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海风教育招聘线上老师,海风教育联系方式

李大钊先生在 《新的!旧的!》 这篇文里,用“纷纭错综,复杂万状,稍不加意,即遭冲轧”来描述了一条马路面临新旧交叠时的艰难与痛苦。

百年前的前门通衢,倒与我们今天的教育行业生态环境有几分相似之处。的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正在相互碰撞。——互联网可以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提供一套解决方案。然而,教育毕竟是一项美好的教育事业,所以“用科技改造教育”的说法夹杂着批评。这几年,传统教育虽然没有被颠覆,但随着双师教学和直播课堂的相继落地,整个教育行业和科技的磨合正在“风雨同行”。

新旧交叠既是现实的困境,但也是变革的前奏曲。的教育之路面临新旧重叠时,行业从业者该如何适应、变革和突破?艺鸥近日采访了海丰教育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郑文成。作为k12教育中唯一一个从自主招生到在K12实现多学科辅导,经历了线下到线上过渡的教育品牌,或许海丰教育的故事可以给你启发。

从0到1

2010年,大三学生郑文成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带着1500美元去30个州旅行,作为在伯克利大学的交换学习。在从哈佛到芝加哥的旅途中,郑文成意识到他在内心更像一个“企业家”,而不是一个朝九晚五的白领:他喜欢冒险、挑战和折腾。

创业如果只凭感性的选择,多半会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在郑文成看来,自主招生是名校的捷径。不仅学生关心,家长也愿意投资,市场足够大。趁热打铁难,否则浩瀚的蓝色海洋只能是溺水的海洋。郑文成本人是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的,有一批学生朋友是通过自主招生考入的,可以说是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自主招生。

赛道上竞争对手的能力也是成败的关键。在郑文成看来,首先,学校大部分高中教师都不关心或不擅长自主招生培训和指导。其次,即使在当时,像新东方这样的大机构都在做自主招生培训,但各大巨头由于业务范围广,在某个细分领域的专注度和专业性都相对较弱。

随着海风教育构建了一套体系化的自主招生培训课程,涵盖真题模考、面试辅导、考前辅导等各个环节。,生源的不断增加,海丰教育在杨浦、徐汇、黄埔设立了三个固定教学点。培训范围也扩展到江苏、浙江、香港高校。

“2013年,海丰教育年服务学生人数超过2500人,收入近千万元。2014年一季度,海丰教育净利润超过40%。在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已录取的自主招生人员中,每3-4人中就有一人参加过海风教育培训。”

但业务不断攀升的同时,郑文丞和团队却感觉到了行业的瓶颈和天花板。

010-2010四年间,郑文成能够带着团队走向线下培训的宽阔道路:不仅家政自招工作做得很好,业务也从自招培训拓展到海外留学申请,从自招笔试辅导拓展到相关学科和文化课辅导,发展到高中、初中、小学各个年级。

创业就像西天取经,你

刚刚翻过一座山的时候,接着会遇到一道坎。尽管2014年公司净利超过40%,但郑文丞却觉得遇着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他发现线下教学有很大的弊端。即使开设再多的线下教学点,生源和师源都只能覆盖周边,而且线下教学点坪效利用率低,管理成本费用又很高。所以海风教育从2014年7月,开始尝试让学生和老师用QQ视频进行在线教学。


但转用QQ视屏教学也有很多问题。尽管能解决时间、空间限制,但缺乏自驱力的中小学生面对复杂且枯燥中高考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发力K12在线学科辅导业务的确在情理之中——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自主招生是受政策的影响很大的赛道,根据每年的变动,教学内容上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尽管这种变化对专注自主招生的海风教育更有利,但从自主招生培训延伸查出来的K12学科辅导市场,更宽阔、更稳定。”


