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小分队】刘慈航:从硅谷看到的教育创业精神
芥末活动昨天发布阅读(251)评论(0)今天去了三家公司,分别是机车动力实验室、新闻学校基金和Chegg。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是美帝国主义的教育工作者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好产品,就是专注做好擅长的东西
首先是Loco。因为这次交流比较分散,所以我将个人收获分享给大家。我问了他们的首席执行官四个问题,即:
1.开发者如何更早知道孩子的爱好和对产品的热爱?
2.如果孩子不会用笔写字或者有其他固有的缺点,如果我们用IPHONE,会不会让他更不会用笔?
3.向低收入人群普及其产品有哪些技术策略?
4.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路和可汗的路?你们是竞争对手吗?
通过他对我的回复,我认为他们值得学习:
1.团队中很多人都是妈妈,所以他们更容易调查一款儿童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他们还经常邀请一些孩子来公司测试,值得国内K12市场学习。与其猜测,不如想办法接近用户。
2.他们不太关心产品以外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更专注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他们的目标是数学,也就是数学。他们不太关心这会不会造成教育问题。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应该遵循的方法。如果太多被教育中复杂的关系问题所困扰,那就无能为力了。
3.关于技术普及,他们认为安卓设备的低价会对他们有帮助,但是他们没有做硬件的计划,有人会做。
4.同时,他们认为可汗和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相帮助的关系。目前还不是竞争的时候。如果多一个人接受可汗,就可能多一个人接受。
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市场、产品前景、竞争和环境都持乐观态度,同时,他们用自己最能控制的方法来实现自己关心的事情。因为这家公司离我的业务很远,所以我不会过多评论。
中美一致:学校收费周期长
第二家公司是新闻学校基金,这是一家早期的投资公司,正在从非营利向盈利转变。他们为老师和学生投资了很多工具型的产品,很多和我的产品重叠,通过问答收获了很多干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说美国很多公司先免费裁掉老师,然后通过学校收费。遇到的困难是,学校收费周期比较长,制度官僚化,与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非常相似。而且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体制内所有产品的问题,因为体制阶段的教育服务确实更依赖政府支出,也应该更依赖政府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内产品的发展路线。作业、题库和家校沟通都开始拥抱学校和老师。在这一点上,中美目标一致,也很现实。
同时我想说,从一个非盈利的种子基金转型为盈利基金,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可能违法,但很合理。在市场初期,先积累良好的口碑和行业资源,同时重点做好对初创企业的服务,未来将转化为盈利基金,进一步发掘利用之前积累的资源和口碑。其实这个操作很“现实”,但却给世界留下了一个浪漫的形象。
Chegg:从教育到社会评价认可
第三家公司是Chegg。总结来说,这家公司靠租书挣钱,开始拿钱“耍流氓”。这不是“参与”
教育”了,Chegg对教育的本质把握我认为才理念上是非常清晰的,上市公司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在企业文化定位上的实力(接待流程、企业文化展示、礼品等)。很幸运的是Chegg一开始就找到了利基市场,并且快速实现了很好的盈利,之后因为业务时间上的周期性不足以沉淀用户,开始拓展实习、辅导,让产品成为一个学生全年可以使用的产品。接下来从更沉层面尝试去做一个学生的NETWORK,致力于帮助实现从教育到社会评价认可的流程也是对到不能再对的策略了。但是问题在于如何服务到中学-大学这个环节,我认为没有看到很清楚的方式,Chegg提到自己有帮大学做招生服务,这个回到中国之后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目前不得不说他们正朝着一个非常光明的方向前进,可是从收入上看依然是一家教材网络跳蚤市场。本文作者为本次芥末堆硅谷小分队成员刘慈航,北京希悦云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希悦云端为中小学提供教务+交付全套系统,帮学生全面合理地接受社会资源,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数据反馈,让学校管理变“聪明”,让教育变“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