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20创业是一个什么趋势,创业融资政策202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预测。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从当地蔓延至周边地区。其传播规模和范围大于2003年非典时期,其防控力度和政策关注度也大于非典期间。根据2003年的经验对比,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三种情景:乐观、基准和悲伤。

乐观情景下,假设2020年2月中下旬(与2003年5月底相比)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明显好转,2020年全国“两会”前情况会有所好转。

在基线情景下,假设新冠肺炎疫情将在2020年2月中下旬好转,但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严峻。需要气温回升,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需要全国范围内隔离措施的不断落实,才能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预计持续两个月左右,也就是到3月底会明显好转。

在悲观情景下,假设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范围和深度非常严峻。春节过后,人员流动和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出现新情况,疫情反复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可能会持续三个月左右,也就是4月底会好转。

疫情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重大影响。据估计,国家给出的信息是,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为0%-2%。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到2020年4月,中国的经济活动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日前,国家统计局用GDP核算的生产方法对行业进行划分,大致测算了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并给出了一定的时间段。

(1)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从春节后制造业上市公司复工程度来看,复工率普遍在50%-60%左右,医疗等部分供不应求行业复工率较高。假设到2020年4月,制造企业的回收率一般会达到100%,在这个过程中,回收率基本上是匀速变化的(主要是为了模拟计算方便)。那么,2020年一季度,制造业平均恢复水平将在80%-85%。

(2)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的压力较大。除了部分在线服务行业,大部分人力资源密集的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从统计局调查的春节后上市服务公司复工程度来看,复工率普遍在40%-50%左右,其中线上和5G应用服务行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但多数服务行业压力较大。假设到2020年4月,服务企业复工率一般会达到100%,在这个过程中复工率基本上是匀速变化的(主要是为了模拟计算方便)。那么,2020年一季度,服务业平均复工率将在70%-75%。

国产软件的自控领域将成为未来中国科技追赶的主战场之一

在2020年的经济变革下,中国将面临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较低的现实环境

第一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小,主要受数据限制。但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较小,对整体GDP增速影响有限。

如果2020年一季度生产水平较2019年同期增长6%左右,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产能而非产能效率,产能效率是按照线性外推假设实现的。根据不同行业的复工复产和生产效率假设,以及不同行业的占比,估算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我们的假设,在基准情况下,也就是2020年4月以后,中国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基本ret

算,在基准情景下,2020 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大约为 0%-2%。疫情后政府经 济刺激规模大约为 1 万亿 -2 万亿元。通 过测算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在 基准情景下,2020 年一季度中国 GDP 增速大约为 0%-2%。如果要实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低增速目标来 看,2020 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所 需要额外的经济增长压力大约为每个季 度新增 1 个百分点的 GDP。按照目前政 府投资的乘数来看,近五年的政府投资 乘数大约为 2.8-3,比十年前政府投资乘 数(4-5 之间)下降了很多。按照这个比 例,由此倒推的疫后政府经济刺激规模 大约为 1 万亿 -2 万亿元之间。因此,在 2020 年二、三、四季度,政府在疫后经济刺激的过程中至少大概需要投入 1 万 亿 -2 万亿元的规模,才能保证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任务的基本完成。




