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库验收的流程与步骤
入库验收流程
供应商是否已通知交货;
单件货物是否一致;
检查数量和质量,统计数量,评估质量;
及时张贴,先进使用条形码;
保存表单。
ISO9000要求文件保存5 ~ 15年。管理表格要应用一些文件管理的方法,比如文件要用ABCD排序,文件上要有签名制度。签名要签上日期,按照国际标准书写。年、月、日的日期应清楚标明并手写。
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事情不容易出问题。
入库验收有八个步骤
确认供应商;
确认交货日期,并标记延期交货;
确认产品名称规格,中国制造业有12个字混淆: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交货期短;
"letter-spacing: 1.5px;">确认数量,确认品质;通知验收结果,及时通知给采购,要善于跟别人沟通,及时汇报;
不良品及时退回;
及时入库,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
详细的记录。
堆放货物的四个方法
堆码就是货物堆放。
五五堆码;
货物堆放有很多方法:
① 第一个叫平行五,就是平行着放;
② 第二个叫三二五,后面放三个,前面叠两个;
③ 有一四五,有直立五,有二三五,有三二五一般圆形的叫三二五。直立五一般都有支撑,不会倒下来。用的比较多的是三二五、一四五方法。
编号定位;
一次托盘;
分类堆放。
物品保管三大原则
(一)三防
防火;
防盗;
防潮。
例如,南方人采用抽湿的办法来防潮,一种是用抽湿机,另一种是把地面割开,地板下是空心的,用木头龙骨做起来,上面放货物。
(二)三定
货物放哪个区位,叫定区;
区里头分不同的号,是定号;
每堆货的数量应该是一样的,零散的归零,放零散区,叫定量。
(三)先进先出
也就是先进来的货物先发出去,先进先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有效期。
物品保管七大注意事项
不同产品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总的来讲,有如下几点:
温度、光线、湿度、灰尘、虫害;
例如:
有些产品怕潮怕热,要注意温度;
有的怕阳光,只能放在阴暗的地方;
所有的产品都怕灰尘。
大不压小、重不压轻;
注意储存的有效期限;
防火、防盗、防水;
对酸、碱、锈的防护;
危险品的远离火/电/水源和隔离堆放;
定期检查电线绝缘是否良好。
货卡八大内容
货卡有八大内容,在货卡里头尽量把这些内容用进去。
货物编号;
货物名称;
货位编号;
等级分类;
安全存量;
再订购点;
订购时间;
结存记录。
例如,第四项“等级分类”很多人没写,要标清这个物品是哪一类的,是A类、B类,还是C类,一般A类是价值很高的,B类是一般的,C类是价值比较低的,分类不同,保管的重点不一样。
很多报表上都有“安全存量”,可惜很多人不填;“订货时间”一般人都填,“结存记录”也填;“等级分类”、“安全存量”、“再订购点”这三项很多人没有填。
在以上八大内容中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再订货点”这个量,库存就应该补充了,到了这个量要提醒采购。
三大搬运方法
体力搬运;
机械搬运;
AGV。
尽量减少体力搬运,更多采用机械搬运,机械搬运里面最先进的一种叫自动化的激光导航搬运车,这是最先进的,简称AGV。
搬运的时候要注意12个事项
尽量使用工具,而不要用手;
减少搬运的次数;
尽量缩短搬运的距离;
通道里面不可以放任何障碍物;
注意人身和产品的安全,不光要注意产品的安全,要注意自己人身的安全,有些比较危险的地区一定要戴安全帽,按照国际标准,仓储人员是一直要戴安全帽的;
各种通道都要有路标,进行标识管理;
容易磕磕碰碰的部位要适当保护;
对容器运输工具要及时保养;
要注意防震,有些产品也要防潮;
通过污染区要适当保护;
易然易爆的物品搬运的时候要小心;
搬运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培训。
发货有三大原则
(一)手续不齐全的时候不要发货,除非有特殊的批准
国内经常有人为破坏作业标准流程的事情发生,有些领导喜欢特批,特批多了标准流程就废掉了,真正违反制度的都是领导,普通的员工是不敢违反制度的。领导特批的要么让他签字,要么用领导的邮箱发一个特批的邮件,或者在手机上留下短消息,这些都是凭证。尽量减少特批,一定要特批,要留下文字记录。
(二)严禁发出已经确认的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一定要标识得非常清楚,没有标识就很容易发错货。考察供应商一定要到厂家去看,看是不是符合供应要求,要看不良品区、良品区和报废区,以此来鉴定厂家的质量等级,如果标识不清楚就没有竞争优势了。
(三)严禁私自使用或者取走库存品
也就是要经过一定的手续或领导审批才能提走库存,货物被盗常常因为管理不好。
拣货的两种方法
(一)摘果法
一次性要用很多货,就把整个托盘拉过来,然后分配给不同的生产车间,这叫摘果法。
(二)播种法
需求量不多,但是品种很多,这时就要像抓中药,这里抓一点,那里抓一点,统一到一个托盘里面再送到车站去,这叫播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