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边界高通
编辑|老娜
北面的竹村距离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仅2.2公里。“微信商业第一村,中国”、“线上名人直播电商村”等诸多光环都在小村庄之上。全村有商住楼99栋,商务房1200间,微信商务品牌1000多个,员工5万多人。近两年来,随着社交电商的兴起,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一个北美,就有5000多名网络名人活跃。
村里四层半的小楼房随处可见,这是这里“淘金者”的标配,门口的招牌也指向“直播”“爆款”“神器”等字样。通常建筑的上半部分用来睡觉,下面三层作为仓库,地下一层专门用来直播。店门口停着奔驰宝马和三轮车。在北下珠村,“你白天看到一个人骑三轮车拉货,晚上可能看到他开路虎。”
只要走进一家商店,几乎每个人都能看到在Aauto Speeter直播的人。补光、三脚架、手机、大容量充电宝是直播的标配,旁边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姐姐小姐独自站在手机前,讲解着所售商品的各种功能。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从20岁以下的年轻人到中年油腻大叔。他们在手机屏幕的中心肆意挥舞着自己的想象力,频频为卖货做出奇怪的举动。其中最好的一个创造了真金白银的财富神话,一年最多赚200多万。而更多的草根主播则期待实现从“地下一层”的阶层跨越。
从负债50万的地摊青年到创业导师只隔着一层屏幕
北霞竹村创业导师严波自嘲自己“穷丑”,这让他的逆袭故事如此真实、可复制。
33岁的严波是陕西杨凌人。2014年,这个在家乡创业失败的年轻人,以50多万的债务告别家乡,想从电商“淘金”,东山再起。
刚到义乌的时候,本来就缺钱的严波吃了2个月5毛钱的馒头。那时候简直就是“人生低谷”。他白天学做传统的线上客服,晚上去夜市批发摊。但是传统电商流量红利越来越少,生意做不成了。
严波曾经是一个年轻的文艺家。他在大学开始组建乐队,弹吉他。当他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更快地温习新出现的Aauto来减压。后来他还在Aauto Quicker弹吉他,吸引了很多粉丝。慢慢地,很多来自同一个城市的人来找他学吉他。
随着短视频的探索,闫波进一步在Aauto faster播出了自己创业过程中的生活:“老铁,我去买货了,今天被老板压了……”“老铁,我今天就给你。放一首许巍的新歌。”“我在开车。”“我在工厂批发玩具……”
没想到这些普通的日常拍摄竟然能变成实景图,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全国各地的网友经常问他:“这个东西是怎么卖的?”闫波开始和一些粉丝分享自己的经历、故事和销售技巧。
2017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直播,闫波创下了月销35万件毛衣的记录。很多工厂找到了严波,希望利用他的平台卖货。闫波的粉丝也在上升,总数近30万。
闫波开始频繁
出入义乌的各个工厂车间,直播小商品生产和加工的情况,这样的画面在短视频平台很容易被网友推上热门。有时候连轴转,直播间隙,闫博就趴在车间角落里小睡一会。在闫博看来,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非常真实、生活化,比传统电商更直观地展示商品。随着主播“人设”的形成,粉丝对主播的信任度和粘度也越来越高,无需高额的营销费用,便能卖出大量的商品。

而有着世界“小商品之都”美誉的义乌,在闫博眼里简直是直播带货的天堂。“义乌集中了全球80%以上的小商品,8万多个商铺,背后又连接着工厂,硕大的库房里,堆满了密集的小商品,库房瞬间就可以变成直播间。”
形形色色的直播带货创业者云集到北下朱村,这里不仅是众多小商品的原产地,也没有中间商加价,货源充足。此外,义乌的快递费非常便宜,发一件普通快递只需要2块钱。可以说,只要get到短视频传播的窍门,这里不缺商机。
卖羊毛衫创造的销售奇迹,让闫博获益颇丰,也让他在北下朱村小有名气,不少人想跟着他学习直播带货。闫博之前经历过一段生意挫折,他愿意跟人分享,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让有创业想法的人少走弯路。
这个曾经啃了2月馒头的落泊男子,摇身一变,成了北下朱村的创业导师。现在他的“创业之家精英培训班”,已经举办了10期。
川妹子2年还清200万债务
在闫博的培训班上,还经常能看到一位细眉笑眼、容貌清秀的导师,她叫侯悦,四川南充人,是闫博“创业之家”的合伙人。

