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一月十六日电(记者题:看似兼职实为拉人头 短视频平台刷赞是传销的新“马甲”?)
新华社记者邵鲁文
“你只需要一部手机,在短视频平台上不断点赞就能赚到钱。”近两年,一种以夸短视频为主的网络兼职,以“轻松赚钱”、“月入过万”等噱头吸引了不少人的心。
有这样的好事吗?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所谓“点赞”兼职存在平台诱导他人充值会员、拉人头发展下线等隐性行为,部分方法类似传销。最近一些从事刷赞工作的机构和平台带着钱跑路,凸显了行业的乱象。
“帮人点赞月入过万”?
" Tik Tok和阿尤托更快地称赞赚钱,称赞2元,称赞5元,称赞10元."这是微信群上发布的一则兼职招聘广告,附带一个下载的二维码叫“乐分享”APP。平时经常刷短视频的临沂市民钱丰看到后注册了这个APP账号,但系统提示只有成为会员才能做点赞任务。根据提示,钱丰支付了600元成为会员,但在做了几个任务并获得60多元“奖励”后,这个APP就无法再打开了。
记者发现,近年来,因短视频平台夸赞兼职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案例不胜枚举。在济南一家培训机构工作的郭家亮告诉记者,一位曾雇佣短视频为兼职点赞的联系人让他下载了一款名为“爱心分享”的APP,称注册账号后,他将把自己的500元充值到3000元,就有资格做兼职,并会用Tik Tok点赞的截图获得奖励。对方还表示,充值后,一个账号一天可以收到108个赞任务,完成一个任务赚1.8元,一天赚近200元。充值越多,回报越大。但没过多久,联系人就消失了。
记者在黑猫投诉、聚拢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看到,称赞兼职、被骗的短视频投诉不在少数。在QQ、微博等平台上搜索对应的关键词,也可以看到一些平台发布的广告。其中,两个中介都招聘兼职点赞人员,根据点赞数量定价,短视频博主发布点赞需求并承诺付费。
长期从事电子商务的秦斌告诉记者,视频博主想要走红,雇人点赞无疑是一条捷径。然而,一些非法中介借此机会招揽兼职,名义上承诺高额的金钱回报,实际上却用隐藏的非法手段欺骗用户。
虚假流量背后实为拉人头
据记者调查,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抖管家、抖大师、爱分享等平台,出现了以招聘兼职为名骗取用户钱财后跑路的案例。在社交网络中,关于这类平台的抱怨层出不穷,比如“割韭菜”。这类平台的大部分套路如下:
套路一:诱导用户高价向会员收费。一些受骗者告诉记者,大多数声称通过点赞短视频赚钱的应用都与用户的会员等级挂钩,主办方会告诉新加入者,如果想要高额利润,必须先缴纳会员费。记者在某APP的宣传页面上看到,其会员卡任务的收入分为四档,最低的青铜卡38元可以通过每天做任务获得2元到4元的收入;最高档的钻石卡是1888元,每天可以拿到65元到100元的收入。
套路二:招聘其实就是带领人线下发展。在各种刷赞应用中,虽然会分配刷赞任务,但更高的收入来自发展线下用户,吸引的人越多,支付的佣金也就越多。在一款名为“明日之星”的APP中,每发展一级,就会盈利几元到几百元。除此之外,等级越高还可以获得等级越低成员的任务收入份额,等级越高,获得的收入份额越多。
套路三:覆盖范围难监管,维权难勤换马甲。短视频行业从业者金鼎告诉记者,刷赞平台正在监管的灰色地带徘徊。短视频平台忽视了对刷赞行为的监管,无暇顾及背后涉及的金钱交易。因为表扬兼职平台的目的是收钱后快速运行,所以APP的开发成本很低,应用的运营周期也很短,背后的开发公司更是多种多样。此外,在许多应用被用户举报或被监管部门查处后,注册的空壳公司迅速更换软件名称,重新做了一个鬼脸,再次欺骗新用户。
记者在两个刷赞app上看到,充值会员的收款人是某个地方的厨房电器店和某个城市的便利店。据业内人士介绍,部分受款人在市场监管部门缺乏工商登记证
息,一旦出现金钱损失后想要维权更是难上加难。警惕落入传销陷阱
记者发现,各地针对以短视频刷赞赚钱为噱头的APP,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查处。2020年8月,湖北宜昌警方打掉一个名为“抖大师”APP的诈骗团伙,该平台宣称注册成为会员后,缴纳会员费即可完成短视频点赞任务,发展下线还可赚取更多收益。警方认为,该APP以会员拉人头有额外奖励和分红的方式,诱使部分会员为获取更多返现,将亲戚朋友拉入该APP注册充值,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传销模式的电信网络诈骗平台。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鼓励发展下线,使老用户、新用户之间构成了上下层级,并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形成金钱链;针对这一涉传销模式,监管部门应迅速行动,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朱强说,针对视频博主为追求人气而盲目刷赞的行为,相关短视频平台应建立大数据监控机制,对于短期内浏览量、点赞量迅速上升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发现问题时及时警告和处理,避免出现视频唯点击量、唯点赞量的不良导向。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尹强民说,广大市民要加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平台宣传的高额报酬,对拉人头、收益与下线挂钩等情况,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传销陷阱。在涉及充值情况时,要保留相应证据,一旦发现被骗,及时联系公安、消保等部门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