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物流整合不够完善 农户对电商认知不足

来源:半月谈

地图集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给农民带来实惠。我们需要一个像JD.COM这样的平台,把相关的产业链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比如我们用自营模式实现标准化,提高易用性,明确农户对接难度。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获得更多价值。”10月15日,在旺旺智库主办的“决胜扶贫与产业扶贫成效与潜力”研讨会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永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副主任杨东宁, 与其他学术界和业界大咖畅谈了旺旺智库和JD.COM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产业+科技” 扶贫创新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脱贫致富。

2020年,“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脱贫攻坚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回顾整个脱贫攻坚过程,各种社会力量齐心协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脱贫攻坚战取得初步胜利后,前期积累的资源、经验和成功模式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如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利用扶贫助农的“造血”能力振兴乡村,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和高科技为农民创造长期价值,是现阶段亟待思考的问题。

京东扶贫力量全渠道渗入 志在创造“长期价值”

报告充分肯定了JD。从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金融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五个维度分析了COM在支持特色扶贫工作方面的优势。这些能力是推动农产品销售的软实力,也是推动农产品进一步销售、品牌知名度更广、市场份额更大的有效动力。

经过五年的发展,JD.COM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开拓、多元化产品的形成,渗透到扶贫力量中。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JD.COM累计帮助全国贫困地区上线商品300多万种,实现扶贫销售额超千亿元,直接带动100多万户贫困家庭增收。

JD。COM在2015年启动了农村电商战略。近五年来,JD.COM平台农产品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渠道。未来三年,JD.COM将启动“繁荣计划”,打通农村全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村万亿产值增长。

JD。COM已与110个国家级贫困县直接签订扶贫合作协议,开设各级扶贫特色博物馆250余家,搭建扶贫渠道,全力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向上运动。

疫情期间,JD.COM在农业方面做了大量“应急工作”,比如通过JD.COM农产品绿色通道打通信息和物流渠道,帮助27万吨滞销农产品上市。

JD。COM过去五年扶贫成效显著,这也印证了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永健的观点:电子商务是一个平台,可以嵌入到供应链和服务体系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使其发挥扶贫长效机制。

在扶贫3.0时代,电商如何打造农业产业核心品牌,改变扶贫产业徘徊在低附加值的现状,以品牌提升产品溢价,进一步提升产品和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帮助扶贫产业真正走向市场,将贫困地区从脱贫引向致富,真正为农民创造“长期价值”,是现阶段以JD.COM为代表的电商平台需要思考和实施的问题。

作为唐亦申的副手

0倍,海鲜水产增长43倍,粮油调味增长37倍。此外,依据其在零售领域多年的数据积累和市场经验,京东也反向推动了一些农产品的定制化生产,形成了一系列以扶贫为主要目的的自有农产品品牌矩阵。比如,以“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跑山猪”为代表的养殖类农产品,以及以“等蜂来”“阴山优麦”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类。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平台需要进一步发挥资源整合能力:一是打造品牌传播;二是扶持龙头企业,例如通过金融手段、资本市场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现代化的农业体系。“电商作为中间环节,在倒逼和引领农业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徐洪才认为,打造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大量小微企业发展,生态就得以建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副主任杨东宁指出,电商已经为农产品形成了初步市场,而有效市场的形成需要更多参与方,例如由谁提供基础设施,通过交易活动形成价格机制,同时加强市场治理,这也是京东的价值所在。


推动乡村经济持续成长把溢价留在农村


针对徐洪才提出的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微小企业发展,进而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实现农户增收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有另外一个视角,他认为区域发展来看,龙头企业加电商平台的确可以实现扶贫路径,但从农户视角来看,脱贫没问题,此后收入的持续增长更值得关注。


他建议应该创造条件“让农户自己干“。“如果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把农产品上行等利益普惠到农户中,就需要京东这样的平台把相关产业链都整合到平台中,例如用自营模式,实现标准化,提高平台易用性,让农户的对接难度明确降低,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户获取更多价值,同时发挥平台扶贫的长效机制。”


例如京东的“跑步鸡”项目——很多贫困地区没有产业基础,京东带着成熟项目和模式去扶贫,打造了全链条模式,农户只需要付出学习成本,京东提供标准、渠道等全面的支撑。更为关键的是,京东把产品加工能力也加入其中,不仅生产冻鸡,还有花椒鸡、蘑菇干、牛肉干,既解决了储存问题,还解决了商品溢价。唐诣深说,“项目团队从考虑‘采购成本最优’,变成‘怎么通过研发、定位、传播产生差异化特点’,从而使用户愿意支付溢价,并把溢价留在农村。“


今年这场疫情让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京东大数据显示,更多消费者接受了生鲜购物的到家模式。而农民们的心态也在转变,他们此前更图省事,等待客商批发收购产品,疫情期间,他们会发现自己参与营销,能获取更多的价值。机遇在疫情后迅速展现出来。从此次疫情中吸取经验,今后京东也会扩大和加速渠道扁平化和短链的模式创新和实践。


《“产业+科技” 扶贫创新式报告》显示出2020年脱贫到乡村振兴转变的重要趋势,瞭望智库副总裁许元荣将其总结为四点:一是扶贫模式更加创新,不断迭代升级,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二是扶贫的科技元素增多增强,由最早的靠政府补贴、靠人力投入、靠社会帮扶,转向依靠科技造血模式;三是从扶贫转向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农村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阵地;四是扶贫工作有更高的目标,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


责任编辑: 申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