经济刺激主要投向哪些行业




在 2020 年经济变局下,我国将面 临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低迷、抑制房地 产投机属性、复杂国际环境等深刻的环 境变化。经历了 2018 年强力去杠杆、 控风险的尝试之后,国家将会通过中长 期科技创新提高技术进步、控制短期金 融泡沫、释放保持就业稳定的适度流动 性的政策组合来确保在稳定的时间内, 实现对变局的应对。因此, 2020 年在流动性并不实质性收紧、财政政策更为积 极的背景下,疫情后经济刺激的方向将 是结构性的,而且疫情的影响将是一时 的、短暂的,非决定性的。那么,新冠 肺炎疫情后政府经济刺激主要投向哪些 行业?如何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智能产业链是未来几年较为确定的 行业性政策刺激方向,网络的建设将推 动运营商资本开支提升,带来通信板块 行业性投资机会。例如,5G 应用场景、 国产软件的自主可控等领域在未来一段 时间内将成为中国科技追赶的主力战场 之一。除了 5G 手机换机,无线耳机为代 表的智能配件,打开了物联网应用的浪 潮,而 5G 网络的成熟,将正式开启从人 周边智能穿戴生态,到智能家居、智能 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工控的万 物互联的浪潮。5G 的高速带宽、广域网 和低延时的特点,将支持终端智能生态 和云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给工业领 域和消费者带来体验和应用上质的飞越。 而万物互联的启动,开启了相应物联网 微型模组、高精度结构件等领域的投资 机会。在经济变局之下,集成电路领域 将成为重点发展的部分。中国在全球 5G 建设的过程中将更为积极,即使没有新 冠肺炎疫情,中国加大 5G 基础设施和应 用设施的投入将是坚决和长期的。按照 我们的测算,中国在 5G 基础设施和应用 方面的投资在未来 2 年 -3 年将累计超过 万亿。因此,疫后政府经济刺激的重点 行业将首先集中在 5G 等基础设施建设 和相关应用。




智能产业链是未来几年较为确定的行业性政策刺激方向


疫情后经济刺激的另一个重点在于 中国康养产业和医疗体系建设。生物医 药行业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不强,符合 我国居民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具有 结构性机会。随着中国自 2015 年以来药 政审评、审批新政的逐步推进,审评积 压的状况显著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减轻 了初创型研发企业的投入要求,企业申 报创新药数量和品种获批数量较此前有 了显著提升,医保对创新药的承接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医药行业是非周期行业, 在经济减速期,医药板块的稳健增长就 显得弥足珍贵。具体而言,在儿童青少 年近视防控方面,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龙头企业的创新药与创新器械方面, 新品带来超预期因素;从消费属性行业: 生长激素等需求稳定,符合消费升级趋 势;创新药临床试验领域和血液制品领 域也具有中长期的结构性机会。新冠肺 炎疫情对于中国的一大经验教训就是全 国医疗应急体系和战略医疗物资储备体 系的建设,这一方面的基础设施也将是 疫后政府经济刺激的重点。




会展业或是下一个风口




新兴的会展行业和传统的基建行业 也将是疫后政策刺激的一个重要方面。 部分传统周期性行业细分市场的龙头具 有结构性机会。部分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的效应,即龙头企业在行业内不断地提 升实力,通过兼并重组和各种方式,不 断地侵占市场份额,逐渐形成了行业内 的更为巩固的龙头地位和护城河。在传 统的周期性行业、甚至部分新兴行业也 出现了这一现象,即企业分层现象。部分行业细分市场的龙头,在整体经济增 长乏力的背景下具有结构性机会。会展 业在中长期看,投资前景略有上升,这 主要在于激发流通性所产生的必要经济 行为。但是在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 情况下,疫后经济刺激的背景下,基建 行业的政策压力和融资压力将得到阶段 性的缓解。传统基建行业主要集中在人 口净流入地区的公共品的提升质量和部 分地区长期缺乏有力基建配套的区域。 与过去十年不同,传统房地产行业和基 建行业的刺激将是短期的。




综上所述,2020 年将是经济变局 更为深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 打乱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轨 迹,但都是暂时的困难。围绕疫后经济 刺激的几个重要方面:(1)经济刺激的 总规模应为多少;(2)如何处理宽松 政策与资金“脱实向虚”之间的矛盾;(3) 区别于过去的传统基建,哪些行业应该 成为经济刺激的重点;(4)新型财政 背景下,减税降费的空间和经济刺激资 金的来源。疫情即是危机,也是机遇, 但是也给予我们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做出 符合未来一段时间的合理政策安排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