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洗车店,洗车场转让信息

根据同城某网站“业务转移”栏目,前言:汽车服务世界统计了2020年第一季度汽修、美容门店的转移信息。最终的结果是,全国近1.1万家汽车服务门店宣布转店。

作者 | 赵小刀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后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米开朗基罗传》

最近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在路上,看到店铺转让信息的频率增加了。熟悉的餐厅、水果店、茶叶店、蒸汽服务店都悄然关门,门上写着“大换血”。

网上也是如此,关于旺铺转让的信息比较多,比如朋友圈、微信群、今日头条。

近日,根据同城某网站“业务转移”栏目,汽车服务世界对2020年第一季度汽修、美容门店的转移信息进行了统计。最终结果是,全国近1.1万家汽车服务门店宣布转店。

实际数据应该比这个数据大,这个数据仅限于网站覆盖的区域和没有发布信息的店面。我们都知道2020年的开始是艰难的,但乍一看还是有点残酷。

11000家汽车服务店中,有开了不到一年店的新人,还没有尝到盈利的甜头,就匆匆离开了;也不缺活了十年以上的老兵。他们尝到了赚谎时代的红利,受限于路径依赖,转型不及时也不成功,最终也没能逃过突如其来的危机。

事实上,谁会忍心将自己亲手拉起来的店面转让,直到陷入绝境?然而,创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如果你犯了错误,你将失去一切。尤其是近两年汽修行业整体承压,对于没有资金、没有运营、没有定位的门店来说,无疑迎来了黑暗时刻。

一、1.1万家汽服店转让

“去年谁的门店多,谁就光荣;今年谁的店多,谁就大。”宋,一家汽车修理连锁店,感慨地说。

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说法反映了实体的痛苦:在特殊情况下,无法承受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可能会压垮一个企业。

2月初,汽车服务世界发起调查,35.4%的门店表示现金流无法维持到3月。现在,第一批门店已经入春。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以1552家门店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山东,然后是江苏,转移门店超过1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大省份中(图1),东北地区有三个席位: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店面转让数量前十的城市中(图2),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会城市长春、沈阳、哈尔滨位居前列,长春是店面转让数量最多的城市。

(图1)

(图2)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东北是后市场竞争程度最低的地方,可能是互联网公司唯一从未涉足的处女地。

有趣的是,这是商店被淘汰最多的地方。也许,有时候竞争不一定是坏事,残酷的竞争可能会让你苦一阵子,但也让你长出了抵御寒冬的强壮肌肉。此外,店面的消除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无关系。

说到比赛,不得不提一个城市,河南郑州,——,曾经是维修大战的战场。六大高手在此隔空交战,战火迅速蔓延至全国。第二年,小保养的价格彻底被打破,99元的小保养套餐席卷全国。经历过维修战的城市得以幸存

的汽修店几乎都是高手。在第一季度,郑州的转让店面数相对较少,以219家转让数量位居榜尾。


排在郑州前面,据说是汽修店最难生存的城市——上海,在第一季度,有223家汽服店宣告失败转让。


近期,汽车服务世界推出的城市专题文章《这座城市埋葬了太多的国外汽修连锁,也诞生了途虎养车、驰加、美车堂等连锁》详尽地描摹了上海这座城市下的汽服店群像,经历过电商的袭击,保险公司的控制,环保的荡涤,店面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剩者为王。


“在高手云集、各种业态丛生的上海,一定是剩者为王的。”在上海16年的摸爬滚打中“剩下来”的悦车坊董事长王福来深有感触。


考拉爱车CEO郑才博也认同“剩者为王”的观点:“上海的大环境说优胜劣汰不够贴切,事实上是,在上海能活下来的,就已经是高手了。”


在当下这个节骨眼,“剩者为王”不仅仅是上海汽服店的生存法则,更是整个汽修行业的生存法则。


二、洗美店成转让重灾区


洗美店死伤一片。


这是汽车服务世界翻看1.1万家店面转让信息时的感受。以东北三省为例,满屏的洗车店转让信息,无声宣示着洗美这门生意的艰难。


去年,长春汽车美容连锁明星企业怪车坊被曝倒闭,它巅峰时拥有店面32家,被当地政府推荐至新三板上市,却一夜之间面临员工讨薪,会员退卡,公司倒闭的困境。表面上看,这家明星企业倒下是因为万元会员卡致使,实则是汽车美容困境的一个缩影。


曾经高毛利的洗美生意,为何节节败退?


