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勇董事长,北京化工大学重庆校友会会长
杨建勇简介:
重庆高歌武都创意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农业部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全国创意农业大赛专家评委
路透社中国农业专家顾问团成员
重庆市长寿区政协委员
工作20多年,致力于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在这一领域,交互设计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在业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同时,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中,探索出了独特的商业模式设计理念。
人生三部曲
杨建勇把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毕业于IBM中国公司。外企的好处显而易见。当所有的大学同学还拿着三五百元工资的时候,他每个月就赚了五六千元的兑换券。更重要的是,在那里,他经历了西方最先进的管理经验,接受了国外企业文化的影响,学会了与专业团队合作。
第二阶段:离开IBM,回到重庆建设网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他在IBM的工作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也让他得以工作
得心应手,成为公司创始人之一。他擅长政府公关,工作细致、得体、高效,深得人心。后来由于网通的资产重组,他离开了公司,去了一家半政府投资公司。
这家投资公司是他人生第三阶段的开始。2004年,他作为公司代表,到新疆某建设兵团考察投资环境。和一群以色列农业专家一起,他第一次接触到新疆的农业,得到了最基本的农业概念。巧合的是,当时刚刚宣布建立成渝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他后来的创意农业铺平了道路。
由于他当时工作的公司是一家半政府投资公司,他有机会参加了一个国家农业项目研究团队,该团队有7名成员,由来自各个行业的专家组成,其中他自称是最没有农业专业背景的专家。考察过程中,每位成员都收到了一份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加深了对中国农业的了解,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当时他们热烈思考和争论的问题是:农业能挣钱吗?怎么挣钱?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视土地为生命,勤劳勇敢,却始终没有摆脱土地带来的枷锁,贫穷更难。问题在哪里?现在想来,杨建勇觉得,当他从IBM这个全球技术前沿回到农业领域时,他有一种宿命感,最大程度上,他是一种使命感。当他去读小说时,他觉得这件事值得他余生全力投入。
因此,他的创意农业不仅与他的感情有关,还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缺一不可。
“阳台蔬菜”与“天空农场”
高歌武都创意农业是跨界合作的产物。是为休闲创意农业项目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咨询机构。服务包括商业模式设计、综合产业服务设计、品牌孵化、创意农产品研发、农场及农业项目体验、项目运营托管服务、数字平台运营、渠道规划及终端拓展,覆盖休闲创意农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与传统的农业服务模式相比,各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公司开发的“阳台蔬菜”和“天空农场”即将在今年年底上市。
“阳台蔬菜”是一个针对城市阶层的创意农业项目,其两端分别与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相连。作为创意农业的现实案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精装房植入“阳台蔬菜”的概念,满足业主在自家阳台种植有机蔬菜的需求。如今
杨建勇认为,创意农业具有社会功能。比如“阳台菜”就是现代都市阶层时尚生活的一种体现。同一社区的居民可以通过“阳台菜”进行聚集。通过换蔬菜和交流种植经验,
,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促进社群交流和互动。现在很多城市家庭到了周末,都会带孩子去城郊农场,因为那里没有游乐场的喧嚣,孩子还能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实际上那些农场并不以生产为主题,实质上是个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社交空间,满足大家回归自然的愿望,在这个意义上,“阳台蔬菜”是一个迷你的、社区式的类农业空间。“天空农场”则是将城市楼顶规划成一个能够满足业主日常需求的小型农场,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之下,种植蔬菜和花果,既能提供健康有机的食材,又能在业余劳作中愉悦身心,提高小区人际交往的质量,对接的是都市人群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对一直想做与农业有关事情的杨建勇而言,这些项目都是杨建勇和高戈伍度创业农业公司对农业跨界整合的产品实现。他更大的目标和愿景,是希望做一个国内领先的农业项目服务企业,通过全新的经济模型塑造概念、服务概念,将农业与三产融合,实现农业的品牌化,将农业从生产转向服务,做好服务端。为此他在重庆市潼南区成立了研发中心,尝试将现成的农业进行商业转换。
在成立高戈伍度创意农业公司之前,杨建勇有机会去台湾地区取经,很快他发现,台湾那套农业模式并不适合大陆。在他看来,台湾在提升农产品最大附加值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的荷兰、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台湾农业主要还是“讲情怀”,内地人对台湾农业的“朝圣心理”其实来自两岸三地共同的文脉。
欧洲国家的农业模式则不同,是基于一套严格的科学标准,在农产品的功能上有相当繁复的细分,比如同样的大米,是用来解决口感还是功能性需求?适合成年人还是婴儿?这些需求都会从市场端反哺到供应端。再比如国外针对糖尿病人的无糖食品也有严格标准,国内就没有,这就需要创意从产品端来解决问题,所以创意农业不是一个虚浮的概念,而是基于实实在在的科学依据,是靠准确的数据和专业精神说话。
终极目标是做一个创意农业领域的投资人
基于20多年的职业生涯,杨建勇对现在的年轻创业者提出了自己的忠告,他认为年轻人应该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不要被现代社会各种无用的信息误导。
他举了个例子,有段时间发现公司员工喜欢看成功学方面的书,“我告诉他们,成功者永远不会讲他成功的地方,真正让人成功的其实是破绽学,你只有找到别人的破绽才会成功。”他认为人还应该有“处下”的能力。什么叫“处下”?“就是待人接物随时保持谦恭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
高戈伍度成立之初,还没进入实际运作阶段,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投入了第一笔资金,短短一年时间过去,第二笔融资也已经到位。很多人可能把这归结于运气,杨建勇则不这样看。他认为自己每个人生转折点都有贵人相助,正因为他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你找贵人还是贵人找你,是一个相辅相承的关系,而这都与你这个人是否拥有良好的品性有关”。
杨建勇后半生的规划是做一个农业领域“纯粹的投资人”。
他的终极目标是做基金,专心致志做专门针对创意农业的投资人,“年轻人有好的农业项目,我来投钱,孵化项目,帮助他们创业成功”。这与他一直以来对财富的看法不无关系,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他有500万还是一个亿资产,而是看他花了多少钱”。财富是流转的,一个500万身家的人有可能比持有一个亿资产的人活得更有价值,因为前者成就了更多人,“说明你在这个行业中花的钱是有价值的,个人财富的多寡只是浅表层次的表达。”
格言: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做别人需要你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