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总之,这不是一个需要人的学科。需要的是超越常人的“超人”,或者异化为行业工具的“非人”。
这个题目我尝试过很多次定义,但是一直没有办法写出来。这是一门既有理想又有感情,既无知又傲慢的学科;这是一门既充满力量和责任,又充满功利和浮躁的学科;这是一门最重视理性和秩序的学科,向来以混乱和短视著称;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成果,也充满了抄袭和拼凑;这是最深奥的学科,也是最浅的学科。深刻到让人望而生畏,浅薄到让人反感。这是别人眼中的精英学科,也是前所未有的反智学科;这是一个所谓的学科,一个处于就业鄙视链顶端的学科,也是一个整体低俗无聊,应该被鄙视的学科。如果你理科不差,想赚钱,又没有出类拔萃的野心,我郑重劝你退出这门学科。
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经济感兴趣,想知道中国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想知道经济和社会是如何运行和发展的。他们可以填报经济学专业;对市场、股票、公司感兴趣,或者有很好的数学基础,了解金融的学习内容,确定自己的兴趣后,可以填报金融专业;如果你想赚钱,请去计算机专业。
与经济学相比,金融学专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金融市场,但不能完全指导实际投资。金融学专业的主流课程是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和投资。如果想深造,金融专业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无论是否深造,优秀的思维和理解能力都是学好金融的关键。如果分数足够高,充满爱心,欢迎申请金融。如果你担心专业热门带来的“钱”溢价——会比其他专业高,申请经济学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选择,因为这两个专业在升学和就业上基本上有相同的选择领域。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色很明显的学科,不能教人如何致富。经济学更多地研究单个个体(微观经济学)和整个国家和市场(宏观经济学)如何更有效地生产和分配资源。经济学不仅是一个学科门类,也是一级学科,是一个特定的本科专业名称(两个学科)。经济学作为本科专业,是研究型学科,但在研究生阶段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与股票投资关系较大的金融、投资等专业,本科一级学科属于金融学,研究生阶段属于应用经济学。至于如何创业致富,其实就是创业的内容。本科阶段,属于管理类下的工商管理专业。
由于学科本身的难度,经济学本科教育已经大面积放开,国内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系统的经济学训练的高校寥寥无几。经济学本身的理论范式决定了它越来越脱离现实。有兴趣继续深造的学生需要弥补学科基础的不足,也需要面对整个专业圈在意义和价值上的折磨。即便如此,学习经济学恐怕仍然是所有社会科学中能够让人理解社会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逻辑的学科。如果你敢于正视现实,踏实勤奋,愿意接受数学训练,在不放弃对思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观察的同时,通过积极的学习,你一定会在经济学领域有所收获。
金融工程是经济学的第二专业,金融一级学科下,仅次于金融学。金融工程是指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模拟等工程思维和方法研究金融,包括设计金融产品、检验或创新金融理论、解决金融问题等。我们所说的工程学,是指我们抛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转而用数学方法更客观地研究金融。金融工程还有其他兄弟学科,但在本科阶段
次的就业情况中,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往往仍是与其他金融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相似的工作。因此,在专业选择上要兼顾学科难度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避免在不热爱的情况下,为了就业而选择了更难的学科,却没有获得就业上的相应回报。
财政和税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条隐线,并不引人注目,但却在暗处牢牢把握着国家兴衰和人民命运。具体地说,财政学和税收学,主要研究的是政府如何花钱和收钱。财政和税收并不是一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广义的财政学以税收为主体,包括了税收学和狭义的财政学。税收学主要研究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税收,而狭义的财政学则主要学习政府如何支出,即如何将国家财产用于国计民生,以维护社会秩序、创造更大的财富。
国际经济与贸易简称国贸,可以分为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两个方面。受到上世纪我国的对外开放、加入WTO等影响,该专业更多地偏向培养实务型的贸易人才,这部分实务教学被保留了下来,至今仍然是该专业专科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该专业在本科的开设,还融合了一部分经济学,主要是世界经济、开放宏观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这仍是人大、南开、复旦等经济学老牌贵族院校的家学渊源。
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学科。在本科阶段,经济统计学的基础课程与其他经济学科基本没有区别。在初级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之外,经济统计学的专业必修课可以看做是三分之一的初级统计学(统计软件、抽样技术、统计调查等课程)、三分之一的初级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三分之一的工商管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企业经济统计学、综合评价方法等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兼顾企业的就业方向)。作为一个每年有6000-7000名学生报考的经济学主流专业,在本科阶段,经济统计学在就业和深造上相当值得推许。
如果说计算机院校的排名还主要体现了技术主义和对人类智力的尊重,在相当长的时间以来,经管类院校的排名,一直都是功利的代名词。学科鄙视链、求职简历关、名校歧视这些概念被牢牢地冠以优秀、精英等泛道德化的名词,与各大高校的名字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并互为荣损。传统经济金融院校的排名大致是:清北复交人浙、财经类211,我们尤其推荐报考社科大。而与财经类211相比,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尤其推荐报考综合类985院校。
在就业方面,核心的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买方和卖方。买方提供资金,用资金获利,如公募和私募基金;卖方提供服务,靠服务赚钱,比如投资银行。在具体的金融机构,岗位又可以分为前中后台,前台负责接触客户、直接创收,中台进行风险控制,后台提供信息技术和人力支持。而在经济金融类专业,普通院校刚毕业的同学,大多数去了金融中不那么核心(赚钱不那么多)的机构——商业银行,并且大都入职营业部。入职商业银行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开端。入职国有六大商业银行的压力比普通商业银行要小,但都存在拉存款的指标压力。一二线城市的投行、私募、信托,本科毕业生很难入职,但要是入职了,那就是人中翘楚。而互联网金融公司是希望活跃在金融前沿、喜欢挑战的同学的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