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挖窝种红薯,八月数钱”。从4月开始,是我国北方红薯的春季种植季节。在过去的两年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曾经保健功能强的“饥饿食品”红薯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而且它们的种植简单,所以很多农民选择种植红薯来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提起红薯苗,就得谈一个人。此人就是杨凌红薯种业总经理朱。在中国西北的红薯种植区,没有人不认识他。其一,父亲是已故甘薯育种专家朱教授;二是他们父子俩种红薯已经有几十年了,现在市场上有8个好红薯品种,其中5个是他们父子俩选的,每年创造10亿元的社会效益。
前几天有个同学知道我和朱一直是朋友,就让我给他接济的贫困户买些树苗。于是我去了他的苗圃基地,看到的让我大吃一惊。基地的院子里挤满了等着买红薯苗的人。经询问,确实有人从外省开车来买苗,固定款是3月初交的。来杨凌已经几天了,还没到。以前知道朱的地瓜苗不好买,没想到这么紧俏。所以心里比较忐忑,害怕被朋友托付。
我说想给朋友买些树苗,他有些为难地告诉我,最近树苗供不应求,很多人让熟人打电话或做笔记买树苗,这让他哭笑不得。“我只是一个红薯饲养员,和一个吃紧的材料做着同样的事情”。面对他的自嘲,我有些耿耿于怀,以为你已经赶上物资短缺了。幸运的是,他后来得知我买苗扶贫,经过协调,我拿到了6000株苗。
陕西有上千万的红薯育种基地。为什么人们对朱的红薯秧情有独钟?在与马铃薯种植户交谈后,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名人效应
多年来,朱一直从事秦马铃薯系列的推广工作,讲学无数,服务全国马铃薯种植户。很多媒体都采访过他,所以在广大薯农心中,他就是红薯界的大咖。
2、苗子质量好
朱的苗都是无病毒苗,病虫害少,产量高。所有的幼苗都不要低于30厘米。苗木的大小和质量多年来稳定,几乎都是回头客。
2018年,他有两棚苗。由于工人的疏忽,幼苗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他坚持不卖任何幼苗。我还问他这会对出售它们产生什么影响。他说生产会有小幅度的减产,农民种地不容易,所以做事不能没有良心。
朱的口头禅是:商业的最终竞争是人品。
3、苗子品种受市场欢迎
甘薯产业专家朱比大多数人对市场更加敏感。他的种子品种,如秦书5号、秦书8号,一直是西北地区的优势品种,市场认可度很高,薯农也能卖钱。
4、借力新媒体
近年来,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人请他谈技术,拍视频。他有一个原则,只要他传播农业技术,不要求农民收钱,他就会配合。而且,因为他讲的内容新颖、生动、有趣,成为新媒体人眼中的热点专家,成为我们朋友眼中的“网络名人”。
很多网友对他的知识印象深刻,纷纷寻找途径购买他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