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是一碗毒鸡汤
互联网圈流行三种创业导师:
第一是自带个人IP,在任何公共场所和渠道,如李开复,不惜到处宣讲创业导师;
二是塑造创业导师的身份。结果导师没有做成,而是把公司的业务折叠了,比如傅生;
第三类是媒体人,以报道创业者起家,赶上创业的“窗口”,为创业者提供培训服务,灌输心灵鸡汤,工作做得不好,比如牛。
今天我们来认真说说牛,恰逢创业黑马学院成立8周年。
牛,一个典型的媒体人,从1991年加入《经济日报》开始了他的个人媒体生涯。后来他成为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主编。然后他离开了《中国企业家》,创立了《创业家》。
《创业家》成立于2008年。当时世界陷入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极度困难。可以说是遇上了寒冬,经济增长停滞,极其缓慢。
2010年,正当金融危机结束、经济恢复增长之际,牛抓住机遇,开启了他的黑马成长营(后更名为创业黑马学院)培训课程。2011年6月,牛启动企业家搭建投融资平台“黑马大赛”,邀请所有可能上榜的黑马,并邀请部分评委现场点评。当时评委阵容强大,包括许小平、李彦宏、雷军、薛蛮子等。
要知道,2013年3月,海淀区著名旅游景点中关村创业街开始孵化。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开始传遍中关村大街。
牛温温至少提前3 -5年看到了互联网创业的情况,很早就开始了“人民创业”的导师角色,很有先见之明。
他是一种媒体人格,但他的公司靠创业咨询培训服务、公关服务和会员服务赚钱。
与创业导师李开复、傅升不同,牛温温非常低调,只是默默赚着创业者的钱,默默做着创业者的培训平台。
一个转折点是2017年8月,创业黑马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牛完成了转身,彻底撕掉了媒体人的标签,变成了一个“企业家”,一个依靠企业家做导师的商人。这也让创业黑马的营收数据完全呈现在大众面前。
回顾过去几年,创业黑马的业绩可以说是增长迅速。再来看看这家培训公司的业绩数据,营收暴涨:
年报显示,2017年黑马51%的营收为创业培训服务,45%的营收为公关服务。
同时,创业培训服务
年收入达到9400万,而带来这些收入的则是4400人次的学员,嗯,大多数应该都是创业者。2017年这家公司的毛利率为63.45%,净利率26.1%,而创业辅导班的毛利高达75%以上。可以肯定的说,这种暴利的营收模式,直接碾压参加培训的所有创业者。
有句流行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们不妨套用一下:

到了2018年,创业黑马前三个季度的营收比去年同比增长将近80%,但是成本也开始大幅增加,达到了188%,很显然这家培训机构在公关上花了不少钱。与此同时,政府补贴的减少,导致创业黑马其他收益暴跌74%。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科大讯飞的营收模式,它很大一部分就是靠政府补贴,但AI风口过后,科大讯飞的千亿市值跌去了一半,如今仅有500亿元人民币。
而牛文文的创业黑马,从2017年上市时的40亿市值,现在也只有不到30亿元市值。
2018,被称为创业黄金时代结束的一年。这是牛文文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意味着创业培训的故事不好讲了,创业者走入冷静期。
在黑马学院8周年的会议上,牛文文一一引用了周鸿祎、王石、史玉柱、李开复们的创业宣言,也算是一种特别鸣谢。
毕竟,他们大多都曾是黑马成长营的导师,这些人也不是单纯靠钱就可以请来的。
这背后其实也凸显了创业黑马这家公司的经营模式:通过牛文文个人资源和人脉能力实现的套现,这些导师们不过是牛文文公司的“变现工具”。
对于王石、李开复们来说,他们唯一的需求可能就是:牛文文给了他们提供了可以把曾经自己创业时的风光展现给后辈们的一个舞台。
多年前,牛文文的宣言是“互联网+”正带来创业黄金期,今天他的宣言是风口创业的黄金时代即便过去,创业者也能依靠产业升级度过“寒冬期”。他还说,用创新的方式,全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可以重做一遍。
时时刻刻,牛文文都在传达着创业未进入寒冬,只要你换一个方式。言语中也透露着:如果你不会,来黑马学院,我教你呀?
只不过,你会发现当今互联网创业巨头的掌舵人,滴滴程维、今日头条张一鸣、美团王兴……他们中没有一个是通过创业培训成为黑马的。
你也会发现,即便喝了牛文文的创业鸡汤,对于普通创业者们来说,最终都依然在苦逼的创业,而创业导师牛文文已经成为黑马,悠闲地喝着冬日里你们送去的暖汤。【微信公众号:这不合理鸭(buheli_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