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手机app,全民悬赏app怎么样

最近,你应该看到过这样的新闻。

电影《失孤》的原型人物郭,经过24年的不懈寻找,终于在7月11日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人,史超会给你一个简单的描述。

郭的儿子郭震在1997年被人贩子拐走。从那以后,他走上了寻找孩子的道路,基本上他最好的青春都花在了寻找孩子上。

在此期间,他已经弄坏了十多辆摩托车,只有挂着儿子照片的旗子陪伴着他。

如今,24年过去了,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红点是他去找儿子的地方

这份久别重逢的报道背后,很难想象警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今天,史超将简单地和你谈谈,

#333333; --tt-darkmode-color: #A3A3A3;">“ 郭振 ” 们是怎么被找回来的。




20 多年前,技术条件有限,监控视频不多,消息传播渠道也不如现在发达,孩子被拐后,想要短时间内找到难度很大。




要是短时间内没找到,随着人贩子多次倒手孩子,孩子长大样貌发生变化等等,再找更是大海捞针。




在当时,如果孩子被拐,那你可以当他没了。




这样的情况,在近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给大家品品好了。




我们整个编辑部,昨天都在微信上认识了 5 万块。




你看,在平安长垣发布的通告里,身份证、户籍、姓名、照片,简直不要太详细清楚。只要她出现在我们园区,嘿嘿嘿,这个月我们能喝奶茶喝到爽。




已经公示的在逃人员就不打码了...▼




而今消息传播速度之快,警方获取信息之快速精准,如果你多 上班摸鱼刷微博、群消息 关注新闻的话,那人贩子就是行走的赏金。




现在拐卖案件早就越来越少了。




很多正在开展的打拐行动针对的是发生在前些年,尤其是二三十年前的积案




面对这些年代久,线索少的案件,除了出动大量警力调查摸排外,警方还在 2009 建立了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 DNA 数据库 ( 后文简称打拐 DNA 数据库 )




它的工作机制大致上是这样的。。




被拐孩子的父母报警后,警方必须且免费采集父母血样,分析 DNA 录入打拐 DNA 数据库。




同样,警方在解救被拐儿童后也要采血录入相关 DNA 信息,被送到救助站的 14 周岁以下来历不明的儿童也要采血,发现奇奇怪怪可疑儿童也可以采血。




然后,计算机将 DNA 信息自动检索对比,搜索亲子关系。




这个数据库有多有用呢?




用江宁婆婆的话来说,孩子被拐只要父母报警,被救回的孩子一定可以找到父母。




也许数据会更直观一点,数据库建立后,找到父母的被拐儿童逐年递增,在 2012 年后每年找到父母的被拐儿童直接从数百人冲到了 3000 余人 ↓ ↓




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有了科技加持,被拐儿童仍然不能 100% 都能找到自己的父母。




有时候是孩子不知情,并不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有时候是父母不会报警,因为他们是自己卖掉了孩子,或者遗弃了孩子。




嗯。。。




聪明的差友看到这里可能会想,那我们能不能不全民录入呢?




这样每一个离散家庭不就都能重逢了?




好想法!但不太能够实现。。。




首先问题是采集范围太广,成本太高,采集并且制作一例 DNA 样品的费用通常在 60-70 元,父母+被拐儿童,一个家庭至少要做 3 例。




另外 DNA 采集工程量大,专业性强。采血到 DNA 检验入库整个流程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计算机 “ 盲比 ” 可能会出来多条信息,需要人工再次复核,最后确定哪些数据有用。




除了 DNA 数据库以外,公安部还建立了 “ 被拐/失踪儿童信息系统 ”、“ 全国公安机关团圆会战平台 ”。




大家更为熟悉的应该是 2016 年公安部发布的 “ 团圆系统 ” 。




当小朋友走失的时候,团圆系统会以失踪地为中心,通过合作的移动应用和新媒体向特定范围内的群众推送失踪儿童的信息。




失踪超过 3 小时


推送半径为 500 公里▼




在技术不发达的时候,被拐卖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你面对的很有可能是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人贩子大概率是流动人口,你根本不知道是谁带走了你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去向何方。




想要再见,或者是十年后、二十年后,或许是永远不会再见。




世超不敢想象,在所有拐卖案件里会有多少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有多少个等待重逢的郭刚堂和李静芝。




而这样的情况,在近十年间,可以说是被科技和警察叔叔们一步步改变。




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