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杂谈】食品安全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在现代种植业中,农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市场上销售的果蔬虽然经过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但还是不能让大家放心。毕竟,大多数人都知道,蔬菜水果种植时,表面会残留农药。而且很多商家都看到了大家的心理,推出了号称能高效去除农药残留的果蔬清洗机。那么这个几千块钱的产品真的有广告宣传的那么有用吗?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果蔬清洗机主要有食品净化、消毒杀菌、果蔬保鲜等功能。而且很多洗碗机还宣称有清洗果蔬的功能,可以去除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所有有害物质,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为了弄清果蔬清洗机的效果,我们还应该详细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果蔬清洗机的工作原理
现在果蔬清洗机种类繁多,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超声波
当超声波被激活时,会在液体中引起空化,溶解在其中的空气会因负压而过饱和。当它们从液体中逸出时,会形成微小的气泡。这些小气泡会随着周围介质的振动而运动、振荡、生长、收缩、破裂。然而,它们在破裂的瞬间会产生局部高温、高压和高速冲击流。虽然影响范围很小,但在许多小气泡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果蔬进行物理清洗消毒。经检测,超声波功率为1 kWh时,只需15分钟即可达到良好的除害效果,但会对果蔬表面造成损伤。
2、臭氧
臭氧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淡蓝色气体,常用于杀菌、防霉、除臭,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臭氧可以与果蔬中的有机磷或氨甲基酯类发生化学反应,即通过化学方法去除残留物。因为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处理时间越长,降解效果越好。经检测,处理30分钟后,果蔬中农药的降解率可达50%以上。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远不如超声波治疗有效。
3、活性水燃基
活性烧水基是果蔬清洗机中的一项新技术,可以与几乎所有的生物大分子、有机或无机物质发生反应,反应速度快。当遇到带有C-H键和C-C键的有机物时,其反应速率可比臭氧反应快7个数量级,反应可在10秒内完成,并产生与臭氧反应相同的降解产物。农药作为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在活性烧水碱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小分子,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离开果蔬表面,到达
到极佳的清洁效果。果蔬清洗机的清洗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
这样看来,果蔬清洗机的确可以解决大部分农药残留的问题,但这些数据都是在实验室中得出,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很有可能是在非常理想的实验状态下并且在测定特定的水果才能得出。一般来说,果蔬清洗机是可以去除污泥并且杀菌消毒的。但是在农药降解方面,它在去除残留在果蔬浅层表面的农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很难处理残留在果蔬深层的农药。
而且,果蔬清洗机在清洗不同种类的果蔬时效果也很不一样。它在清洗像草莓这一类农药基本残留在表面的果蔬有着很好的效果;而在清洗苹果、茄子、青椒等农药吸附较深的果蔬时,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应该理性看待商家宣称的清洗效果。

尽管果蔬清洗机的工作原理有三种,但是市面上大多数产品采用的均是超声波+臭氧的清洗模式。这种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比单一采用某一原理的产品要好,但是实际应用效果比实验室的理想环境中要差一些,因为市面上销售的产品功率并没有那么高。而且为了避免噪音问题,大多数产品都采用“塑料桶”式的外观。这样虽然起到降低噪声和震动的效果,但是这对于依赖震动才能工作的超声波而言并不是好事,因其大大降低了超声波的强度。除此之外,超声波的强度大多集中在发生器(振动子)的正上方,位于果蔬清洗机角落的果蔬并不能受到大强度的震动,成为了果蔬清洗的盲区。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果蔬清洗机达不到实验室效果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在实际使用时果蔬清洗机的功率较低、作用的时间较短。看到这里,你肯定感到非常疑惑,实际上,过大的功率和过长的使用时间会让果蔬遍体鳞伤、难以让人食用,即青菜可能会被击穿、小龙虾被打碎。而且,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果蔬都是在农药中经过短时浸泡进行模拟的蔬菜,它们对农药的吸附效果没有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果蔬那样强,这也导致实验效果比实际应用效果好很多的原因。
总结
在实际应用中,果蔬清洗机的确可以起到去除泥土、消菌杀毒的功能,并且在去除浅层农药残留上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面对残留在深层次中的农药时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在使用塑料桶式的果蔬清洗机时要注意把果蔬放在中间位置,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除去残留的农药。

实际上,除了使用果蔬清洗机去除农药残留,你还可以用清水冲洗30秒并且对果蔬表面进行揉搓来达到清洁效果。如果想要避免吃到残留在果皮内部的农药,最彻底的便是对其进行去皮处理。针对蔬菜,我们要对它进行烹饪,因为油炸和焯水可以让80%-90%的农药残留消失。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清洗方法和果蔬清洗机清洗的方式进行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清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