侯悦1983年出生,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只剩下她和妹妹相依为命。来义乌之前,侯悦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丈夫是当地小有成绩的企业家,她在家中做着全职太太,主要工作就是花钱。
然而到了2014年,丈夫生意破产,欠下200多万高利贷。儿子一生下来就是脑瘫,从出生至今,每月要花两万多块钱的治疗费。
家庭的重担一下压到侯悦身上,曾经温室里一只“金丝雀”,带着家人远赴义乌,转型做女强人,为生活寻找出路。
然而,侯悦在义乌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期间挣了不少钱,但同时也遭遇多次创业失败,传统电商的套路对她来说太复杂,曾有数十万的货品“砸在手里过”。
那时线上的生意利润薄,线下的生意房租压力大,她租了一个仓库,后来连仓库的租金都要付不起了。
看到闫博在快手上创造了单月35万件羊毛衫的销售神话后,侯悦开始关注快手短视频平台,意识到直播卖货的魅力。“我颜值比闫博高,也做过销售,如果我在快手上开一个号,或许应该比闫博要更好”。
2017年,侯悦从闫博那里取经,也在快手上注册了账号,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记录下生活和脑瘫儿子治疗的小花絮。真实的生活经历,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与网友分享着,交流着,很快就累积了33万粉丝。
直播中,侯悦聊着天就把货卖出去了。而且相较以往的经营模式,直播不需要租用仓库、店面,侯悦说,“如今,手机我随便一拍,客户便可下单,我不需要任何成本。”
在义乌创业这几年,侯悦不仅还清了当年丈夫欠下的200多万高利贷,还和闫博一起培养了众多学员,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直播带货的红利。
疯狂入池的草根主播 短视频电商制造创业新时代
在“创业之家”培训的学员中,有三成以上选择留在义乌继续做直播电商,其他人回到家乡或去其它地方通过线上创业。闫博侯悦每次串工厂时,经常会遇到自己的学员。
“我是从北下朱爬出泥潭的,也希望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在关注侯悦的网友中,“经常有人问,悦姐,义乌那边做生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能不能少投资一点,资金不多有没有逆袭的机会?我就告诉他们,只要你来了就有机会。”

侯悦和闫博都不只在快手上卖货,还以创业者的角色在快手上教人创业,具体包括怎么拍好短视频和直播,如何介绍商品,怎么与客户沟通等。
他们还总结了一套课程,对接货源和供应链,还装修了门店货架、培训教室,添置了直播设备和仓库,让学员可以在现场边学边实践。
憧憬着分得一杯羹的外来主播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北下朱。有人逃离上一次的创业失败;有人毫无创业经验,却不甘继续打工;有人在传统电商时代吃过红利也栽过跟头;抱着“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宝马奔驰”的梦想,一批批人闯入闫博和侯悦创办的“创业之家”进行学习。

32岁的雯姐是创业之家精英班第8期学员,在北下朱“取经”后,回到南通经营自己的床上用品工厂。为了拍摄吸引人的短视频,雯姐把自己飘在湖中的水床上,在上面展示床品。

江西九江姑娘何小曼,今年35岁,2018年12月开始在北下朱唯一一家水果店开直播卖进口水果,一个月到手3万元,在老家买车买房。
29岁江苏小伙李猛,之前在徐州某钢厂做电焊工,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2018年3月来到义乌,在北下朱开了一家鲜花产地直销店,直播售卖鲜花产品,产地来自云南海南四川等,旺季可以一个月可以有5万元的收入,在老家买了房子和车子。
东北汉子大伟今年36岁,来自辽宁,正在在一家鞋厂的直播间内卖力地吆喝鞋子。大伟2018年11月来到北下朱村,高峰时在直播平台上带货赚了11万元,目前每月平均都有2万元的收入。
96年出生的李思缘,老家吉林蛟河,去年刚大学毕业,此前一直当幼儿园老师,每个月4000元工资,今年三月份才接触的快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短视频平台卖货能力这么强,超出想象,“我是粉丝涨到八万才开的直播,其实只有几百粉丝时就能卖出东西。”
短视频直播带货虽说来钱很快,但也是一件比较累的事情,不光要动脑琢磨创意,更是体力活,通宵熬夜是主播们的常态。闫博已经连续两天没有睡觉,在一场讲座过后,倒在会议室里睡着了。
但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坚持,只要坚持下来的人,才能最终看到收获。直播通常要到凌晨两点才会散去,第二天一大早,主播们又会重新回到各自的直播间,继续在手机前不遗余力地卖鞋子、卖首饰、卖服装和玩具。

而走在商业变革前沿的北下朱,热情地拥抱“网红直播第一村”的称号,在短视频和直播时代,迎来新的创业热潮,在新时代打造着一个又一个草根逆袭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