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智能家居创业计划书ppt 智能音箱创业计划书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韦世玮

编辑 | 心缘

智能家居市场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竞争,竞争的焦点是全屋智能。

2021年初以来,以碧桂园、恒大高科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商,以海尔、格力为代表的家电厂商,以百度、华为为代表的互联网、通信巨头,加速了全屋智能的布局,纷纷抛出一系列解决方案,都需要存在感。

现在的全屋智能概念和以前的智能家居有什么区别?如果在之前的智能家居场景中,当你在家里睡着,从寒冷中醒来,你会起身通过语音控制空调升温,然后再次入睡。

现在,全屋智能意味着在你从寒冷中醒来之前,家里的传感器设备会自动感知室内温度的下降,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手环会检测到你的体温下降。这时,人工智能(AI)系统会自动计算出最适合睡觉的温度和湿度,并智能控制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而你在整个过程中还在睡觉。

与大多数需要用户主动控制和交互的智能家居场景相比,全屋智能可以说是智能家居概念的未来终极形态。

但事实上,看似充满黑科技的全屋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智能家居诞生之初就开始设想全屋智能生活的蓝图,并且很多家电和IoT厂商推出了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但以往的解决方案受限于连接技术和标准的不统一、品牌生态的碎片化、部署成本高,仍未能为消费者提供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体验。

今年,随着各种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涌入,智能家居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1年爆发的全屋智能方案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何在当下的时间点突然爆发?背后暗潮涌动的市场和玩家格局有何变化?还与很多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一、全屋智能热潮爆发,打破“伪智能家居”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人士梁对表示,前几年大家谈论的智能家居,很大程度上是“伪智能家居”,是非常初级的智能家居。“现在讲的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的高级形态,也是终极发展方向。”

智迪从业内知名物联网厂商这次全屋智能的兴起是房地产和智能家居产业融合带来的新机会,是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新机会。的技术负责人处了解到

首先,在市场需求方面,2020年黑天鹅爆发后,大部分消费者都增加了居家生活时间,这对于居家生活的品质和智能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高端消费者都在追求家电功能的多样化、智能化,为创新技术买单。

这体现在智能家居市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智能音箱、家庭视频娱乐等单一设备的智能体验,而是想要更全面的智能生活体验。例如,消费者过去通过智能音箱或智能电视控制温控设备,但现在他们希望设备自动检测自己的需求并自动调整。

根据IDC去年12月发布的《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在2020年Q3,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约5112万

台,同比下滑2.5%,主要是受到智能音箱、家庭视频娱乐设备出货减少影响,这两个品类出货量分别同比下滑14.7%和19.9%。


相比之下,该季度的家庭安防监控、智能照明和智能温控市场,则延续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28.6%、110.5%、337.5%,而这些都是和前装市场密切相关的产品。


其次在宏观环境中,由于国家出台了房地产限价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已逐渐进入存量时代,厂商的盈利能力下降,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在2019年已达60.6%,专家预计2020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60%和66%。


此外,某IoT厂商技术负责人提到,全屋智能以前更多是个别厂商的口号,但经过这些年发展,技术产品逐渐成熟,同时ZigBee 3.0技术、语音交互技术、成体系化的产品等也促成了新一波行情,房地产商愈发感受到全屋智能发展的必要性。


在这些因素的交错影响下,智能家居掀起新一轮的全屋智能浪潮,迅速席卷至各行各业。



二、全屋智能的四大特点:全屋联动、无缝体验、紧密生态、无感智能

与最初的智能家居方案相比,今年爆发的全屋智能核心集中在更顺畅的连接、更统一的系统和更连续的体验上。


从消费者角度看,梁振鹏认为,全屋智能对消费者更重要的点在于,它能真正满足消费者便捷、舒适、智慧和简洁化的智能家居整体体验,与原来只需几个设备联网就能称为智能家居的初级形态大有不同。


从解决方案看,某IoT厂商技术负责人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全屋智能,核心问题是要构建成系统的产品体系,面向家庭的整套解决方案,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具备稳定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特点。


这一点梁振鹏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智能家居要有平台、生态、芯片、操作系统,还要建立自己的生态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范畴,如果要实现它,首先就要解决设备互联的问题。


通过与多方业内人士的深入交流并基于行业普遍观察,智东西将全屋智能总结为四大特点:


1、去中心化的全屋联动


首先,全屋联动意味着一套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用户都能随时联动控制家中的所有设备,同时用户的使用门槛也大大降低,不再需要费时费力费脑细胞地执行复杂的网关配置,只需轻松操作开关就能体验。


“这不是简单的几个设备互联,例如在100多平的房子里,大大小小的灯、每个操控面板、开关、插座,还有一些基本的家电、窗帘、智能门锁等,加起来至少也有上百个设备终端,将它们连接起来必须要解决布线,还要稳定的连接网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梁振鹏说。


2、设备之间的无缝体验


其次,解决连接之后,企业还需要一个平台或者操作系统,能让几百个终端设备在一个整体运行的平台上,也就是“去中心化”、统一管理的智能中枢,而不是单纯将某一智能单品作为智能家居的唯一入口。


这主要针对多设备、多场景之间内容信息的交互体验,依托设备底层搭载的操作系统,让手机、电脑、电视、智能音箱等各类带屏设备都能无缝投屏或切换内容。


比如,当用户从客厅走到厨房做饭时,在客厅电视上还未看完的节目内容能无缝转移到厨房抽油烟机等设备屏幕中,方便用户边做饭边看;当用户在厨房做饭时有客来访,智能门锁猫眼检测到的画面也能无缝投屏到厨房的抽油烟机屏幕上,用户无需走出厨房就能给访客开门。


