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致富网,致富经红薯创业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徐志伟

在舞阳县太圩镇乔奇村,人们一提起祁宏庆,都赞不绝口。“人是红的,那是店员”!每个人都钦佩他的自我提升、自我就业和努力工作。

齐宏清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对儿女,一所大学,一所中学。但妻子的大病不仅花光了多年积蓄,还欠下了上万的外债。2016年,经过群众评议和镇村考核,齐洪庆的家庭被纳入建卡。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洪青的妻子得到了积极的对待,大女儿毕业后也参加了工作。毫无生气的家庭再次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妻子病情一稳定,内心充满活动的红卿就会开始思考。你在做什么?镇村干部跟他在一起,不依靠靠山,水、交通不方便,只能从土地上下手。镇扶贫办多方寻找致富信息,帮助干部监督协调,做到了自己认定的事情。齐洪庆和他的表弟去了Xi渭南、韩城等地的渑池布照村进行考察。他们在这些土壤条件相同、地理尺寸相同的地方成功发展了辣椒种植。他们首先在自己负责的地里种了10英亩辣椒。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辣椒地里种上了红薯。祁宏庆没想到的是,主业辣椒没赚钱,副业红薯却让他小赚了一笔。尝到甜头的他,第二年就把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当年收入10多万,顺利脱贫。“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镇村两级领导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给我找到了一条路,让我发展种植业,还清了债务,购置了农机和小型运输车辆。”齐洪庆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今年,齐宏庆紧跟形势,将种植面积扩大到70亩,引进淀粉含量高、口感甜的甘薯新品种“尚书19”,平均亩产600033548000公斤。齐洪庆把小红薯卖给超市,卖不出去的大红薯做成红薯粉和粉丝。他在自家门前做了个醒目的牌子,“纯红薯粉条,假一赔十”。同时,他在扶贫产品展上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与多家政府机构、学校签订供销合同。

“多活着,我自己做不到。我去年雇了三个人,成立了宏清农民专业合作社。”齐洪庆说,“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