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商业首富就是我 小伙创业3年成首富

有人说,潮汕人相当能吃苦,相当能经商,家庭宗族第一,很抱团。

这是潮汕人的优势,也是泰国首富黄子明的特色,永远不止于此。

曾国藩曾说,读书为士,一要有志气,二要有见识,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不甘不雅;如果你有知识,你就会知道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你有恒心,你就永远不会失败。

黄子明有野心,有见识,有毅力,但他也有独特的眼光,敏锐的嗅觉和良好的管理。这样一个有胆识、有见识的人,天生就是商业天才,能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一手兴建起来的商业大厦,不断扩张,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从泰国烧到香港,又从香港迂回到泰国,风生水起,让无数人羡慕。

黄子明的儿孙,尤其是年轻的凤凰,将泰国首富的位置牢牢握在手中,使黄子明的遗产得以保存、发展和扩大,这确实值得称赞。

有志,才能成为人上人。

黄子明出生于1919年,他的父母在泰国做生意,经营手表和眼镜。

由于没有时间照顾他,他被送回普宁马扎村寄养。他直到八岁才接受他。

当他远离父母的时候,他养成了非常独立的个性,独立于他人,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9D9D;">黄子明从小就善于吃苦耐劳,年仅10岁的他,就做过采摘、加工、制作燕窝等工作。




一个只有三克的燕窝,却需要攀爬陡峭的悬崖,到岩石的缝隙里去采摘。不仅需要胆量和魄力,危险性也极高。


黄子明从小就有一股韧劲,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到底,不会因为艰难而中途放弃。小小年纪,他就懂得,没有哪一项成功是容易的,吃得苦中苦,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的个性,有原生家庭的遗传,也有来自生活中的锤炼。




12岁时,他就在父亲的“黄贤记公司”当学徒,每天跟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镜片磨光,也帮助顾客验光,为父母减轻负担。




在与顾客的接触中,他学会了与人相处,更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也了解了哪些货物容易出手,哪些又容易滞销。




这些经验的积累,为他以后事业的成功做了最好的铺垫。




1945年,父亲去世后,黄子明已经长成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青年。而他的阅历,绝不亚于一个久经生意场的成手。




这一年,他与朋友合作,开了一家“通城有限责任公司”,拉开了自己创业的序幕。




1960年,鉴于有经营燕窝的经验,他果断成立“金岛燕窝有限责任公司”,并争取到了泰国海岛燕窝的采摘权,让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有识,才能把握好方向。




房玄龄说,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黄子明是做生意的天才,他把“通城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不断壮大。




16年后,他的公司有了一定规模,也逐渐稳定下来。




然而,泰国虽然位于东南亚的中部,经商有很多优势,却很难满足他不断膨胀的野心。




要想进一步扩大生意,只能独辟蹊径,寻找新的契机。




黄子明在这十几年间,为了生意,经常在泰国和香港之间往返。香港的繁华和地域的优势,让黄子明大开眼界。




他想,如果将生意挪到香港去做,将会有无限可能。




香港是世界的枢纽城市,直接与国际接轨,聚集了各国顶尖的贸易伙伴,相比之下,泰国差得太多了。




1960年,凭借自己对香港的了解,黄子明毅然决定到香港去发展,并从自己熟悉的钟表行业入手,在香港筹建了“国际眼镜工厂”。




两年后,他拿下日本“精工表”的东南亚代理权,生意如虎添翼。




黄子明知道,如果想在繁华的香港有一席之地,没有自己的品牌是不行的。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质量上,让“精工表”无可替代,正像它的口号一样,“创新、精炼”,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品牌。




“精工表”高端大气,防水,全部用精钢制造,分为多个档次,受众人群多,销路广。不但质量过硬,又经过巨额广告的包装,物有所值,一炮而红。




鼎盛时期,黄子明的“时间廊”钟表连锁店有100多间,甚至延伸到北京等地。




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黄子明成了香港名副其实的钟表大王。




1972年,长子黄创保的“宝光实业”在香港上市。




接二连三的喜讯,让黄氏家族的企业迅速壮大,在香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有恒,才能淘到真金。




刘禹锡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黄子明从12岁起就在眼镜店里当学徒,几十年间,一直致力于事业,从来没有停下脚步。




他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富,把最初眼镜店里赚到的钱,全部用来购置土地,积少成多。多年后,这些土地增值400倍,成为他后来发展房地产时的庞大资源。




商人的常识和恒心极其重要,它会让你及时规避风险,找准发展的方向,快速成长起来。




多年的摸爬滚打,让黄子明懂得,越是低迷的行业,越有挖掘的潜力,越值得积累和开发。早晚有一天会派上用场,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只要握在手中,就是无价之宝,就是无尽的财富。




黄子明就是在这样不断地积累和扩张中,一路坚持下来,让资产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打造出自己的商业帝国。




听过一句话,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绝不回头。




黄子明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全球经济衰退时,香港房地产受到冲击,黄子明的生意也未能幸免。




