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5日电近日,《2017年创业邦100榜单》正式发布,一家创业公司备受关注。无论是红杉资本、创新工场、经纬创投、真格基金还是腾讯投资,VIPKID的名字都出现在他们的投资明星案例中。
为什么会吸引一半投资圈的支持?创业国创始人南立新与VIPKID创始人兼CEO米文隽进行了一对一的对话,就其成长、融资、文化、在线教育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沟通,试图破解这家教育公司背后的成功基因密码。
米文隽,VIPKI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以下是对话实录:
南立新:你的故事很丰富。你17岁时和你叔叔一起创业。中间有个故事。你在上海地铁站发传单。一个路过的白领女孩把传单扔到地上,你又捡起来了。以VIPKID今天50亿的年收入,回顾当时的情况,不知道大家现在的感受。
米文隽:我有两种感觉。如果我当时看到创业状态,我创业的信念会更坚定。第二种感觉是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那时候我才20岁,在做一些很新的事情。当我30多岁的时候,我仍然在做一些非常新的事情。总会有困难需要克服。我的使命和目标非常明确,所以继续前进。
南立新:创业邦每年三月都有固定封面,是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女企业家。2015年和2016年,你是唯一一个连续两次登上《创业之国》封面的人,第二次登上封面的,还有莫比克的胡玮炜。你和其他女企业家有很多不同之处,她们中的许多人是白,她们是通过海归教育开始创业的。当你在长江商学院学习时,你参观了许多公司。你能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公司,哪些给了你创造VIPKID的想法?
米文隽:2013年,我刚刚在长江商学院读完研究生,在儿童教育领域待了15年。我想出了一个主意,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有可能教我们的孩子。北美低收入的老师有没有可能通过网络有一群爱他们的中国孩子?当时去看了几家公司,印象很深。
一个是Coursera的Mooc平台,一个是Khan Academy,包括沪江在线在内的中国在线教育公司都用技术让很多成年人学习,或者让孩子通过互联网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们美国老师收入50%以上甚至1倍以上,非常喜欢这个平台。然而,我们中国孩子突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很强的英语表达能力,能够理解跨国文化。
我们在一个看起来像红海的地方发现了我们的蓝色海洋。我们每个月有10万北美人
外教中筛选出5000名老师,质量是最好的。在这种最优质的教育情况下,人们希望能够从海淘纸尿裤、海淘奶粉,到有一天能够海淘老师。所以我们很幸运的创立了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南立新:我们都知道创业者拿到第一笔天使融资非常不容易,VIPKID最初是拿了创新工场的300万美元融资,当时是谁帮你了这个忙?
米雯娟:这是一段幸运的经历。当时心情非常忐忑,因为我的背景完全是做少儿英语线下的,也没有互联网经验,我去见开复老师投委会的时候非常的紧张,当天早上6点多到海龙,星巴克7点才开门,我守在星巴克门口,对着墙讲了两个小时的商业计划书。到了9点我就上了10楼创新工场办公楼,发现全场就我一个人穿西装,大家都着装休闲。
讲完模式后,李开复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非常感激的话。他说:“你真的是不太懂互联网,但是没关系,你做的是教育的事情,你们这个团队非常爱孩子懂教育,我们作为投资人,可以帮助你植入互联网基因。”李开复老师现在还天天给我讲人工智能,对我很有帮助。
所以我现在觉得,只要我们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清楚,不忘初心地去做一件事,就会有很多人来帮助我们。
南立新:VIPKID在短短4年内已经连续获得多轮主流资本的投资,且投资方阵容包括了创新工场、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真格、北极光、云峰基金等主流资本,这些投资方到底有没有帮过你,或者哪家投资方帮的最多的?
米雯娟:我不知道其他投资人是不是这么做,但VIPKID的每一位投资人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几乎都快变成我们团队的成员了。记得有一次去经纬中国,约得是晚上11点半才开会,开到半夜两三点大家一起去吃小龙虾,大家每个人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野和能力。
他们后来对我的评价是,我们总是很清楚地告诉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给到我们的资源和建议,我们落地做得很好,会去跟踪和反馈。有的投资人技术能力很强,到现在每周还有投资人跑过来跟我们开产品会。
还有的投资人会跟我们一起去美国学习考察,一呆就是两周,给我们开车、约人见面。所以后来才带来了Llearn Capital、科比的投资以及很多美国的资源。
云峰的李娜见着我们就说是真爱,她家孩子上了半年才来投了我们的项目。红杉资本的翟佳给我推荐了最重要的合伙人。所以作为创业者,我们需要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对接好资源,投资人投了这么多钱,他们一定不会吝惜自己的时间和能量,以及格局和视野来帮助我们成长。
南立新:四年间,从零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是5000多人的团队了,你自己的管理风格是怎样的?去年年底你们还是1000人左右,到今年就涨了5倍多的人数。在管理过程中,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米雯娟:首先,我不认为我是在管理公司,而是在为大家赋能,其次我们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企业文化的融合。
我很幸运与两个联合创始人一起创业,我不懂管理,但他们非常懂,也非常有智慧。我们的高管团队中,有一半是女性,做教育大家都很愿意去赋能每个人。我们的基层团队都是年轻人,大家都非常有激情。再往远一点说,我们3万多个北美老师也非常有激情,每次去美国出差的时候,我都会第一时间约美国当地老师见面。
我们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赋能可能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才能真正做成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
最有挑战的是文化,而最让我睡不着觉的问题是,每天的十万节课中如何确保每一节课都非常顺利,孩子们学有所得,老师们很有收获,这也是南总作为家长见到最开心的事情。
我们今天真的只做了1%,我们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如何让团队们认识到我们的使命,愿意去学习和成长。所以如何让公司形成这样一种文化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使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南立新:在所有的企业创始人中,一种是马化腾的这种产品导向,另一种是马云的强文化式导向。您觉得你属于哪一种?
