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重回八零创业忙百度云下载,重回八零创业忙全文免费阅读

23岁的沈丹在怀孕9个月时与男友分手,独自生下一个女儿,成为一名未婚妈妈。

女儿出生后,为了生计,她向亲戚朋友和银行借款,成立了两家瓷砖加工厂。

2017年底,在沈丹投入了五年心血的两家工厂倒闭,负债累累。她患了一场大病。休息一个月后,她把病拖回了老家福建武夷山。

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沈丹第一次登上了Tik Tok。视频中,她盯着镜头,眼神疲惫,一句话也没说,时不时地梳头。

这被她视为命运改变的开始。从那以后,Tik Tok成了她表达感情的地方。沈丹在田间的生活,照顾家人衣食的过程,与女儿的相处,都记录在Tik Tok。

她从不说话,默默地做事,很少在视频中面带微笑,看起来很悲伤。

从她的视频中,网友看到了一个有能力的年轻农妇和一个被生活碾压后站起来的当代女性。

沈丹的Tik Tok,名字叫“乡愁”,18岁离开家乡打工,特别想家。用这个名字,她已经很多年没变了。在命运的接连打击下,她选择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

沈丹经历了城市的洗礼,感受到了家乡农村的变化,也感受到了家乡在走向繁荣的道路上的坎坷。她在外的乡愁变成了对家乡现状的悲哀。

截至2021年5月,沈丹的Tik Tok拥有超过1600万粉丝。庞大的粉丝数量给了她新的思考:用Tik Tok帮助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让乡愁不再担忧。

以下是沈丹的自我报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现在在研究我的视频,思考为什么人们喜欢看。

不是因为我做饭拍视频有多好,而是因为人的感情。

今年村里举办妇女节,我帮他们收菜。当他们离开时,他们把他们不能忍受吃的东西都塞进了我的口袋。很感动我,拍视频也很感动人。

你看到我,我觉得我看起来不像农村人,做事也那么流利。我挖竹笋,村里没几个人能挖得比我好。这绝对不是为了视频学习,我学不会。

我家从江西搬到了武夷山,那里没有田也没有山,日子很苦。我父母一年到头都在山里种地。他们住在山里。每天上山下山都要两三个小时,所以我和奶奶住在山下。我必须学会做任何事情,做饭,做饭,洗碗.

八九岁的时候,我学会了砍柴烧一锅热水,以为父母回来了就可以洗个热水澡。我想让父母回来吃饭,所以我学做饭。乡下的炉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好踩在板凳上。爸妈上山挖笋,我就跟着去了。

如果家里条件好一点,就不允许孩子去。我们家太穷了,所以人多,劳动力多。有一天,你可以挖几千根竹笋,带到山上炒干,做成笋干,然后摘下来卖。穷人的孩子应该负责。

四年级的时候要插秧,家里没人,就不上学了,去地里帮忙。老师冲到田里问我为什么不去上学。我说,我.

去了没人干农活啊。老师说不行,把我抓去上学。


我读书的时候很想长大,赶紧长大就可以出去赚钱,想买什么买什么。


因小时家穷,沈丹只有一张小学毕业照,现在她更珍惜记录女儿成长的机会


我高中就出去打工了,第一份工作在锯木厂里锯了一个月木板。锯木头的刀片要用手推过去,根本没有保护措施,没推好手就没了,那时候也不懂得怕。一个月100块钱。


干了几个月后,听人说有酒店、大排档上班可以一个月拿300块,端茶送水什么的。女孩子嘛,说去酒店打工不好听,大家都会觉得被人摸手占便宜,穿的裙子短。但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去了,我也跟着去。


上了一年班。后来又听人说去扬州火锅城上班,一个月能拿500块钱。我又去火锅城干了一年。赚了6000块,平时一个月用100左右,剩了5000多,我藏在袜子里,带回家给爸妈装修房子。


23岁那年,我怀孕了。本来打算和当时的男友结婚,但怀孕九个月时,因为一些矛盾我们分开了。


女儿出生三四个月,我就去打工了,女儿放在老家。打工了一年多,女儿慢慢长大了,作为妈妈我很希望陪着她长大。


原来我有点积蓄,又去跟亲戚、银行借了五十几万,在2012年办了一个瓷砖建材厂。我原来在建材厂打过工,大概知道怎么做。女儿也接到身边。


那时起,我非常忙,要接单、收账、量尺寸、管工人的饭,还要带女儿,几乎每天除了睡觉都在厂里面。


做了两年,第一年赚了20万左右,第二年有60多万。工厂有起色了。我叔叔在上饶,他说上饶也可以开一家,我们一起投,赚个辛苦钱。


到了第五年,生意越来越差,供应链上下游的三角债越来越多,工厂倒闭了,我装了好几个档案袋的欠款单,欠了八九十万。


我本来已经买了房和车,都卖了。因为欠款,我的名字也上了银行的黑名单。大病一场,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多月,什么都不想做。