然而,黄子明却看准时机,独辟蹊径,掉头回到泰国,一边维持香港的生意,一边大肆开发在泰国积累的土地,开始兴建“通城”,狠狠地捞了一笔。




即使人在低谷,他也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向新的领域进军。




这就是黄子明,一个有勇有谋、永远在路上的人。


眼光独到。




有人这样说,人生就要不断做出合理的阶段性的调整。




黄子明眼光独到,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囤地,第二是搬迁。




在黄子明经营钟表生意的初期,他就把所有利润都用来买地,一块一块将机场附近的土地全部蚕食掉。




多年以后,这628公顷土地,为房地产的开发,带来巨额利润。




当初,由于泰国的地理位置良好,国内鼓励经商,黄子明一家才远离家乡,到泰国经商,并扎下根基。




当黄子明由于业务关系,经常往返于泰国和香港时,他发现,香港有更广阔的天地,人口众多,与世界接轨,是商人的终极梦想。




了解得越多,黄子明越按奈不住对香港的向往和渴望。他毅然决定前往香港发展,实现了第二次搬迁。




1960年,他来到香港后,并没有冒险,而是重操旧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一边轻车熟路做生意,一边抓住机会,一举拿下“精工表”的代理权,并以此打开一个缺口,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发现房地产的潜在机会后,他又折回泰国,发展房地产行业。




胡雪岩说,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




黄子明眼光独到,既谨慎又能抓住机会,当机立断,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把生意做强做大。




眼光独到,才能看到生意的前景,看到自己的未来。


嗅觉敏锐。




在跟随父亲经营店铺的十多年间,让少年时期的黄子明,早早地参与到生意中来,对行业的发展有高度的敏感,和极强的判断力。




他能敏锐地捕捉到信息,在变化中找机会,在机遇中求发展。




发现香港的繁华和优势后,他毫不犹豫地实现了大搬迁。


香港


在香港站住脚后,黄子明迅速打开局面,先后收购了“京华银行”、“宝华路”、“美汉置业”,以及瑞士部分公司的股权。




由于嗅觉敏锐,他总能及时下手,果断出击,迅速打开市场,壮大自己的实力。




七、八十年代,黄子明觉察到房地产行业蠢蠢欲动,有横空出世的苗头,又果断回头,调集主力,将自己早期在泰国购置的大量土地充分利用起来。




他花掉108个亿,打造出可以容纳100万人的私人卫星城市,并取得泰国交易广场、曼谷架空电气化干线铁路、全国微型卫星传播系统等建设项目,大刀阔斧地发展。




他不惜用900万元的广告费,大肆宣传。“泰华荣”和“曼谷置地”也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上市,取得空前成功。




房地产开发大获成功后,家族内部互相支援,上市公司获利极高,仅套现就高达1.3亿元。




黄子明嗅觉敏锐,总能发现商机的苗头,提前下手。当别人还在苦苦支撑时,他早已经调转方向,投入到下一个目标中去。




在泰国和香港,黄子明采用两手抓、重点抓的方式,调集自己的精干人员,集中火力攻克重点项目,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果,让人望尘莫及。




有句话说,与其待时,不如乘势。




黄子明就是这样一个嗅觉敏锐、有远见卓识的人,总是走在机会的前面,趁势而动,赚取最大的利益。


精于管理。




商海浮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潮水一般的商人中,真正成功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都如昙花一现,随着经济大潮的涌动,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黄子明却逆流而上,奋勇搏击,在千千万万赶潮的人海中脱颖而出,稳稳地迈着不疾不徐的脚步,向成功慢慢靠近。




黄子明有11个子女,6个儿子,5个女儿。儿子排名依次为“保、江、山、增、耀、华”。


(三子黄创山)


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接触到商业文化,每个子女都被他培养成商业精英,能独挡一面,牢牢地把控着公司大权,并互相支援,团结一心,彼此呼应。




人们都说,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怕儿子们冲得太快,黄子明直到七十多岁还在忙事业,他要给儿子们把好关,让他们走得稳一些,行得慢一些,才放心。




黄子明非常低调,一生不卑不亢,勤于工作,外界对他的报道也极少。




他说:“我没有那么多钱,和李嘉诚比,他是鱼翅,我是粉丝。”




低调的人,永远是人生的赢家。他们不与人争,不自满不自大,只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事业上,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成为首富后,他为家乡捐建学校、医院、体育馆、公园等,捐赠总价值达到2650万元,被评为荣誉市民,荣获“铁山兰花奖”勋章。




听过一句话,商业竞争的胜负最终决定在经营者本身的修养上。




凡能成大事业的人,不但胸襟宽阔,有志向,有学识,有恒心,有敏锐的目光,有灵敏的嗅觉,还要人品靠得住,以诚信为主。




黄子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低调、内敛、不骄不躁,把自己所有的锋芒,都用在事业上;把所有的爱心,都用来回报家乡。




修养至上,才能达到无人企及的高度。






作者:书敏




资料来源:TAGS:人物 华侨 泰国 企业家


百度:一波说


东南卫视


北京潮商会


泰国人物专题


图片来源于以上节目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