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管理
首先,项目质量管理情有独钟,因为我个人的硕士论文是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的。今天,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项目质量管理应该贯穿整个项目,现有的理论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和六适马。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相对容易记忆,包括项目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和每个过程都很重要。质量管理贯穿于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首先要为质量管理提供资源支持,确定总体质量目标和实施方案;其次,专业职能部门提供项目质量保证;最后,必须动员所有员工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有效控制项目建设的全过程。PDCA循环贯穿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项目质量管理的输入和输出
一.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的输入和输出
在质量计划中,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关键点非常重要。项目质量策划的方法一般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对标、实验设计等。头脑风暴、力场分析和名义成组技术经常被用于项目质量规划。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本质是协调成本、质量和效益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提高质量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和效益的降低。因此,有必要在项目质量计划中分析项目产出产品的成本效益,充分分析项目质量、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最适合的质量水平。如图2-4所示,找到合适的成本点,获得最佳质量,达到质量和成本的平衡。基准测试要求对当前项目和类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一般选择优秀项目作为参考对象,通过比较形成自己的改进建议,可以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但对标需要类似的项目经验,选择的参考项目必须是经过实践洗礼、久经考验、被大众认可的项目。实验设计方法是一种统计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添加所有可能受到系统影响的因素,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变量。
效益成本分析
二、质量保证
为了实施项目的质量计划,证明项目符合其质量目标和相关标准,并为客户提供质量信任,一系列活动被称为质量保证。实施质量保证的输入依据和输出产品如下图所示。项目质量保证的结果是质量改进计划,旨在提高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的效率和项目结果的质量
质量保证的输入和输出
项目质量保证的方法一般包括质量审核法和过程分析法。质量审核,也称为质量保证体系审核,本质上独立于项目质量管理活动
的评审,一般具有结构化的特点,通过这种评审可以识别出项目中低效率的规程。通过对质量审计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错误或失效的方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可以降低项目的质量成本,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过程分析是一种全流程方法,首先要按照过程改进计划识别项目质量活动所需的改进点;然后通过对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项目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不标准项以及无效活动等;最后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可以对未来相似的问题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三、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是通过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识别项目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目的是使项目能够满足指定的质量目标、标准和规范,使项目的可交付物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质量控制的输入组件和输出产物如下图所示,其输入主要包括更改的决策、返工的内容以及管理过程的调整。

质量控制的输入和输出
该过程通常与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密切相关,其中很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包括质量控制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质量管理的基石。
老七种工具包括抽样检验、检查、因果图、流程图、检查表、帕累托图和流程图。抽样检验是一种统计学的方法,在需要检验的范围内选取部分进行检查和验证,这种方法可以降低质量控制的成本,目前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知识体系。检查的范围比较广,根据检查的度量值可以分为项目过程输出最小单元的检查和项目最终可交付物的检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结合使用。流程图是用来显示输入和输出过程的一种工具,常用于管理流程的梳理,流程图的三要素,即活动、决策点和过程顺序,通过流程图可以非常清晰的表明一个系统的各个过程之间的依赖关系。控制图也是一种统计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一种通过对样本进行边界控制分析的图。基于贝叶斯统计量的控制图可以先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将经验信息进行存储并与当前样本进行结合,能弥补控制图中样本数据不足的缺陷。散点图是通过绘制独立变量和非独立变量之间的图形,分析两者的关系,这个点越接近对角线,认为这两者的关系越紧密,通过该工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掌握两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方图是反应数据变化的一种工具,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因果图又叫鱼骨图,它可以将各种发生的事件和内在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图的方式进行表示,将这些要素按照相关性进行层次化的分解,清晰地描述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图为因果图简易实例,因果图可以把问题、原因和对策统一起来,逐层深入,可以表现一个问题或现象“原因的原因”。通过因果图,我们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按照指定的方向收集相关的数据。

因果图示例
检查表指的是按照指定的过程资产格式进行数据收集的工具,用于对项目质量过程、输出、评审的检查。下图为典型的评审检查表样式,但是不同类型项目,检查表内容不同。

检查表样例
帕累托法则认为:大多数问题是由数量较小的原因造成。此项法则也被认为是二八定律,80%的问题往往是由20%的原因造成。帕累托图是根据问题发生频率的高低进行直方图的绘制,图2-6为帕累托图实例,排序的目的是将主要问题的优先级提高,该工具被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应用在质量管理中,项目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应先解决造成缺陷较多的问题。

帕累托图示例
新七种工具包括亲和图、关联图、树形图、活动网络图、矩阵图、优先矩阵、过程决策程序图。亲和图又称KJ法,将收集的实践资料、理论知识、干系人的想法和意见等按照其相互之间的亲和性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统一的分析来解决问题。统计方法和KJ法的都是以事实为依据来解决问题[[i]]。关联图是指用图形化的方式将具有相互关系的因素通过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通过关联图的绘制可以快速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方便问题的原因分析,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树形图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是系统工程理论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在项目质量管理中,通过将项目的目的和所需要的技术顺序分解,系统化的展开并作出图形,有助于全面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活动网络图法是网络图和计划评审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质量管理的计划能够按时或者提前完成。矩阵图法通过绘制多维矩阵表格,使用矩阵结构对数据进行多元因素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原因以解决问题。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矩阵图一般用于识别项目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优先矩阵图是一种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与矩阵图法最大的区别在于优先矩阵图形成的是一个数据分析矩阵,这种方法往往需要使用信息化工具进行辅助分析。
过程决策程序图也叫PDPC法,以图形化的方式描述一个目标与达成此目标的步骤之间的关系。PDPC法主要用于项目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和项目管理过程的预测,提前部署解决方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
“新七种工具”不是“老七种工具”的替代,是在原有工具基础上的补充和丰富。“老七种工具”的基本的特点是以数据为中心,以定量分析为主,加强过程控制,而“新七种工具”则通过整理大量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因此,“新七种工具”有助于整理质量问题、进行质量目标分解和制定质量计划。关联图和亲和图可以用来整理质量问题;树形图、矩阵图和优先矩阵图法可以分解目标;PDPC法和活动网络图法可以进行质量管理的进度安排。
在质量管理中应该以客户为中心,把用户需求作为重点,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形成质量文化来促进全部成员持续改进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i]]王为人.质量管理QC新七大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0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