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爱奇艺自动续费怎么取消 爱奇艺汇

网络映射

目前,一些商家在自动续费问题上往往有以下套路:一是自动续费成为默认选项;二是商家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另一种是以免费试用或1分钱30天体验为幌子,诱导消费者加入连续月订阅协议。

相关学者指出,自动按月续保问题普遍存在,说明监管部门没有做好事前事后监管。事前监管应提醒商家以清晰醒目的形式告知消费者,消费者可自由选择;事后监督是指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当及时对商家进行监督甚至处罚。

“肉好痛!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钱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了,都是因为每个月自动更新的各种软件。”当浙江湖州的王女士看到自己银行卡里的一堆扣款记录时,才想起之前开通的各种自动续费套餐忘记取消了。

如今商家经常为会员提供各种月、年服务套餐,但很多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自动续费”的消费陷阱。2019年,央视对50款热门支付软件进行了调查,发现超过70%的软件具有自动续费功能,其中不少软件涉嫌欺骗用户自动续费。

今年5月,南宁的陈先生在电视上开了一个15元的VIP影视会员。打开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这个套餐自动续费的提示。直到第二个月,当他支付电话费时,陈先生发现他莫名其妙地扣了一笔钱。他联系了手机运营商的客服,发现视频包还在充电。令陈先生哭笑不得的是,续费取消时,订单信息显示,连续每月认购有效期至1999年12月31日。“幸好我发现得早,不然79年后我就活不成了,这钱还得还。”

“陈先生以15元开通每月影视会员时,并未显示自动续费期限于2099年到期,因此该合同期限对陈先生不具有约束力。”北京市史静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立川表示,对于一般合同,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合同履行期限的上限,但也要考虑合同履行的可行性。如果将来某一天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或继续履行明显不公平,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App上开通会员时选择了系统默认选项,得知自己订购了自动续费套餐,直到被扣款,这让他觉得自己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了侵犯。“我觉得每月订阅指的是一个月。如果下个月想继续使用,可以再订购。主动权应该在消费者身上;现在情况正好相反。我点了一个服务,相当于签了一个不确定的合同。主动权在企业。”陈先生说。

据记者调查,一些商家在自动续费问题上往往有以下套路:一是自动续费成为默认选项。比如对于购买某个视频软件的VIP用户,系统会自动勾选连续月订阅,但是提示自动续费的字体很小。二是商家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比如视频App会员开通时,界面上只有“连续月VIP”和“半年VIP”两个套餐,没有月订阅或年订阅的其他选项,也就是说如果不想开通收费更高的“半年VIP”,只能选择自动续费的“连续月VIP”。另一种是以免费试用或30天1分钱体验为幌子,诱导消费者加入连续月订阅协议。用户只需下载App即可使用或同意开通服务,相当于同意协议条款,免费试用期结束后会无意识扣款。

让一些消费者感到困惑和烦恼的是,开通自动续费很容易,但当他们想取消时,手续就复杂多了。

66岁的南宁市民老先生买了一个

之后,老先生因病住院,不再关注此项服务的后续收费。直到今年年初,他无意中从手机上的众多未读短信中发现了GPS服务仍在扣钱的信息,随后他拿着身份证到通信营业厅请求取消GPS短信通知服务和自动续费服务。工作人员口头承诺可以取消,并会帮助处理。

谁知四个月过去了,今年7月,老先生收到一条短信要求扣款。他再次来到通信营业厅交流。“从业务员到总监,我找了三个人说处理不了。导演说他不知道。我说我得和卖电动车GPS合同的人谈谈。他们是通信服务提供商,只是扣钱,不管他们是否停止收费。”

老先生去找那年买电动车的商家,可是去店里的时候,已经关门了,联系不到商家的电话。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好向媒体求助。经过当地媒体曝光和记者沟通,通信运营商最终取消了老先生的GPS服务费。

在吴立传律师看来,商家的这种销售模式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家在提供免密支付、自动续费服务前,需要将服务的内容、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消费者,并且征得消费者同意。如果商家默认替消费者勾选这一功能,无疑是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属于违法行为。电子商务法也明令禁止“默认搭售”,并对其严厉处罚。


“其次,商家对格式合同条款有提示和说明的义务。”吴立传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网络平台的服务条款通常都属于格式合同,商家有义务向消费者提示其中的关键内容,并进行解释说明,否则这些条款对消费者无效。”吴立传说。


随着包月自动续费的营销套路日趋普遍,消费者投诉越来越多,一些机构也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今年4月8日,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根据前期对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喜马拉雅等11家视频、音频平台的会员消费体验结果,对存在问题的视、音频网站进行约谈并提出九方面整改意见,其中就包括自动续费扣款未提醒和默认勾选自动续费,开通容易取消难等问题。


截至今年4月17日,爱奇艺、腾讯视频等11家视频、音频网站先后向浙江省消保委发来整改回复函。就自动续费扣款未提醒问题,11家视音频网站表示,购买连续包月、包季、包年的消费者,将在扣费前收到网站通过站内消息、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发送的提示。


记者近日打开这些音频网站的App查询,发现大都取消了默认自动续费功能。优酷VIP会员协议对连续包/自动续费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消息中心也有会员到期提醒以及自动续费扣费提醒。蜻蜓FM则是提前3天通过站内消息告知,提前1~2天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发出多渠道多频次的扣费信息。


但一些相对小的网络服务商依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这个月,来自山东的张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某款手机扫描仪上“被续费”了258元。


在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训智看来,目前包月自动续费的问题普遍存在,说明监管部门没有做好事前事后监管。事前监管应当提醒商家以明确、醒目的形式告知消费者,由消费者自由选择;事后监管则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及时对商家进行监督甚至处罚。


刘训智认为,浙江省消保委的约谈并非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没有太强的拘束力,“应当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信部门进行监管,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比如通过黑名单制度,对违法经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进行必要的信用惩戒。监管有力度,这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现象才会逐渐杜绝”。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