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寻求农村致富项目,贵州农村创业国家扶持项目有哪些

多彩贵州网讯(本报记者邹婷)9月4日,记者从第三届贵州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培训会上获悉,14个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将角逐全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

据介绍,进入省级决赛的参赛作品主要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包括现代养殖业、地方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服务、农村电商等产业,以及农村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我们来看看哪些优秀项目进入了省级决赛。

项目一:木本油料——油桐产业链开发

我国唯一一个抗枯萎病的油桐品种在项目亮点:,育成,通过无性系的培育,油桐产量翻了一番,桐油品质也同步提高,使桐油酮酸含量提高了5%。该项目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联合中国林科院制定出高标准、国家标准,通过规模化种植取得了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了桐油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项目二:黔山良农项目

项目亮点: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垂直产业链生态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生态贵州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整合我省各地分散、薄弱、独立的农产品生产者,构建多元化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为用户提供生态、健康、便捷、良好的消费体验。

项目三:安顺西秀毓秀蔡官菊花中药材种植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亮点:依托安顺西秀区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杭白菊产业化种植加工。通过不断探索和反复试验,杭白菊的种植、加工、干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和功效优异,可提前25天上市。销往广东、广东、江苏、浙江后,供不应求。

项目四:生态循环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亮点:把生态环境劣势转化为发展产业的资源优势,以实施规模化种植5000亩巨型菌草产业形成林草经济为先导,为畜禽养殖提供优质绿色饲料、青贮饲料和高效安全的配合饲料,从根本上突破制约山区生态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五:中药材种苗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应用

根据建设项目功能区块的不同,项目亮点:开展了中药材优势资源培育、组培快繁产业化应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并根据动态需求进行了相应调整,实现了高层次人才集聚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项目六:马铃薯主食化生产加工项目

项目亮点:建成了1000吨纯天然红薯粉丝自动化生产线,提供土豆种植全过程技术。

tion-index="0">米粉产品售后服务,并采用特有工艺生产优质米粉、马铃薯粉,达到同行领先技术水平,公司连续三年组织和实施了马铃薯主食化试点项目工程。


项目七:特色紫苏全产业链研发与应用


项目亮点:采用冷榨+超微过滤+分子蒸馏技术,解决现有以紫苏籽为原料制备紫苏油的工艺存在的缺点,保持了紫苏油脂和蛋白质的活性及各种有益成分,避免了原有加工技术对紫苏油脂和蛋白质的不利影响。


项目八:罗甸艾纳香产业化发展项目


项目亮点:依托罗甸县的区位优势、投资环境及中草药产业基础,以实现艾纳香产品多样化、生产专业化、产能规模化、产出商品化为目标,将艾纳香全面应用在系列产品中。现已开发出阿娜香牙膏、精油、面膜等阿娜香系列产品,形成了公司品牌,并已上市销售。


项目九:习水腾达现代农业产业园


项目亮点:以“生态环保、有机高效、绿色健康”为主题,竭力打造成贵州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试点项目、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该项目是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特色生态美食体验、地方特产深加工、现代示范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建成后将是世界走进二郎和二郎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项目十:黔西南州贞丰县中国珍稀菇产业园项目


项目亮点:将红托竹荪、黑皮鸡枞、绣球菌等十大珍稀菇作为公司液体菌种主要研发品种,利用织金红托竹荪地理标识,建立红托竹荪母种基地,摸索“林下栽培红托竹荪新技术”,形成由菌种创新到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配套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项目十一:大力推动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发展建设项目


项目亮点:本项目主要由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培训基地、建设家禽屠宰场、打造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托五放七”养殖模式+“五统一、一回收”的新型扶贫模式,最终统一保价回收,减少了农户的养殖风险以及市场风险。


项目十二:发展特种乌金猪养殖开创猪肉品牌


项目亮点:采用“乌金猪和特种野猪杂交技术”“陡坡地多层立体新型猪圈饲养技术”“生态猪饲料配方技术”等,培育复壮盘县火腿腿源猪,将乌金猪加工成鲜肉类、熟肉类、腊肉类三大类系列产品,利用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项目十三:淘宝宠物店


项目亮点:打破传统宠物店销售渠道,开设线上宠物店,通过电商平台(淘宝、拼多多)及新媒体平台(抖音、快手)售卖宠物及其相关日常用品,结合当下新零售新批发的概念,做贵州宠物行业的供应链,为全国宠物商家提供一件代发。


项目十四:年产700吨生态大棕茶加工销售


项目亮点:新建茶叶加工厂房3000余平方米,引进全国先进的茶叶初制加工设备126余台/套,形成年产大棕绿茶全智能流水线二条,可实现年产大棕绿茶、红茶700吨。该项目通过建立和完善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