米雯娟:我肯定是什么都不懂,但我非常较真,我会去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应该怎么教,如果是我的小朋友,我回去怎么看待产品和服务。对品质问题是零容忍,只有做到让全世界孩子有最好的学习平台。
我们去看电商、出行、旅游,都是在20年以后在全球有10%的渗透率(中国15%),但是儿童英语教育在过去两三年就达到了10%的渗透率,而且互联网英语是一个全球的市场,全球是万亿美元、中国是千亿美元,未来全球可以提高到30%的渗透率,而且K12的学习,知识的分享,这种大教室的构建对孩子来说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南立新: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一次你们坐在高铁的地上在打扑克牌?那可不可以说你的管理风格是非常亲和,以及产品导向的是吗?
米雯娟:可以这么说。那次是因为下雨,机票都没有了,团队小伙伴中,有的是坐票,有的是站票。所以我们宁愿一块儿吃泡面,坐在洗手间门口打扑克牌,也不愿意让大家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这样才是一个团队,我觉得不管是5000人还是多少人,仍是一个创业团队,而且在未来的10年我们都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的价值观里第一条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睡觉都在想的事情。
第二条就是“以拼搏者为本”,对待我们的每一个拼搏者,只有我们的管理团队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让我们的创业小伙伴意识到管理层与大家奋战在一起,才会让大家激发出真正的热情,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南立新:一个硬币有两个方面,如果有人跟你有不同意见时怎么办?因为在做一件事情时,不可能所有意见都是统一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处理?如果团队里有年纪比你更大的成员,你会如何跟他们相处?包括将来国际化的时候,还会有很多外国人加入你的团队,你如何处理?
米雯娟:世界有很多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真理更重要,答案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拿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个准绳,错了就是错了,不懂就是不懂。一定是更专业的人去做决策。
南立新:整个VIPKID的产生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现在面临新的问题就是,我们目前已经到了50亿元的规模,我们定位为青少年英语,如果再往上扩展时,是在老用户的基础上推出新的教学产品,还是去其他市场扩展新的用户?你是如何做战略选择的呢?
米雯娟:未来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个1对1的教育公司,而是站在20年后的维度上,我们做一家K12领域的多元化全球化公司,有没有可能给孩子们打造一个全世界的大课堂,让孩子互相学习成长。
下一步的战略就非常清晰了,不仅让中国的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北美外教,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学生来自于海外,包括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
我们在教育公益上做了很多事情。美国的外教们愿意捐赠时间,让乡村孩子们的教育变得很不寻常,我们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连接了100所学校,将北美外教与孩子们连接在一起。
米雯娟:您作为VIPKID的学员家长,能不能谈谈您的心声?
南立新:我确实是VIPKID的忠实用户,大概两年前用了这个产品,有个投资人推荐给我。现在还剩半年,快把所有的课程学完了,不过VIPKID已经研发除了新的课程,所以我会持续付费。我不仅自己付费,还给我们一个同事的孩子买了课程让她来上,还给我的一个表弟也推荐了,还给一个创业妈妈推荐了。作为一个普通付费用户,我认为VIPKID的产品做的非常好。首先IT系统做的特别好,我作为一个非常忙的家长,可以能够看到回放、直播和课件,可以看到老师教到哪里了,还有老师的评语,一个能够把互联网教育产品做到这么极致的公司,真的很了不起。我女儿也上过其他平台的产品,经常掉线,很多都是视频会议系统。
另外一个上边有很多非常好的老师,现在在中国找到好的外教老师是非常难的,期待VIPKID有更好的产品。
南立新:最后我提出一个总结性的问题,能不能给创业者们分享一些经验和教训?
米雯娟:我想跟创业者们分享两个经验教训。
这些年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创业者需要“under promise,over deliver(少承诺多做事)”,这一点我觉得也特别重要。比如投资人回头还会看我们前两年的BP,然后对我说“你永远都是做到的比说到的要多很多”。那接下来你作预测和判断的时候,就会获得更多信任,而且觉得你一定能做得到。这个信任越到后面越重要,所以一定不要过度承诺。
不管在我们的愿景和目标发生了多大变化,一定要明白天空才是极限,对团队来说,不忘初心。当我们不忘初心的时候,很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