽子,让你知道什么叫你叔叔永远是你叔叔。
买东西的叔叔们,背着一个大包,与时俱进。心切的推了一个小拉车,有一句话:兴高采烈地把各种年货囤回家的买,
新鲜的蔬果肉蛋,嬢嬢们就算插缝也要买
进入赛场才意识到这注定是一场女性之间的战争。新鲜便宜的蔬菜都是满地一排,胡萝卜1.5元/斤,青菜1元/斤,试问哪个女人不心动?因此,边肖看到前排的姐妹们疯狂地挑选自己的战利品,后面还有焦急地等待后补位置的选手们正跃跃欲试。
不是占据最好的位置,我也知道还有一条路。一看就是赶场界的大神,经验值100+,在栏杆的另一边,已经把他的手在缝里挑选最好的食物。
边肖看着这场战斗,他知道如何躲起来,因为他没有买它,因为他占据了位置,是一定会被嬢嬢鄙视的。
走着走着,前面迎接边肖的是鸡圈中的脑白金——家养土鸡.看这件漂亮闪亮的外套。边肖瞬间填满了他的大脑。炖汤一定很好。
e2b96fad74470b541c7864d4183c9" />过年和红枣也是必要的标配,补血益气美容养颜,干吃,炖着吃都可以,寓意来年红红火火。

当然重庆过年最少不了的就是鱼和腊肉,以前每年家里都要秋腊肉,现在秋腊肉的少了,在赶场上也能买到这舌尖上地道的重庆味,14块钱一斤左右。


鱼也是各种花式售卖,想要新鲜的可以现杀,还有冰冻过的耗儿鱼带鱼,只要12块钱一包,看着真的嘿实惠。



再走几步,就是一大片的水果摊摊,小编看到就挪不动步子了,生气的是这些商家太有心机了,用惯用套路,“你尝下嘛,甜得很”,小编这一尝不要紧,“老板,来3斤”。

还有比脑袋还大的红柚,超甜的枣子,小编真想都搬回去。


各种妖艳的生活用品,过年时你就是最靓的gai霸
临近过年的赶场正是添置新衣的好机会,毛线衣,花棉袄,经久不衰的时尚界宠儿又怎么会缺席?

想起小时候小编穿上这shai的棉衣,就是整条gai上最靓的崽,让那些穿得寡淡的小姑娘都羡慕惨了。

看完妖艳的衣服,小编被一个更妖艳的摊摊吸引住了,看这五彩斑斓的纽扣,还有好耀眼,好夺目的发夹,卖东西的嬢嬢年轻时一定是个精致的小仙女吧。



当然比起妖艳,卖春联卖福字的摊摊才是霸气的正宫,两个嬢嬢想拿其他对联看看,叔叔愣是爱搭不理,过了一会才说只有这几幅,完全就是不愁生意的傲娇范。

看到卖红包袋的,小编一下子就兴奋了,过年收红包简直是每年最期待的环节了,用红包袋比用手机发更是充满了仪式感,不过想到玩乐酱自己要发红包,就瞬间钱包一紧。

赶场上最地道的美食,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全场6块,全场6块,随便挑随便选…”小编不是被这个叫卖声吸引过来的,而是被这纸箱子里装满的零食,这些便宜的糖果饼干,都是小编小时候的最爱,过年时都得藏起吃。

酥饼,蚕豆,蛋糕,每年过年都要买一袋,半夜放完烟花啃一个正好。

还有瓜子,花生,看春晚的时候嗑起,一家人摆龙门阵的时候嗑起,此起彼伏的嗑瓜子声,让过年多了一份热闹。

看到白白胖胖的泡粑,一秒就勾起了小编肚子里的小馋虫,蒸热乎乎的泡粑,摸起来黏糊糊,软绵绵的,咬一口回味香甜。

放在簸箕上这种油光满面的卤菜,小编看着看着都要看饿了。

早餐摊上的油条也非常好吃,现做现炸出来的油条,金灿灿的,又嘿脆,2块钱一根就能吃到撑。

一个赶场,回到重庆30多年前的淳朴
不晓得玩乐酱是不是太久没经历赶场,加起来不过几百米的圈子,来回逛了好几遍都还恋恋不舍。

原本这里是铜元局长江电工厂的家属区,为了方便工人们周末采购,90年代大家自发把星期天定为了老街的赶场,如今芭蕉湾,桐梓坪,新民村,广东山,大田坝……都经历了一些时代变迁,但赶场的习俗一直没变,除了不变的年味,还有不变的淳朴。

小编在这里看到小孩子间最单纯的打闹,“男生跟男生玩,女生跟女生玩,”这小时候熟悉的对白,原来是万年不变的啊。
周末赶场,自家娃有空还会帮忙一起卖菜补贴家用,勤快又懂事,简直不能和平时睡到12点才起的小编比。

还有将近半个世纪的相遇,年过半百的老人,在这里遇到曾经的朋友、邻居,“老王,你也来赶场了啊。”然后停在一边激动地聊起来,最后干脆一起结伴赶场。

摊摊上的商家们,如果你买东西能抹零的绝对会给你抹零,不时还会和小编打趣,镜头下,他们的笑容最淳朴,最可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市好像取代了很多东西,但依然阻止不了重庆人对赶场的热衷
在南坪铜元局,才叫过年,而这样过年才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