按海风教育的盈利情况,做线下扩张并非难事,但他停了下来,决定换条路发展——转型线上、研发自己的在线学习系统、发力K12在线学科辅导。


《罗马人的故事》是郑文丞很喜欢的一本书。在书里,罗马人的胜利不在于一路高歌,而在于“尽快解决和摆脱不好的偶然,把好的偶然引向必然”,缓慢而稳定的进步。


退一步海阔天空。2014年年底,郑文丞咬着牙把线下的3个教学点全部关闭,全面主攻线上K12在线学科辅导,并且开始研发自己的在线学习平台。



从划定方向到精耕细作

在郑文丞看来,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但成绩落后的学生却各有各的问题。


所以转型线上后,在小班课还是大班课这个问题上,海风教育首先就把目标锁定在“1对1”上。郑文丞觉得,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接受度不同,班课就是大锅饭,众口难调。“新东方和好未来之所以做小班课能成功,是因为培优和留学语言培训就已经将学生进行过筛选分级。除非针对学生个体或者是同水平的学生群体,否则实现个性化学习很难。”


确认方向了以后,郑文丞定了一个小目标——让了解的人都认可,认可之后再让更多人认识。


所以海风教育不再在招生、市场营销等前端运营上花费过多心力,将业务交给了第三方渠道。海风教育要做一家教研驱动的公司,把心血都集中在优化后端服务上,提高平台留存率、付费率及转介绍率。


如果只是将一对一的场景由线下搬到线上,并不能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时间效率。区别于大班课剧本化脚本教学,海风教育建立了一个更适合个性化教学的“知识切片”体系,将中小学教学内容切分为5000多个原子级大小的知识切片,覆盖全学科、全考纲和多级难度的知识切片,并配套近800万道精选习题和详解,让老师能够更容易找到学生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最优化的解答。


在今年一月份获得数千万美金C轮融资后,郑文丞觉得是时候加紧在K12在线1对1教育领域的攻城略地了——他希望用科技手段实现规模效应与技术赋能两件事情,继续强化“智能教学+真人教学”双引擎教学系统建设。


在技术赋能上,除了继续优化海风教育自主研发的在线智能教学平台,完善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教研题库、知识点矩阵、智能错题本等功能,海风教育还将在学生学习情况诊断分析、教师匹配、教师备课环节、课程监控、课后复习巩固等环节进行更深入的技术介入。


另外海风教育还软件硬件两手抓——发布了学生学情反馈系统“家委会App”,以及同时支持pc、pad、phone端全平台的智能学习硬件“海风智学派”。


郑文丞强调,凡是不谈数据的人工智能都是耍流氓,所以优化教学数据也是海风教育接下来的重任。作为一家从2014年就转型做在线教育的公司,海风教育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数据,未来海风教育将把这些教学数据、教学日志整合起来,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信息。郑文丞坦言,和C轮投资方好未来将在这个方向上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如果我们把教学过程比作开车,同学是乘客,老师是驾驶员,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种过程中使用到了知识图谱、自适应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面部情绪识别等AI技术。”


不管是1对1赛道,还是整个在线教育行业,获客既是难点也是关键。但海风教育从成立至今都没有采用明星代言人等方式来宣传。郑文丞却表示品牌推广急不来,在他看来,在线教育行业的竞争应该是拼口碑,而不是拼市场营销,是拼后端服务,而不是拼前端运营。


“我们就是自己最好的品牌。”



结语

1918年,李大钊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北京创造一条四通八达的电车轨路,以包容覆载各种力量,容纳数多时代的器物。


时间过去100年,今天我们在铺设“教育”这条轨路时,可能需要更勇敢地拥抱变化,积极运用新科技、新政策、新理念为教育行业赋能,将路铺设得越来越宽阔。


郑文丞说,回顾海风教育成立以来的这八年,尽管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他们却在“K12在线学科辅导”这条路上顺着风走得越来越远。道阻且跻,一路的风景却很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运用AI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如何运用AI优化教学方式?如何用AI开启智慧教育新模式?


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将于2018年6月13-15日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办。


峰会期间,将于6月15日上午同步举办「智能+教育峰会」,围绕AI在教育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探讨自适应学习能否做到个性化?教育+AI才是未来的希望?