3、更紧密的生态构建


同时,生态也不能忽视,“因为没有一个企业能自己生产智能家居场景中的所有设备。”梁振鹏谈到。


“所以在智能家居行业中有一个普遍观点,就是三流的公司做产品,二流的公司做标准,一流的公司做生态。”他解释,所谓生态就是企业都要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将智能家居的蛋糕做大,产生合作共赢的效果。


4、多模态无感智能兴起


除了用户主动控制外,现有的全屋智能方案还在无感体验上进行了全新升级。用户不需要向设备发出指令,设备就能自动感知用户行为和状态,分析、学习用户的习惯和喜好,主动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场景。


无感智能也意味着语音交互不再是智能家居的唯一交互方式,而将图像识别、手势识别、温度识别等多模态感知和自然交互技术融合,实现更全面和立体的主动服务。


海尔智慧家庭超级大脑“智家云脑”



三、多领域玩家涌入,全屋智能赛道六大派系

从玩家角度来看,目前全屋智能赛道的玩家分为六大派系,核心的优势分别在于智能硬件、交互系统、通信网络、平台等。


其中,家电厂商、IoT厂商和房地产厂商最为积极,同时以百度等互联网厂商则更聚焦语音交互系统这一软件基石,华为更是今年出其不意地推出了一个明码标价99999的全屋智能主机,国美、京东等电商也在抓紧发力。


CSHIA Research发布《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中的中国智能家居产业链品牌阵营


一是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家电厂商。这类传统家电巨头本就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是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的重要基础。


同时,他们也在构建以自家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但这不是一己之力就能构建的,“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家里不全都是美的电器,一定会有不同厂家的设备,我们必须去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美的集团IoT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向江旭说。


美的美居全开放生态版图


二是以涂鸦智能、如影智能、云米为代表的IoT玩家。IoT玩家的类型更加多样,既有为其他IoT厂商提供商业落地解决方案的AIoT平台玩家涂鸦智能,也有像如影智能、云米这类IoT设备玩家直接打包一个智能设备大礼包。


三是以碧桂园、恒大高科为代表的房地厂商。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并没有长期的AI、物联网等技术储备和布局,因此更多是基于自身的资金和地产平台优势,与AIoT平台玩家或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开发全屋智能方案,同时他们的主战场也集中在前装市场。


星络家居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展示


四是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现阶段布局全屋智能的手机厂商较少,小米已经在AIoT生态布局了8年,今年2月初,小米创始人、CEO雷军也对外称:“小米已将全屋智能列为今年核心策略之一,今年全屋智能展示空间将覆盖全国大部分小米之家。”


而华为则重点展示了它的通信连接能力,出其不意地在今年4月推出了一套包含1个主机、2 张网络、N个硬件的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决方案,通过网络融合与设备融合,实现全屋智能硬件及声、水、光、电等系统的智慧互联与协同,并标价99999元起。


华为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决方案


五是以百度为代表的语音交互系统供应商。百度不具备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电设备生产的基础,更多是依赖自身的互联网软件优势及AI能力,开发以小度语音助手的语音交互能力为发力点的全屋智能方案,设备层则更多是智能屏/智能音箱、智能中控、照明、传感器等一系列自有和生态合作联网设备。


小度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六是以国美、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玩家。梁振鹏告诉智东西,这类玩家主要依托自营电商平台,接入大多数家电产品,通过数据共享或统一传感器、元器件、接口的生产标准协议,打造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建立生态圈的过程。



四、全屋智能的机遇和挑战,谁会在这一阶段脱颖而出?

在某IoT厂商技术负责人看来,目前整个智能家居行业正呈现出智能化、体系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有不同体系间的互操作、与服务融合探索等挑战。


首先,做全屋智能平台的门槛是要有足够多的产品线。“现在每个企业都在抢占智能家居的平台。”梁振鹏说,但这并不意味做全屋智能平台的门槛低,因为做平台首先要自身有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多元化赛道,才具备推平台的基础。


其次,网络的稳定性也不可小觑,Wi-Fi、ZigBee等无线技术,以及PLC电力线通信等有线技术都是玩家们重点关注的通信技术。


其中,华为的“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就将PLC(电力线通信网)和Wi-Fi网络整合在一个内嵌的机箱里, 大幅度降低布署成本和管线成本,实现对设备的统一管理。


还有业内观点认为,随着全屋智能接入的网关和设备原来越多,设备组件之间的联动性也越来越高,传统网关的算力将成为系统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玩家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全屋智能本地控制中心的边缘算力性能。


除此之外,全屋智能方案的价格成本高、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低、产品的实用性不强、终端设备部署复杂等难点,也是全屋智能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关键问题。


最后,技术标准的统一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今的智能家居生态与最初发展阶段相比更加聚合,但智能产品的体量仍十分庞大,采取的协议也不同,如何提升产品之间的兼容性还是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全屋智能的普及前路漫漫,现阶段还处于玩家们不断磨合的过程。但最终,这波全屋智能浪潮也将推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离真正的智能家居前进一大步。



结语:是行业爆发的关键阶段,还是新瓶装旧酒?

智能家居行业作为新兴产业,让许多企业从最初埋头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逐渐打通更多细分领域和行业,将自身原来的产业范畴扩充到市场容量更大的产业中。对布局智能家居市场的企业来说,这不仅为自身打开了一个新的天窗,也进一步拓展了产业边界。


而全屋智能作为智能家居行业未来的终极形态,玩家们不断磨合与试错的背后,也孕育和灌溉了一个新的供应链,随着各环节玩家的洗牌发展,一个更加成熟的国产化供应链已现雏形。


尽管前方还有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这波全屋智能浪潮正强势席卷而来,最终受益的都将是你我每一个消费者,而“以人为本”也将是指引行业不断成熟的初心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