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时代,作为母亲,只要把孩子养好,一切都会好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自身的追求,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能力和责任。除了抚养孩子,工作、家庭和长辈关系也是他们必须平衡的部分。
对于老一辈的母亲来说,代际教育是常事,如何与时俱进,做好“妈妈的妈妈”是摆在她们面前的新课题。母亲节临近,亲子学校策划了一组人物选题,希望从他们的生活中审视他们对母亲身份的新认识。
旁白:张女士,1988年出生,现居山西大同
两个宝贝儿子是上帝给我最好的礼物。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为妈妈庆祝母亲节。事实上,母亲节的意义在当时并不是很明确。只是班上的同学都吵着要母亲节礼物。我还花零花钱用1.5元给妈妈买了一朵粉色康乃馨。
第一次感受到母亲节是三年前,大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年。他在母亲节前从幼儿园回来,拿了一张小贺卡,上面有他妈妈歪歪扭扭的照片和一束花。他温柔的声音抱住我说:“妈妈,我爱你。等我长大了,我会给你买真正的花。”我的声音没有落下,激动得哭成了泪人。
要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母亲节是结婚第一年。我给婆婆送了一束康乃馨,她哭着抱住我说谢谢,因为这是她当妈妈26年来第一次收到母亲节的礼物,我老公以前从来没有给过她。可惜今年没能得到这个拥抱。她几年前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
我是23岁的第一个孩子,从那以后我对母亲的身份有了真正的了解。只有当你成为一个母亲,你才会耐心地听母亲的唠叨。自从孩子出生后,我也陷入了无意识担忧的怪圈。
那时候,我渴望给孩子最好的,我渴望他能接触到的一切,无论是学习还是身体素质。自从他会坐,我就每天给他读绘本。当他会吱吱叫时,我开始用英语和他交流。他六个月大的时候,我带他去上早教课。每次喂奶粉前,我都会严格要求长辈给奶瓶消毒3分钟。所以那个时候,除了上班,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大哥三岁的时候,我有两个宝贝,我也是个小男孩。按照我老板的育儿方式,我的生活充满鸡毛应该是必然的趋势。但幸运的是,事情并没有这样发展下去。当我有了二宝之后,我发现很多所谓的育儿理念并不都适用。
我开始反思以前的育儿方式,然后照顾孩子变得漫不经心。我不用让他们去游泳,也不用让他们去早教中心。一切都遵循他们的爱。至于奶瓶消毒,当两个宝宝都哭着喝奶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时间让你去斤斤计较奶瓶消毒是否得当的。这时,我也明白了三年前长辈口中“不要这样”的意思。
鲍尔出生后,除了育儿观念的转变,我自己也完成了事业转型。事实上,在鲍尔出生的那一年,我的许多同学都刚刚从硕士毕业。20出头就要结婚生子,自然耽误了学业,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同龄人不一样,于是决定去首尔建国大学深造。
当然,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得益于丈夫和长辈的支持。那两年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在大同和首尔之间来回,很少上课的时候就想回家看看宝宝。毕业后,我觉得我辞掉了稳定的工作,自己创业了。第一,原来3000元的月薪不足以支撑两个宝宝的日常开销,所以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第二,和老公住在一起没有挑战性。当然,我不想把所有的负担都压在老公一个人身上。两个人的共同进步可能是维持夫妻关系和谐不可忽视的一点。
从现在开始,最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我的小生意做得很好,我计划扩大一家茶叶店。有得有失。在三年的上升生涯中,我错过了很多孩子的成长。在我看来,我真的无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我只需要平衡我的心态。分清关键时刻哪个更重要。
为孩子创造良好条件的时候,自己
累点也觉得幸福。当然,我现在也会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他们,每天早上除了出差赶早班机,我都会把两个儿子送去幼儿园。晚上尽可能回家辅导他们做功课。周末抽空都会带着他们出去玩,我也会一年安排一到两次带他们去旅游的时间。
儿子喜欢在海边玩,我就每年都陪他来。
对于母亲这个身份,通过这六年的时间,我越发觉得小学课中把母亲比作大地,是贴合的。今年的母亲节,我最期待二宝的小礼物,这是他上幼儿园的第一年,虽然知道这些小礼物都是老师布置的,但只要是宝宝亲手做的,我都喜欢。而我也打算在母亲节那天,带着宝宝外出去玩玩,毕竟能陪着他们健康成长,才是我最想要、最珍惜地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