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今年我国将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券的发放和使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依托电子社保卡,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具有认证结算功能、培训资源精准对接的电子证书。计划全年发券1000万张,用券100万张以上。
截至3月底,职业培训券试点工作已扩展至全国155个城市。其中,来自14个省60个城市的职业培训券已上线。累计发放凭证175.7万张,使用凭证8.4万张,凭证使用率4.8%,涉及171家线上渠道、1448家培训机构。
目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培训券发放方案。
以上海为例,企业员工线上职业培训补贴每人600元,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补贴;每个培训项目不少于24课时,并与主营业务相关。
发放形式是先备案,后组织培训,再申请补贴的过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在线平台将更有利于通过审核。
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不同地区可登陆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查看当地补贴政策)
小逻辑和你一样关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放1000万职业培训券向HR发出了什么信号?
arkmode-color: #FF4C00;">供求关系仍偏紧
加快技能人才发展亟待解决
根据人社部发布“最缺人的100个职业”显示,一季度招聘需求大于求职人数的缺口数超过了100万,达到了105万,也是连续7次监测以来首次突破了百万关口,环比增长了13.65%。
这份报告的100个职业中,有29个职业新进排行,29个里面有20个是和制造业直接相关的,占比达到69.0%。
从整体的人才市场现状看,供求关系仍然很紧张,并且制造业招聘岗位的需求仍保持旺盛势头。
加快技能人才发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解决。
这些缺口的问题,也是人社部发放职业培训券的初衷之一。为制造行业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壮大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才有助于解决目前制造业用工缺的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于近日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中国经济时报推出“聚焦职业教育发展”专栏,约请国家高端智库专家把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破难题、提建议、谋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一部署为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需要认真谋划,扎实推进。
因此,培养人才这件事,是国家关注、政策扶持、地方重视的,企业和HR同样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并实时关注这方面的政策与动态。


在公司内部营造学习氛围
政府鼓励培训,公司作为用人方更应该重视人才的成长。
作为企业的HR,可以通过一些行动去为员工营造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成长动力,也能加深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第一,企业内部的培训才是最适合员工也最贴切企业运营现实的。无论是长期借助外部培训力量,还是轻视培训体系,都很不利于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
一旦出现人才断层,哭的还是老板和HR。
因此,在内部搭建一个能充分的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体系十分有必要,让员工看到他们发展的前景,不断的让他们具备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才能在不断的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中,真正的认同公司、为公司服务。
第二,人力资源部门可以牵头并联合其他各部门,定期举办类似读书交流的活动。既能增进同事之间的情谊,又可以利用内部资源实现交流互助。营造学习氛围与交流氛围两不误。
第三,企业管理层、部门负责人带头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形成由上而下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拉进和下属之间的距离,培养组织的默契,甚至发现组织内部的短板所在。
第四,以爱好为基础,建立学习交流群。让公司不同部门但有相同兴趣方向的人可以在社群中交流和分享。
第五,如果企业有固定的培训预算,可以为员工申请外训。接触外部的知识和逻辑思维,也有助于在日常工作中萌发新的想法和创造力。
企业重视内部的学习氛围,重视员工的能力提升,收益的不仅是员工本身,这种绑定行为可以完善企业的学习系统,有利于将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
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人才自会报以真心回馈。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就是现在
职业培训券是国家解决劳动用工问题所给予的机会和资源,无论是企业方还是职场人,都应该合理利用好资源。
再者,这张券不仅仅是一份培训补贴,也是在激发职场人的学习态度,是一个提升自身能力的闹钟。
就算没有这张券,也应该保持学习的心态,毕竟职场竞争这么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处于不进则退的立场上。
从公司内部横看,你在工作中不断有新的思考有新的输出,才能一步一步迈向升职加薪的正规;从职业规划纵向看,你更需要不断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升级,去冲刺自己的职业赛道。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国家都发券了,你还不学习吗?
本文系「HR新逻辑」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