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村民已经走出农村去城市工作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闲置的民宅和空屋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房子因为无人居住和无人管理而变成了危房。
如果任农村宅基地、农村住房继续闲置下去的话,那么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不利于农村的发展,这么多年来,中国和各个地区也采取了多项举措!
1、拆除农村危旧房,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
在农村,很多危房没有拆除,威胁村民安全;而且这些房子都是空置的,很多人因为申请不到宅地而无法建房。因此,拆除农村危旧房,不仅可以保护人们生命安全,更是能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
2、鼓励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如今,已经在城市定居的人不在少数。虽然进城是必然的趋势,但很多进城落户的农村孩子在继承了农房后就闲着,真是浪费资源。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当然,农民不愿意退出自己的家园,地方政府也不能强迫他们退出自己的家园,只能在自愿补偿的基础上退出,这才是根本。
3、允许返乡下乡人员与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为了进一步盘活闲置的农村房地产,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也意味着农村旧房将有翻新改造的机会,农村住房资源也可以“重启”。
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会有大量的人返乡到农村发展,农村的住房资源也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凭借这些人的优势和资源,相信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