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i黑马火柴盒对小码王创始人兼CEO王江有的采访口述,经张沉浮整理
-少儿编程是第三种语言
在进入少儿编程领域之前,我的工作背景主要是IT、互联网和教育,所以做少儿编程也很符合我自己的基因。1998年毕业后,赶上最后一批双向选择,被分配到国企。他从2000年开始进入互联网行业,基本上是第一个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2006年和2007年,我创业两年,开了两家公司,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两家企业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在2008年,我去了丹麦,在那里我做IT教育,从未知的地方在丹麦上市。我曾是该集团的副总裁,管理着超过五分之二的业务。
当我决定重新创业的时候,2016年,国内做少儿编程的公司只有四五家,做的规模很小。我和我的团队判断这个市场会越来越热,大众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最终会像少儿英语市场一样。
这两年儿童节目的火爆也验证了我们当时的判断。尤其是2017年之后,国家政策陆续出台,资本开始关注。目前这个市场的板块规模是几百亿,两三年后会达到500亿,长期来看肯定是千亿的市场。
很多人,包括投资人、媒体、家长,经常问我为什么孩子要学少儿编程。
首先,我认为少儿编程是除了母语和英语之外的第三语言。今天,当孩子学习英语时,父母不会考虑为什么。但是在十年前,孩子学习英语还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甚至在泡泡少儿英语和Reith Subject英语问世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质疑。
其次,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驾马车”将彻底影响我们的生活,而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底层就是编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否学习编程将决定未来孩子是这些技术的使用者、旁观者还是创造者。
最后,在现实中,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让孩子从小学习编程。同时,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对人才的需求,也偏向于信息技术专业的特长生。
百花齐放的2018,接受考验的2019
现在赛道太热了,一个月就有十多家企业获得融资。线上、线下、一对多、一对一、多种商业模式的出现,让少儿编程赛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
如果说2018年是少儿编程全面开花的一年,那么我认为2019年将是接受市场考验和挑战的关键一年。
2019年,资本不会像2018年那样火爆,靠资本生存的创业公司将面临巨大挑战。如果企业没有生存能力,2019年死亡是正常的。特别是如果按照2VC模式烧钱做广告营销,客户成本1万,收入5000。赢的越多,输的越多,企业就会陷入无限循环。
我们应该回归商业的本质,即我们应该有能力盈利、支持员工和可持续发展业务。我们是2C,不是2VC。没有资本我们也能活,要脚踏实地做教育公司。
我判断在新的一年里很难得到钱。头部企业相对容易,而非头部企业很难拿到钱。现在少儿编程行业已经有了B轮和C轮公司,行业格局越来越清晰。
当然,它仍然不是股票竞争的市场,而是增加用户的舞台。几家公司的负责人,也达不到激烈竞争的程度。新的一年,最重要的是看自己能不能处理好自己,能不能做好收入,能不能教育好市场,能不能服务好用户。
虽然这是一个行业内的玩家一起做大市场的阶段,但我们并不害怕竞争。我们有两个障碍。首先,我们课程的优势非常明显。第二,现阶段我们系统的客户获取能力比较强。我们现在有一个数千人的团队,近50个线下校区,用户数以万计。而且我们大部分校区都是直接运营的,老师也是全职的。
一般来说,少儿编程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眼下
少儿编程的正确打开方式
ize:15px;">我们认为教育的最佳形式,特别是非知识传播类的创新型教育,面对面的教育形式是最佳的方式。对于创新型的教育来说,线下的模式,小集体的模式,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分享空间,并对学生的问题有更及时的反馈,保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线少儿编程感觉很火热,各种模式百花齐放,但事实上,现在线上和线下的营收差别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我一直在强调线上和线下学编程的差异。那就是线上是强调学习编程技术,掌握编程工具。而线下则更聚焦于编程思维的培养,培养面向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思维方式。当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线上线下的不同模式也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行业,对于市场而言是好事。
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明确少儿编程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培养目标人才的过程中上,建立了自己的“四位一体高层次未来人才素质模型”,力图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拥有独立思考能力、追赶并超越未来的超级个体。我认为,未来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核心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
因此,我们认为少儿编程教育,线下是最佳的方式。比如说创新力的培养,一个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过程会受启发,老师在旁边随时可以给予启发或者帮助。这样的场景是目前线上模式不具备的。当然,线上一对一会有很好的互动性,但是商业逻辑不成立。线上一对多这个场景,又很难在现阶段实现。
线下教育场景是永恒存在的。教育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影响,教育的目的也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传播,而是让学习者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目前我们的课程包括四类:基于Scratch平台的趣味编程课,APP Inventor手机应用开发,Python,以及C++程序开发。前两类面向低年龄层的学生,后两类面向高年龄层的学生,四类课程也与我们设计的“入门-提升-应用-竞赛”的课程体系相吻合。
整体来看,线上比较适合知识传播,但是深度思维训练还得靠线下。我们小码王是一家教育公司,不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公司。
我们认为线下场景是天生的、最佳的载体,但在少儿编程赛道并非是唯一的。我们不排斥互联网思维与产品,我们也会做一些适合线上的传播和运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火柴盒观察”,原标题《B轮融资1.3亿,月营收破3000万,小码王的“线下速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