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市疾控中心发布
春节假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
2021年春节即将到来,这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很多美味的食物,但美味的食物中也隐藏着风险。
Xi安疾控中心提醒大家:遵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同时谨慎采购食品,合理加工储存食品,注意食品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
1.当心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风险食品
隔夜饭、火锅、烤串、凉菜、熟食和红烧食品等。
常见病原微生物
非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等。
发生原因
食物被致病菌污染或致病菌未被杀灭,是因为食物第二次加热过夜后未彻底加热,火锅烤串未彻底煮熟,沙拉和熟食存放不当,可能引起传染性或毒性食源性疾病。
预防措施
2.警惕化学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风险食品
腌制时间短的泡菜;假酒混有大量甲醇。
致病因素
刚腌制过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假酒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甲醇。
发生原因
家庭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用腌制时间短的咸菜。假酒中毒主要是喝掺有工业酒精的假酒引起的。
预防措施
对于自制的咸菜,腌制的时候要多放一点盐,最好腌制20天以上再吃。建议在正规场所购买白酒,不要在街头摊点购买无品牌白酒。
3.警惕自制发酵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风险食品
自制发酵豆制品(如豆豉、面酱等。),发酵的玉米粉制品,变质的新鲜银耳和长时间浸泡的木耳。
致病因素
前者主要由肉毒杆菌毒素引起,后者为椰子假单胞菌亚种。椰子假单胞菌及其米发酵酸发酵的米。
自制食品应保证原料的卫生安全,生产过程应符合传统工艺方法。银耳、木耳尽量浸泡食用,不宜长期浸泡或受潮存放。
4、接触进口食品或冷冻食品时,注意个人防护
除了冷冻食品,樱桃、奶枣等食品也是新冠肺炎核酸阳性,那么冷链食品安全吗?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购买食用进口冷链造成感染的风险非常低。活病毒、死病毒和病毒片段可能都是核酸阳性,这意味着核酸阳性不一定意味着它具有传染性。其次,国内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多为轻度污染,污染导致人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前提是污染量比较大,同时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能造成感染。因此,在员工中,尤其是物流装载机,感染相对较多。
可见,你不用担心吃进口食品感染新冠肺炎。但是,购买进口食品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加工过程中要勤洗手,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 Xi安网V编辑制作
来源:Xi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Xi安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