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在高温下,他们每天要分拣7万个饮料瓶
跌入伏后,上海连续几天高温,饮料消费也大增。那么,全国各地到达上海的火车上的饮料瓶呢?
7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火车站西侧的垃圾分类站。只见在100多平方米的分拣车间里,分拣好的可回收包装袋被打包在角落里,垃圾压缩机在大力旋转,在小山般的垃圾场旁,分拣小组组长唐春华正带领8名成员进行垃圾分拣。每个分拣员旁边放3个篮子,分别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有毒垃圾。
他们戴着口罩、乳胶手套、皮围裙,用方便的筷子切割成袋的垃圾,从里面翻找出可回收的、湿的垃圾和有毒的垃圾,剩余的干垃圾堆积一定量后铲入垃圾压缩机。
挑选瓶子,拧开瓶盖,倒水,然后把它们扔进篮子里,分拣员可以在几秒钟内分拣出一个瓶子。
“这是4车垃圾12点靠边停。下一批会在下午1: 30左右来。我们应该尽快整理出来,然后用消毒水冲洗工作区,否则车间里的气味会很重。”唐春花一边整理垃圾一边说,语速快得像拧瓶盖一样清脆,脸上的汗水一颗颗滴下来。“放心吧,很快就会有新的垃圾到来。这种垃圾稍有积压,就会产生臭味。”
今年暑假期间,上海火车站平均每天有165列火车到站,产生垃圾40多吨。为了做好垃圾分拣工作,分拣站24小时运行,14台分拣机分白班和夜班两组。
“两年前我们在这里工作,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就离开了。”正在往包装袋里倒塑料瓶的王慧琳说,冬天稍微好一点,夏天特别难受,脸上的汗抹不掉,衣服里外都没做过,粘人很难受,女同志上厕所也很难脱衣服。他们至少带了两套工具来工作。
“还有时间下午4点左右,我们就去淋浴房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下午5点到9点我们会很忙。”唐春华说,虽然很辛苦,但公司很照顾他们,为分拣员提供淋浴房。盐苏打和其他防暑产品也将大量供应。
塑料袋越来越多。算上他们,已经有25个包了。分拣员将这些瓶子移到走廊,等待回收公司收集。「昨日共回收四十一袋共一千三百七十三公斤的塑料瓶、五十四公斤的易拉罐及九十公斤的纸箱。」唐春花说。
按照一个塑料瓶18克的标准,1373公斤大约有7万个饮料瓶。
千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