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河源市和平县委、县政府在高铁和平东站前广场举行2021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开工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90.6亿元,集中展示了和平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坚定投资举措, 这是和平县践行“项目为王”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追赶超越的动员令。 河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叶春秋出席活动并致辞。
据悉,2021年春季和平县开工的22个重大项目中,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40亿元;基础设施领域项目3个,总投资13.5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房地产项目1个;其他领域项目10个,总投资32.1亿元。
河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叶春秋在讲话中指出,平安县22个重大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工业产业、生态农业、房地产、教育医疗等,将进一步完善平安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大力推进“两个平安”和智慧生态现代化新城建设,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和平县委书记陈劲松在讲话中指出,全县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全力以赴拓展平台,集中力量招商引资,千方百计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府河产业园北扩工程和大坝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把高铁新区打造成为引领和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充分发挥灯塔盆地(和平区)、猕猴桃、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集聚效应;聚焦招商引资,聚焦县域钟表等主导产业和物流等新兴产业,深化与“双区”优势企业合作,积极探索符合福田和平产业的“飞地经济”模式;聚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环线二期、“印象新天地”商业综合体等63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镇安学校、复兴幼儿园、和平县停车场等民生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近年来,和平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84.2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22.44亿元,年均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十三五”期间累计产量是“十二五”期间的2.74倍。新增工业企业23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技改企业108家。当前,该县正大力抢抓“双区”建设和国内大循环机遇,坚持以“榕湾”为关键环节、以“沈蓉”为牵引,加快构建农业、农村、产业、城市等“三大高质量发展平台”,努力把平安县建设成为“双区”辐射内陆的重要衔接地、先进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供给地
文/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曾杨欢
图/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曾杨欢
通讯员:朱景友
广州日报新华城编辑:杨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