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西欧金错刀频道
寻找一个物体是人类社会科学的首要问题。
为了摆脱困境,有些人看透了爱情的社会意义和真谛,决定自食其力。反手是一首七言绝句《找女伴》。
有些人不动,只是找东西,把它当东西浪费掉。时间久了,伤心欲绝的老父亲不得不亲自出门,为女方找了一门亲事。
就这样,为了帮助孩子找对象,中国第一个公园相亲角于2004年在北京龙潭公园诞生。从那以后,公园里相亲角的趋势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
然而,自其发展以来,相亲评价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一些人对相亲角是一场骗局表示愤怒。
不过,也有人觉得相亲角没那么可怕。
那么,火了17年的公园相亲角现在变口味了吗?
1
论找对象,
我想“吹爆”中国公园相亲角!
不管怎么说,公园里的相亲角真的孕育了中国最神奇的摆摊生意。别看这个摊位不是很高级,但一旦你仔细参观过,就会被相亲角的神奇氛围深深震撼。
刀哥总结了全国各地交友角落的三大神奇法则。
1、不以社会成功学的标准,衡量女性的婚恋条件。
比如学历越高越好。
男海归和女本科生最受欢迎。如果一个女人从本科一路走到博士,相亲的大门从此对她关闭。
“37岁名牌大学女博士不能嫁!教授的父亲去了7年的盲点,各方面都很丢脸!”
很多博士女生,在相亲的时候,不仅没有任何优势,还得故意放低身段,说自己是硕士。
工资收入越多越好。
月收入2万元的销售靠不住,月收入7000元的女老师太受欢迎了!
在相亲角,女生挣多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们是国企还是事业单位,有没有人员编制。
2、以选演员的要求,选女婿和儿媳妇。
从外表来看,男生几乎没问题
,但身高必须是硬通货。但凡低于1米7,男生就惨遭嫌弃。而女生在长相这一块,被格外重视要天生丽质,不能后天改造。
前阵子,有美女在北京中山公园相亲角,就被一个大爷问到,双眼皮割过没?下巴垫过没?甚至为了确认,大爷还当场鉴定美女的鼻子是否动过刀。
如此严苛的要求,都快赶上电影学院挑演员了?

3、被莫名其妙的要求,一票否决。
不会讲当地方言,不考虑。

处女座,不考虑。
生肖属羊,直接被淘汰。
甚至大妈直接说:“属羊的坚决不要,就算是轻度残疾,但是属羊的绝对不行!”

怎么属羊的同学,不配拥有爱情?
甚至在征婚要求上,还连对方父母都一起要求了,必须得是新时代父母,还要能遵守岳父母五原则。

这么说吧,公园相亲角,堪比人间修罗场。
无论感觉自己条件有多好,到相亲角走一圈,你都会被虐到泪流满面,而且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但更加魔幻的是,相亲角都如此让人迷惑了,可它的人气却常年火爆。除了三大天王的北京中山公园、上海人民公园、广州天河公园以外,像河南郑州;

辽宁沈阳;

四川成都等二三线城市的相亲角也都办得如火如荼。

说到底,相亲角的嚣张,还是来自于强大的单身需求。
2
野生相亲角,
大爷大妈的退休江湖
如今社交的渠道十分成熟,电视相亲、网站相亲,交友APP,应有尽有,但到头来,找对象最活跃的竟然来自最传统的公园相亲角?为什么?
——戳中当代婚恋痛点!
当今单身人群,要么以事业为重,对待感情随缘;要么想谈恋爱,奈何圈子太窄,认识不到人。
从整体需求上看,相亲角的出现,是父母主动把孩子的压力转嫁到自己身上。孩子上班忙,自己又退休了,能帮一把是一把。

即使不能帮孩子确定最终人选,收集个相亲候选人这种事,也是值得的。
再加上,如今的婚恋市场,各有各的需求。父母在相亲角,能够汇合更多“志同道合”的群友,也为不同种类的相亲背景,匹配相应的需求。

戳中痛点,还要解决痛点。在这一点上,必须感激大爷大妈的智慧,他们只动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操作,就把相亲的“地摊”支棱起来了。
必要工具,就是一张写了儿女征婚信息的A4纸,或者纸板。
另外添个纸袋,或者干脆直接用逛菜市场的专用手推车,做展示台。

也有用撑开的雨伞盛简历的,这也很顺手,也看起来更艺术...

