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日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海峰通讯员张增峰王玉华
6月27日下午6点,华灯初上时,民权县庄子文化广场已经灯火阑珊处。“你好!你想看看这种牙刷吗?这是一种用麦秆制成的环保牙刷。每个要两元钱……”在广场旁的“街边小摊”上,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民权学院学生何瑾和她的同学正在向前来购买的市民兜售商品。
网课结束后,我出来给大学生摆摊,为“微创业”撒金
桌子上的一块大木板就是销售柜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橡皮筋、头带、牙刷、眼镜等一些小商品。上学的时候,带写字板的行李箱变成了鞋架。在摊位设立之前,许多市民前来购买。每天,何进和同学们都会来到庄子文化广场的“街边摊”,在指定的区域售卖。
“因为疫情,暂时回不了学校。国家提出了‘六稳六保’的号召。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想加入行动。有空我就出来和同学一起练!”何进一边照顾生意一边笑着说。她觉得在练摊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能赚到一笔收入。同时她也知道父母挣钱有多辛苦,以后她会更加感激他们的辛苦。他们真诚的笑容感染了在摊位前驻足的顾客,卖的产品包装精美,价格适中,短短几件就卖出去了。
“我们第一天摆摊的时候,一位阿姨看到我们就想到了在外面工作的儿子。我很感动。事实上,她不需要头绳。询问价格后,她买了五元。她问,我买够了吗?她说完这句话后,我心里的起伏很感动!”何进的地摊上摆着的何进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的来信。他说,摆摊第一天赚的五块钱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让他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
网课结束后,虽然出去摆摊收入不多,但感觉收获满满:“一百多块钱的时候,少的时候可以卖六七十块钱,虽然赚的不多。但这是通过你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我觉得很幸福!”。
“我是阜阳医学院的学生。这个满是冰粉的小姐姐是商丘师范学校的。现在暂时不上课。我们想在网上课后找点事做。大学生课后实践摊位也是响应国家‘六稳六保’号召!“在街道的另一边,几个大学生的冰粉摊位上挤满了人。濮阳医学院大学生冯昊拿着冰粉向记者介绍了一位“微创业”学生。
放学后,大学生们传播他们在金矿开采方面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在“街边摊”练摊。他们白天在家上网课学习知识,晚上业余时间出来摆摊,学习、练习、挣钱。如今,在这条街上实习的大学生摆摊“微创业”,几乎占了整条街商户的40%。
夜幕降临后,每个摊位上的灯都亮了起来。有一段时间,“街边小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每个小摊上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也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
“看到很多大学生在这里练摊,我很佩服他们的创业精神。虽然没上过大学,没有工作和辍学的经历,但我觉得他们都是自力更生、自信自强的好榜样!”看到大学生脚踏实地、奋力创业,路过的市民刘波不禁连连称赞。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龚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