2018年1月22日那天晚上,在车上,想着自己没钱还了,生活一团乱,压力很大,拍了一段视频发了抖音,想记录一下那一刻的心情。


有几个粉丝看到了就鼓励我,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我觉得受到了安慰。


我平时喜欢摄影,记录一些心情,但一直没有玩抖音。那天起,我就把抖音当做记录生活的工具,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我把所有认识的人都拉黑了,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的现状,这样我能自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我才意识到,抖音从那时候起慢慢改变了我的命运。


抖音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很用心拍了一段时间抖音,一直没什么起色。到2018年8月,我就卸载了抖音。


2019年过年期间,闲在家无聊我又重新装回来,发了一段。那天我穿了一件呢子大衣,身后是我家的厨房,两个反差很大。那条涨了8万多粉丝,现在36.3万点赞。我又重新开始更新。


一开始,我发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怎么做饭、怎么做菜,女儿抓鱼,和乡亲们一起干农活,采茶叶、挖竹笋……我妹用手机帮我拍,现在看起来非常不专业。


去年疫情期间,我更新比较频繁,那段时间粉丝也增加得很快。


粉丝多了,自然有质疑声。很多人怀疑我拍农村生活,是不是为了还债摆拍、演戏、捞钱。


其实我在武夷山开了一个小店,卖一些熏鹅、辣椒酱、豆腐乳等当地特产。我们村产茶叶,我帮忙跑跑业务,联系批发商,赚点辛苦钱。我很能吃苦的。几年跑下来,我欠的钱也还得差不多了。


2020年7月,我发了一条做熏鹅的视频。很多粉丝私信问我买,但我当时没想过通过抖音赚钱。


之前杭州有一家公司来找我,说可以让我赚钱,我挺心动的,想了一下拒绝了。我觉得他们不可能把我的抖音号当做事业,无非就是急速变现,变现完一个再去找第二个、第三个。


这个号我一手带大,投入了很多情感。粉丝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数字,但这么多年走过来,他们是我的精神寄托。


我觉得粉丝会喜欢我,原因是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他们向往的却不敢做的事情,女粉丝可能在我身上看到了她们的影子,家庭不幸或出生农村,一切都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


她们会私信我,讲她们的故事,我都会看到。


现在我的抖音粉丝已经超过1600万了。我在想,为什么不把抖音当成我的事业来做?我熟悉本地特产还有供应链。现在我想利用抖音来搞乡村振兴。


5月份,我在橱窗挂了一个茶叶,想试试水。我跟村民们讲,我在摸索,没法承诺。如果茶叶做的不错,说明我的思路是正确的。


但农产品质量把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前段时间我帮村民收鸡鸭鹅,明明说好要土鸡,就有人放几只塑料鸡在里面。那土鸡不会这么大啊,脚也不一样,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我以后会和农村合作社合作,他们去对接村民,我来帮忙销售。


现在已经在种莲子和槟榔芋了。我打算把种莲子的过程都拍出来,莲子长出来,剥莲子,卖莲子……都能看到,还能买到。


过段时间,我会和村民们一起包粽子卖。8月份准备动工改造村里的老茶厂,9月、10月做霉豆子和辣椒酱、豆腐乳、地瓜干,大家一起来。


我当然可以把订单给他们做,但那不如我们每个人一起做,一起拍下来,我再去销售。质量有保证,来源还能看见。


忙起来照顾不上女儿,平时让她住在老师家。她和老师相处得不错,管老师叫干爹干妈。现在上小学,同学会跟她说:“你妈妈是网红啊。”有的还会嘲笑她,说:“你家怎么那么破。”


女儿回家问我,我就说:“这有什么?妈妈靠自己的双手在生活啊。你看现在那么多人都认识你妈妈,多好。”


我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这几年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每个人必须要靠自己。我经历过人情冷暖,很多事情都能理解。我相信人只要肯努力,都差不到哪儿去。我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也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百姓,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因为我是网红就有什么不同。


抖音确实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有了第二次创业的念头,我就想把它当事业,想作为抖音里面的一股正能量。


粉丝对我的信任真的沉甸甸,我更应该把好东西推荐给大家,让村民们生活条件变得好一些,让乡愁不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