除了这样一对一的摆摊方案,抢占公共资源上大爷大妈也没落下。早到公园早抢C位,在人流密集处,增加自个孩子的曝光。

这地摊配置还能简单到什么地步?干脆放在草地上,拿石头压上就好了。

如此操作,一点难度也没有,即使是老年人也不必担心弄不明白。
公园相亲角功能完善了,但可惜的是结婚成功率始终不高。有很多大爷大妈,已经在公园连续晃悠几年了,但是仍然没有寻找到孩子的缘分。
要怪就得怪大爷大妈自己,态度干脆利落,要求绝不含糊,导致即使有一点可能性的对象,也被阻挡在缘分的大门外。
比如,当男方问能不能接受女婿做全职爸爸?——阿姨们直接回答:”不行。“

不能接受,然后就此别过。
尤其是,对于本地人可不可以考虑一下的问题,很多阿姨态度很坚决。不是本地人,那就一切免谈。

而且除了本地的要求,还需要具体清楚到是本地哪里的。这往往是一线城市阿姨们固有的强势和执着。
比如有的上海的阿姨,必须找静安区的女婿。有的北京阿姨,则在相亲的时候表示,别整那个顺义、昌平、密云的,这些郊区都不考虑。

如此门当户对的条件,在大妈们的口中毫不含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能满足条件,就继续聊,条件不过关,起身就是就下一个。
3
明码标价的爱情买卖,
差不多得了!
如今的相亲角火爆归火爆,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以明码标价换来的爱情,未免太掉价了!
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舞台上,这样只看物质条件的女嘉宾数不胜数。特别戏剧性的是,看VCR,看到男嘉宾一下子亮出了8本房产证,想要灭灯的姑娘顿时都把手给停住了。

但是,刀哥想问,难道8本房产证,真的就能成为那些女嘉宾的安全感来源?被8本房产证征服的爱情是真的爱情吗?
在《中国式相亲》中,那个在节目中激动地站起来举着银行卡的阿姨,对台上女孩强势喊出:你一定要选我儿子,我连银行卡都带来了!

结果这土豪阿姨被主持人张国立痛批:在相亲这个事情上,物质并非是第一位的。
好好想想,除了金钱,还有什么可以追求到一个人?
回到公园相亲角的话题上,那些一张口,就问对方物质条件的大爷大妈,太赤裸裸了。
从户口、收入、学历、再到房、车的不同等级,算计着对方的身价,再结合自己家的孩子条件,换算出两个人是否匹配,这样的计算有什么意义?
而这样的算计,也成为了相亲角即使看上去火爆,但是穿梭其中的人们,仍然无法给孩子找到合适对象的根本原因。
没有人否认物质是婚姻的基础,但只谈物质的婚姻,并非是当代年轻人真正想要的长情陪伴。
或者,换个假设,就算把这一次的相亲当成一桩买卖,双方都通过了,那么两家人接下来要面对的彩礼问题,是不是又要成为下一桩需要讨价还价的生意?
明码标价的择偶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脱掉了自尊的交易。
怎么说你是地摊“生意”,还真把相亲当生意来做了?所以说,公园相亲角并没有错,错的是把相亲当买卖的家长们。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
真正的门当户对,不仅仅要看财富和容貌,更要看品行与修养。
结语:
面对如今的相亲角,势力的成分大了些,大家都知道。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生活过得能更安稳些,舒适些?
但如果只是想借助“结婚”的手段,用对方的经济基础,实现自己的阶层跃迁,这样的心思是不是太过于自私自利?
脱单重要,但比脱单更重要的,还是先脱贫。脱离自己的经济贫困和精神贫瘠,才能获得更大的幸福。

说到底,婚恋本身还是一件私人的事情,选择自己所爱的人不是更好?毕竟:
爱对了人,每天都是情人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