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50基金一览表 华安创业板50etf代码是多少

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解除限售,推出科创50ETF意义深远。

本报记者易强/文

9月11日(周五),4只科创50ETF获批。9月14日,下一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000688。SH)开盘走高,收盘上涨2.71%。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交易量增长20.33%。

上述消息对市场产生了快速、积极、重大的影响。

此前,自7月23日正式发布以来(截至9月11日),科技创新50指数累计下跌9.96%,超过同期成长型企业市场指数、中小板指数、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后者分别下跌7.09%、4.97%、1.63%和4.65%。

因此,乐观者认为,科创板50ETF的获批是科创板重启市场的新起点。

从科创板指数推科创50指数和指数基金推科创50ETF来看,优先支持科技创新板龙头公司是监管部门的既定战略选择。

这是一个微妙的信号。

微妙的信号

这种微妙来自与创业板的比较。

就创业板而言,第一只指数基金是E基金创业板ETF(159915。OF),成立于2011年6月。它是一只普通的ETF基金,跟踪2010年6月发布的创业板指数。也就是说,第一只ETF基金是在创业板指数发布一年后成立的。

第一只ETF基金,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OF),跟踪创业板领先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成立5年后,也就是2016年6月。

中小板上,第一只指数基金也是普通ETF基金,即华夏中小板ETF(159902。OF),成立于2006年6月,跟踪2006年1月发布的中小板指数。五年后,广发中小板300ETF(159907。OF)成立,跟踪中小板300,2010年3月发布。

与中小板尤其是创业板相比,即将推出的科创板指数基金明显不同。

首先是跟踪龙头指数——的ETF基金,科技创新50指数——,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数基金,第一个出来。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科技创新板指数总体上还没有公布。

其次,它的落地时间极快。科创板50指数发布时间为7月23日,4只科创板50ETF基金将于9月22日正式发行,并限售;换句话说,第一只科创50ETF的成立时间距离指数发布时间不超过3个月。

此外,这类基金分批出来,第一批有4只,即E基金科创50ETF(588080。OF),华夏科创50ETF(588000。OF),工银科创50ETF(588050。OF)和华泰柏瑞科创50ETF(588090。OF)。

科技创新板50ETF的出道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些跟踪主板蓝筹指数的ETF基金。

比如市场上第一只ETF基金就是华夏上交所50ETF(510050。OF),跟踪主板蓝筹指数上证50指数(000016。OF)。它成立于2004年

12月;第一只跟踪上证综指的指数基金,即汇添富上证综指(470007.OF),直至2009年7月才出现。


深交所主板方面,第一只ETF基金是跟踪深证100的易方达深证100ETF(159901.OF),成立时间是2006年3月;第一只跟踪深证成指的指数基金,即南方深成ETF(159903.OF),直至2009年12月才出现。


无论如何,首批科创50ETF基金的推出,意味着50只科创板龙头股将优先受到资金追捧。


对这些公司来说,市值水涨船高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比如,更有机会进入银行的“白名单”,从而享受流程更为便捷、成本更具优势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通过质押或质押式回购业务可以融到的资金也更多,从而有利于研发及扩大再生产,当然也有利于自然人股东及管理层通过减持股份以“改善生活”。


而优先扶持科技龙头企业,是监管层的既定战略选择。


用易方达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林伟斌的话说,“对科创50的群体画像,就是硬科技、大科技”。


现金募资上限200亿元


从4只获批科创50ETF基金的《发售公告》来看,投资者可以通过网上现金认购、网下现金认购和网下股票认购等3种方式进行认购。


在现金认购方面,其首募规模的上限都是50亿元(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和认购费用),也就是说,4只基金首次募资规模上限合计为200亿元。


网下股票认购方面,华夏科创50ETF(588000.OF)及工银科创50ETF(588050.OF)规定的首募规模上限为5亿元,易方达科创50ETF(588080.OF)及华泰柏瑞科创50ETF(588090.OF)则尚未有明确规定。


对于像华夏基金及易方达这样以权益类基金为主的头部基金公司来说,资产净值达到50亿元的指数基金不在少数,这意味着其更加具备与这一规模相应的经验。


Wind资讯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华夏旗下规模超过50亿元的指数基金(仅含主基金,下同)有6只,即华夏上证50ETF(510050.SH)、华夏沪深300ETF(510330.SH)、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515050.SH)、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995.SZ)、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512950.SH)、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515030.SH),资产净值分别为395.11亿元、270.53亿元、256.24亿元、150.12亿元、127.88亿元及99.78亿元。


同期易方达旗下有5只,即易方达上证50指数(110003.OF)、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SZ)、易方达深证100ETF(510310.SH)、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SH)及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159819.OF),资产净值分别为196.76亿元、172.61亿元、82.99亿元、78.38亿元及61.55亿元。


但对华泰柏瑞和工银瑞信来说,管理一只规模达到50亿元的科创50ETF,则可能更具挑战性。


Wind资讯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华泰柏瑞旗下规模超过50亿元的指数基金仅有1只,工银科创50ETF则将是工银瑞信旗下第一只规模超过50亿元的指数基金。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科创50ETF在这两家公司受到重视的程度也可能相对更高。


在上述四家基金公司中,以指数基金的规模(含ETF联接基金)论,华夏基金以1858.13亿元排在首位,易方达次之,合计905.57亿元,华泰柏瑞与工银瑞信分别为450.71亿元和159.95亿元。


以非货币型公募规模论,易方达以5887.18亿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在首位,华夏基金以4135.13亿元排在第5位,工银瑞信及华泰柏瑞分别以2769.40亿元和941.90亿元排在第12位和第34位。


根据其发布的《招募书》,易方达科创50ETF的基金经理由指数投资部副总经理林伟斌和成曦一同担任,华夏科创50ETF的基金经理由张弘弢和荣膺一同担任,工银科创50ETF的基金经理由公司指数投资中心投资部副总监赵栩担任,华泰柏瑞科创50ETF的基金经理由公司指数投资部副总监柳军担任。


若论目前正在管理股票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则以易方达最多,共有12人;华夏基金次之,共有8人;工银瑞信有3人;华泰柏瑞最少,仅有2人,其中1人担任基金经理的年限不足1年。


减持“接盘侠”?


对科创50指数来说,200亿元的首募规模并非小数。


根据Wind资讯,截至9月15日,上述指数涵盖的50只成分股,其流通总市值只有3401.20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低于100亿元的有41只,其中又以热景生物(688068.SH)的流通市值最小,仅有7.30亿元。


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科创50ETF基金给相关板块及成分股带来的估值上的进一步提升,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感到更加安心。


一方面,科创50指数板块的估值已经不低,截至9月15日,其市盈率(TTM,算数平均)为54.65倍,市销率(算术平均)为323.78倍,市净率(算术平均)为26.48倍;同期创业板市盈率为85.40倍,市销率及市净率分别为10.77倍和8.19倍。遗憾的是,目前尚无足以说明其成长能力的公开数据可以引用,以对其估值合理性进行解释。


另一方面,股东及管理层的减持行为也让投资者对科创板企业的未来前景感到迷惑。根据Wind资讯,截至9月15日,2020年以来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共发生25起,管理层及相关人士减持共发生30起。而且,涉及股东减持的公司全部都是科创50成份股,涉及管理层及相关人士减持的公司,除一家即力合微(688589.SH)外,也全部都是科创50成份股。


因此,有投资者担心,科创50ETF成立之后或会刺激科创50成份股股东及管理层进一步减持,从而成为减持“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