汽车服务世界曾发布文章《曾经高毛利的汽车美容,如今为何节节败退 ?》详细论述了这个话题,汽车美容今天的困境除了疫情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恶性循环。部分店面直接贴牌,其他多数店面进货量下滑,厂家没利润导致服务跟不上,店面反馈目前“各个厂家服务都比较差”。


2)非刚需特性。美容项目(如漆面护理、车内清洁、轮毂修复类)并非“不可或缺”,属于面子工程。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人减少了美容消费,特别是中低档车主。


3)施工未达宣传预期。比如,镀晶对产品及工艺都有较高要求,但市面产品参差不齐,施工再不按流程完整施工,涂层就薄,便达不到保护效果。


4)价格虚高、“促销战”、店家美容品牌更换频繁、偶有跑路,让车主“觉得美容的价格不值,被忽悠了”。


5)对汽车美容固执的偏见。看不起:认为没啥技术含量;看不惯:认为美容就是骗人的。


汽车服务世界认为,在汽车美容业绩下滑,并被边缘化的今天,行业需要敢于担当、少说故事的领头羊汽车美容品牌,而对于店面认识到靠自己才是唯一出路,是自我拯救的起点。


三、他们的故事


在这1.1万家汽服店中,最悲壮的莫过于老店。


“痛心转让20年修理部。”位于上海浦东的A店发了一条转让信息。短短一句话背后蕴含了老板二十年对汽修行业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结局的无奈痛苦。


通过店主发布的照片,我们发现该店主营业务为轮胎,大小在140坪左右,是一家三类维修企业,略显老旧的装修,污渍很厚的地板等细节无不突出时间在这家店面留下的痕迹。


同在上海的B店,店招上大大的“韩泰轮胎”昭示了这家店所做的生意,店主在转让介绍里写上:


“经营十年老店,客户稳店,有一定老客户,地理位置佳,交通方便。因照顾孩子上学,诚心转让。”


汽车服务世界发现,除了洗美店,轮胎店是转让最多的店面类型。近几年,电商对轮胎业务的冲击在这个春天集中爆发,轮胎店的悲剧之处在于店面的盈利项目——轮胎,价格被电商击穿后,变成了快修店、综修厂的低毛利入口项目,根本没办法赚钱了。


安徽老刘经营了一家汽修店,一干就是十几年。这个春天,他发出了无奈的转让信息: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再管店,决定转让。


郑州C店有一点看上去和其他的转让店面不一样。从老板梅女士发布的照片来看,店面装修上颇有格调,店内很整洁,员工也很精神,标准化水平相对可以的,何况经营了十年之久。老板虽然没说转让的具体原因,可一个数据或许可以说明下问题的症结之处。老板在转让信息里表示:店面拥有上千会员。


一家240坪的一站式店面经营十年之久,只沉淀上千会员,算不上多,在汽修行业面临供给过剩、僧多粥少的局面下,该店的结局不会太好。当然,也有可能是笔者武断了。


“真是干这一行时间久了有点厌倦了。”同在郑州的D店,相比其他店主在转让时找家人、私人事务作托词,店主张先生毫不掩饰自己的动机。


据他本人描述,店面选址好,周边全是成熟小区;房东人特别好一直都很照顾,也没那么多事;最重要的一点是D店的盈利状况还不错,“每天都要在店里忙碌着,也没有其他业余时间,想换个其他行业。”


相比老店,新店在危机面前更加脆弱不堪。


位于深圳的C店,是一家主打一站式美容的店面,老板陆先生去年底怀着对后市场的无限憧憬,开了一家店,光装修就花了40万元。


如今,他还没尝到盈利的甜头,就要匆匆关掉门店了。


限于篇幅,不一一叙述他们的故事,也许他们就是散落在我们身边的某个熟悉的店面。


写在最后:


行文至此,汽车服务世界最大的感受是:这次疫情的影响超出预期。


而国外确诊数字不断攀升,疫情仍有不确定。因此,疫情影响的时长仍有待观察,对于门店来说,还有一段更艰难的路要走,做好至少半年的过冬准备。


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巨大的压力下,汽服老板们需要重新审视企业的现金流、应变能力、团队组织,智慧应对危机,熬过这个冬天。


好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不下牌桌就是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