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方都市报9月24日报道(记者聂通讯员)“没想到这么好吃,也没想到这么好卖。”9月21日,在店主的帮助下,阿里巴巴的桃小铺丰收节一天就卖出了10万斤酥梨和15万斤蜜柚。
桃小铺丰收节页面。照片由阿里巴巴提供
今年以来已助销350万斤农产品
淘小铺是阿里巴巴推出的“一键创业”平台。店主只需要进入陶小普App选择产品,分享给朋友即可。朋友下单后,店主可以获得相应比例的收入。今年的丰收节上,陶小铺的店主们通过分享的方式,把收成好的农业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包括福建的蜜柚、河南的酥梨、黑龙江的大米。许多地方的领导也参与了货物的运送。马通和河南省宁陵县县长喊着要当地的梨,最终实现了10万斤的发货结果。
河南省宁陵县县长马同河参加桃小铺丰收节。照片由阿里巴巴提供
这已经不是陶小普第一次参与助农了。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农产品销售困难。陶小普发起爱心助农活动,组织农产品网上平台到各地销售,通过百万店主帮助农民销售。海南的芒果、河南的红薯、陕西的酥梨、云南的火龙果,今年已经帮助了30多个产区,销售了350万公斤农产品。
扫荡小商店帮助农民的案例。照片由阿里巴巴提供
来自三亚市天涯区立新村的贫困户潘桂海是陶小普助农行动的受益者。彭桂海有一位69岁的母亲和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一个六口之家住在政府资助的60平方米的房子里。今年疫情之下,通过三亚农投集团,彭桂海家的芒果在桃小店里上线了。最后,陶晓店的店主帮助彭桂海和本村的农民销售了30多万公斤芒果待售,累计金额超过130万元。
已知甘肃武威、陕西渭南、山西运城、河南新季、云南玉溪、广东茂名等。也得益于陶小普对农民的帮助。过去几个月,桃小铺已覆盖全国30多个产区,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350多万公斤。
淘店供应商盆桂海。照片由阿里巴巴提供
模式优势让农产品上行之路通畅
与传统电商平台不同的是,在入店行窃的模式下,供应商不需要自己经营店铺和流量,整个销售过程短而快。陶晓店——发布的产品,由店主——在线集中销售。每种产品上线只需要3天,数百万店主可以立即帮助销售。
平台方面,陶小普凭借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积累,高效重塑了原产地直销环节。即使很多供应商没有专业的电商运营能力,也能快速操作货架和发货,这让原本要烂在地里的农产品打开了销往全国的生命线。
从阶段性抗疫,到持续性助农
据了解,为了真正持续助力农业,桃小铺一方面开放供应链管理能力,将产地农产品直销常态化;另一方面,陶小普与政府合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升级。销售前保证产品质量,销售过程中实时监控,为商品采购、发货、评价全程护航;售后快速响应和支付机制保障了消费体验,陶小普把助农消费的“过客”变成了“常客”。
近日,陶小普宣布将为农村打造“向上通道”,从阶段性抗疫到持续帮扶农民,陶小普希望更多农民的好货通过店主销往全国。据了解,陶小普计划帮助中国的100个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